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起初是在几个巷子里传播,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的越传越广。
京城里的茶馆酒肆觉得这是一个吸引客人的好机会,于是便将听来的故事换了个朝代,请说书先生说给客人们听。
一来二去,这个掺杂着宫廷秘辛的故事,瞬间就传遍了京城里的每一个角落。
一些走南闯北的商人,更是将这个消息,带去了每一个他们所经过的地方。
刚开始,人们还是单纯的传故事,但是后来传着传着,就有一些人回过味来了:
“哎,哎,你们还真以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唐朝吗?要你们真就这么相信了,那才是傻了。”
“难道你们没听说过,咱们当朝的太后,她在进宫之前,与隆科多大人就是青梅竹马……”
“不会吧?你这是在哪儿得来的消息啊?准不准啊!”
“都说无风不起浪,要我说啊,铁定是真的……”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这故事里的阿哥的亲额娘岂不就是当朝的太后?而这故事里的一品大员,就是隆科多大人?”
“嘘嘘嘘,小声点,若是被人听到了,这可是杀头的罪过。”
“好好好,我保证不在外头瞎说,我这就回去,将这个惊人的内幕告诉我家的七大姑八大姨……”
“我也去,我也去……”
这则消息,再次以闪电的速度,传遍了全国。
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这也是年佳世兰没有想到的。
宫里己经炸了锅。
张廷玉等一众大臣,起初并不在意,但后来,越传越邪乎,他们就不就能不在意了。
一趟趟的进出养心殿,熬的眼圈都黑了,可还是没能想出个可行的对策。
若是明令禁止吧,岂不是坐视了传言所说的人就是太后?
若是不制止吧,这消息传的只会越来越不像话。
养心殿的瓷器砸了一茬又换了一茬,皇上气的己经好几日没有好好用膳了。
而太后那边,见事情闹得如此严重,只得越“病”越严重。
按照她在后宫争斗多年的经验,她知道这件事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
但对此事,能够知道的这么清楚的,除了她,就是隆科多,就连外面所传的“刚好被阿哥撞见”这回事,她都不知道。
这不免让她心里产生这样一个疑问:
难道我和隆科多的事,真的被皇上亲眼看到了?
越想她心里就越感到后怕,好像在她的背后,一首有双眼睛在盯着她看。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寿康宫里燃着的蜡烛竟鬼使神差的全都灭了。
这让太后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先帝,是你吗?是你在惩罚我对你的背叛吗?
黑暗中,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太后的身子在微微发抖。
皇上的脾气她太了解了,若这个秘密永远都是秘密,他们母子二人,或许还能像从前那样,维持表面上的关系。
但现在这件事情传的人尽皆知,皇上颜面无存,他们母子二人的情分也算是真的到头了。
老十西,若是胤禵在,他一定会理解哀家当时的苦衷的……
一想到胤禵,太后心里的母爱就被唤了起来。
她想着,若是如今登上皇位的人是胤禵,她的境遇定会有所不同。
胤禵是她最亲爱的儿子,为何上天要对她的胤禵如此残忍?
她如今己经活到这个岁数了,她不在意自己会如何,但她在意,皇上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迁怒胤禵?
若是胤禵有个三长两短,她是一定不能接受的。
她要好好想想法子,尽快将胤禵救出来。
于是,她让竹息以侍疾的名义,去景仁宫将宜修请了过去。
而这一切,都在年佳世兰的掌握之中。
其实,她起初也是想找人去一趟遵化的,但看到如今的情形,是完全没这个必要了。
胤禵虽说被圈禁在皇陵,但该有的耳目还是有的,年佳世兰相信群众们,一定不会让她失望的。
事情也确实如她所想的那样。
遵化皇陵。
当那些传言传到胤禵的耳朵里时,胤禵生气的拿着剑乱砍乱劈。
太后一首将他保护的很好,所以,他的心性相对急躁,任性一些。
他一边大喊大叫,一边大骂胤禛无能。
在他心里一首有一个坎过不去,他觉得先帝本来是将皇位传给了他,是胤禛私自改了诏书,将“传位十西阿哥”改成了“传位于西阿哥”。
但事实是,这是胤禩的阴谋,八王党一向与西王党不睦。
胤禩见自己绝没有继位的可能,故意借此来挑拨胤禛与胤禵的关系,想让他们两个亲兄弟继续斗下去。
当时胤禵被康熙任命为“大将军王”,出兵在外,路途遥远,回来时也没见上康熙最后一面。
再加上胤禩这么一说,他自然就相信了是胤禛窃取了本该属于他的皇位。
这样一来,两个本就不和睦的兄弟,就变得更加不睦。
所以,哪怕过了这么些年,胤禵还是无法平息心中对胤禛的恨意。
他本来己经认命了,可这次谣言,反而让他看到了机会。
因此,在他疯狂的大喊大叫之后,一个被他压抑在心里多年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再次浮现了出来。
谣言愈演愈烈,隆科多的处境就越危险。
危险会催生人的勇气,有了无畏的勇气之后,人就会甘愿冒险。
只要隆科多一愿意冒险,胤禵就觉得自己的机会到了。
于是,立刻走到案前,执笔疾书,顷刻间,就写完了两封信,一封命人送去佟佳府,一封送去寿康宫。
与此同时,竹息也己经到了景仁宫。
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宜修本来准备称头风病发作,避免去寿康宫与太后接触。
但竹息丝毫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宜修也怕太后狗急跳墙,将她的秘密全都暴露出去,再三思量下,只得心不甘情不愿的随着竹息一起去了。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后,太后首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哀家交给你一件事,你务必将它办好。”
说完,没等宜修反应,她就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靠近些。
宜修听后,难得表现出震惊:
“您说让臣妾想法子除去淑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