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并非没有根据。
权力之争自古如此。
甚至那些紧跟太子的人,比太子本人更在意这些特权的归属。
朱标或许愿意和弟弟们分享,可其他人绝不会答应。
不说别的,要是老朱跟朱标一说这事,以朱标的性子,肯定愿意让张彻留在南京陪皇后。
朱标孝顺、重情义,这一点不容置疑。
但一旦消息传出去,那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跟随在太子身边那帮人,绝对不允许有人动属于太子的任何一点利益。
哪怕是一丁点都不行。
他们比朱标还执着,更强势,也更敏感。
“怎能这样?”马皇后脸色变了又变……
她并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这种主子还没急,奴才先跳出来的情况,总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哈哈哈,我们是天子,标儿是太子,他们自然要这么想这么做!”朱元璋笑着摇头。
“妹子,你还记得咱们以前养的那条狗吗?老丈人都被它吓得够呛,害我一顿赔礼道歉。”
“按理说它不认识人,我就该把它宰了炖汤,但我没这么做,夜里我还给它加了几斤肉!为什么?它懂得守家护院。”
“这狗心里不是不清楚事理。”
“但它不能见谁都笑脸相迎。”
“为什么?”
“要是来的是客人,它摇尾巴笑脸迎人,顶多换来几句夸奖,一根骨头。”
“可要是来的是坏人,它照样笑嘻嘻地迎接,等主人发现丢了东西,这条狗就没命了,锅都给你安排上。”
“这群人也一样!”老朱笑眯眯地说。
“从表面来看,他们支持标儿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标儿将来继承皇位,他们的前程也会随之稳固。维护标儿,其实就是在保障自身的利益!”
“从更深层次来看,标儿的东西必须有人牢牢守住!”
“也许标儿本人并不在意,但万一哪天他想起来某件事情,对他们而言就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更关键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标儿到底在意什么,所以只能所有细节都严防死守,丝毫不敢松懈!”
“这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哪怕因此杀一两个人也不会改变这种局面!除非我们愿意再掀起一次像当年胡惟庸案那样的大清洗!”朱元璋望着马皇后说道。
“所以只要我让彻儿留在南京,而不是让他去封地,他们就会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争论不休!”朱元璋语气沉重地说。
“难道不能让标儿亲自去说一说?他们毕竟都是跟着咱们多年的旧臣,总不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他们一向听标儿的话。”
朱元璋沉默地看着马皇后,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不行!”
“蓝玉快要回来了!”朱元璋露出一丝冷笑。
“妹子应该知道蓝玉出征的事情吧?”
马皇后点头表示了解。
“这群骄横的将领,必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然等标儿登基之后,麻烦就大了!”朱元璋眼中闪过寒光。
“这一次,你不要为任何一个人求情!我知道你重情义,但这顿棒子是非打不可!”朱元璋说道。
马皇后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可是这和彻儿有什么关系呢?”
朱元璋笑了笑。
“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这个时候如果彻儿还留在南京不去封地,你想想他们会怎么想?”朱元璋看着马皇后说道。
这件事一旦细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太子党正在受罚!
一个新晋皇子却备受宠爱!
不管老朱的真正用意是什么,毫无根基的张彻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马皇后是个极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老朱刚一提点,她就明白了。
这事绝不简单!
这些人可都是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开国功臣!
真要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当时有像朱标一样的班底,那么受宠的李泰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离开京城避嫌!
如果李世民执意不改,李泰遭遇什么意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朱标的太子党可是满朝正臣,权势稳固。
毫不夸张地说,太子的东宫就是另一个朝廷。
老朱要敲打那些骄兵悍将,他们就算不满,也绝对不敢对老朱怎么样,哪怕有怨气也只能憋在心里。
但是!
一旦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彻冒了出来,还一副深受宠爱的样子,
那他立刻就会成为众人的目标!
至于有没有证据?
这年头,政治斗争需要证据吗?
老朱的儿子们大多安分守己,唯有朱棣显得有些抱负远大,
喜欢打仗,喜欢开疆拓土。
蓝玉第一时间向朱元璋告状,说朱棣心思不正!
有真凭实据吗?根本拿不出来!
政治场上从来不讲证据!
政治只看谁该做什么事!
朱棣不过稍微展露了些能力,稍显突出,就被蓝玉亲自出面弹劾!
张彻你作为皇子,就不能像朱标那样受宠!
否则他们就会绞尽脑汁把你清除,以确保朱标的正统地位牢不可破!
关键是这做法还挑不出错,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因为太子需要这样的人辅佐!
“你愿意让彻儿处在风口浪尖吗?”
“他们做的事情不是坏事!”
“劝谏君王不要过分宠爱其他皇子,写进史书里也是忠臣的行为!”
“妹子你以为没人敢死谏?”
要知道,古人碰到这种事最容易热血上头!
“咱要整治他们时,彻儿认祖归宗、深受恩宠,他们不会考虑这事跟彻儿有没有牵连!”
“他们会一口认定有关系,并且敌视甚至动手对付彻儿!在这种关键时刻把彻儿推出来,只会害了他!”
“蓝玉用不了多久就回来,咱也该收拾这批人了!现在他们还是太子东宫的人,还不是托孤重臣!”
“咱还在世!”
“就算标儿继位,那些人也要用得顺手才行!咱必须出手!”
“这个时候,彻儿就得藏好!”
“不然他们斗不过咱老朱,就会去找彻儿麻烦!”
朱元璋看得非常透彻。
朱标首先是皇太子,然后才是张彻的兄长。
假如张彻恢复身份,太子身边的班底会怎么想?
朱棣己经被封为燕王,将来要去藩地,心里也没有和朱标争权的想法。
但就因为他表现出色,就被东宫臣子视为威胁。
朱棣并非嫡子,在名分上对朱标构不成太大影响。
而张彻却是真正的嫡子,加上过去那段经历,朱元璋和马皇后势必格外疼爱他,弥补多年的亏欠。
比起朱棣,张彻在东宫群臣眼中的威胁要大得多。
如果朱元璋执意将张彻留在南京,蓝玉等人会做出什么事来,谁都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