若是一个民间之人的声望,在那些百姓的心中,比起皇帝还要高,你让皇帝如何想?
他会想,你是不是想要造反?
汉末之时,黄巾起义,为何从者云集?
便是因为张角赠医施药,赈济贫困百姓,在民间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以至于黄巾起义之时,大汉一度被打的抬不起头来。
现在的大唐,虽然比起汉末时期要好太多。
可万一呢?
没有哪个皇帝没有疑心的。
便是流传后世的李二,同样有诸多缺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莫过于此。
如今的李二尚且年轻,拥有雄心壮志,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可晚年呢?
李二不照样痴迷虚无缥缈的长生之药?
不说其他,单说李靖。
其人足够淡泊名利了吧?
可在晚年之时,李靖重病在床,拒绝跟随李二出兵征辽。
然而,李二表面上同意,可借着探病的由头,见到李靖后,淡淡的说了一句司马懿同样重病垂死,可他七十岁尚且还能篡权夺位。
这一句话,吓的李靖叩首,自行请求带病随行。
连李靖这个立下赫赫战功的人,都被李二怀疑,何况他这个一介草民?
此事,可一,不可再二,再三。
想到这里,萧衍急忙躬身道谢:“杜大人救草民一命,此恩草民谨记!”
倒不是萧衍笨。
实在是身为穿越者,对于皇权至上的理念极为淡泊。
加上前世身为军人,首来首去,哪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他所想的很简单,便是让百姓的生活能够富足一些,少受侵害。
可在这个世界,名望可以让你为所欲为。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并非一句妄言。
“小友客气了,老夫不过随意一说,以小友的聪明才智,相信纵然老夫不说,小友也很快反应过来。”
杜如晦捋着胡须,淡笑道。
“无论如何,杜大人今日之言,能让草民少受一劫,此恩,草民不得不记,日后杜大人但有所需,草民定竭尽全力!”
顿了顿,萧衍继续道:“那依杜大人的意思,草民可借陛下的名义,前去赈济贫困,如此,想来便可免除此祸?”
“孺子可教也!”
“你且稍待,老夫这便去信一封,让工部,民部整理一些朝廷目前需要修缮,或缺少人力的事情!”
杜如晦欣慰的点点头。
“此事便麻烦杜大人了,草民先行告退,待杜大人准备好,派人送到百酿楼便可!”
萧衍躬身道。
“如此也好!”
杜如晦见此,也没有挽留。
走出杜府,萧衍脸上浮现一抹苦笑,暗道:“跟这些智者比起,我还多有不如啊。”
“看来,进入官场的事情,不得不提上日程了,以往倒是我小觑了这些人,现在看来,不得不小心行事了。”
以往,萧衍认为,自己结识罗通等将二代,又跟杜如晦有一面之缘。
加上李婉柔,李丽质这两位公主和李二这个皇商。
萧瑀等人纵然想要对付自己,自己有这些关系网,倒也不惧丝毫。
现在看来,他想的太简单了。
远的不说,便说赈济贫困之事。
若是今天自己没有拜访杜府,日后继续以私人的名义赈济贫困,不需多,只需两次,必然有人去朝廷弹劾他。
到时候,纵然不死,也会有牢狱之灾,家产更会被抄没。
此事,纵然有这些关系在,恐怕他们也无法出言求情。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这个时代跟前世完全不一样。
前世乃是法治社会,你若愿意做慈善,国家巴不得,还会给你大力宣传。
可这个时代,皇权至上。
皇帝一句话,你便要尸首分离。
甚至,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便可置你于死地。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若是想要为这个世界的百姓做些事情,进入朝堂是必然之事。
深吸一口气,萧衍看向钟南山方向:“想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步入朝堂,这里是我目前最好的机会了,加上此前为大唐拿下的两局,李二封我一个校尉不过分吧?”
自古以来,西大军功。
陷阵,如今大唐周边没有战争,便是隐太子一系势力,也不敢公然违抗,加上李二派人安抚,此刻己经有许多己经安稳下来。
先登,同样的,没有大战,如何先登城池?
夺旗,同上。
最后则是剩下斩将了。
斩将也分许多种。
除却战场上斩将外,还能招揽猛将。
而在钟南山上,便有一位猛将,李二多次派人前去招揽,依旧不为所动。
若非李二爱惜人才,说不得此刻己经派遣大军围剿了。
若是他能为李二将其招揽,说不得便是一桩斩将大功。
此刻,算算时间,那人应该己经动摇了吧。
想到这里,萧衍打算这几日忙完事情后,便前去钟南山走一遭。
甩开杂乱的思绪,萧衍转而回到百酿楼,跟罗通切磋一番后,两人开始大快朵颐。
晚间,杜如晦派人送来最近朝廷这边欠缺人力的工作。
见此,萧衍将其下发给刘星,林山等人,让他们将工作分配给这些百姓。
同时着重的让他们说明,此事乃是李二下发的圣旨。
接下来几天,每日间,萧衍除了跟罗通切磋外,便是前去赈济贫困百姓,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严格统计每个人的劳力大小,按劳分配物资和粮草。
随着情况逐渐稳定下来,萧衍本想准备一番,前去终南山时,刘星忽然面色焦急的来到萧衍面前:“东家,出事了!”
“昨日有许多百姓回去后,腹痛难忍。”
“今日,更是有数人死亡!”
闻言,萧衍浑身一震:“什么?”
“来人啊,给本官将萧衍拿下,若敢反抗,杀无赦!”
不等萧衍了解详情,刘立仁带着一众衙役将百酿楼团团包围。
“是你?”
萧衍双眼微微眯起。
这刘立仁,正是长安县令。
只是,此人出言不逊,加上言语之间,亲近突厥,被李孝恭听了个正着。
原以为,此人纵然不丢官罢职,也该被剔去长安县令之位吧。
没想到,此人居然还是长安县令。
现在看来,这刘立仁背后也有人罩着啊。
想来也是,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可是五品县令,跟那些九品县令相差甚远。
而且,这五品官职和其他五品官职还不同。
这里乃是天子脚下,只要稍有功绩,便可被提拔到中央任职。
许多达官显贵的子弟都被扔到这个职位镀金。
没有一定的关系,想要坐到长安县令之位,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