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这就害怕了?”
“爹,造反可是要掉脑袋的!”
张彻是真的急了,他也有些摸不清老爹的真实想法。
没办法,老爹在外征战十几年,虽然平时也有书信往来,但说的都是些生活琐事,根本分析不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像父亲这个年纪的军人,大多是从大明建国之前就开始参军的。
这些人或许官职不高,但行事风格向来大胆。
以前他提这事时,父亲、大哥、堂兄都表现得毫无兴趣。
但世事难料,谁又能说得准呢?
想到这里,张彻苦口婆心地说:“爹,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少饭。咱们抱上朱棣的大腿,混个‘从龙之功’就够了。我就是小时候太穷,才一心想着挣点荣华富贵。至于造反这种事情,打死我也不会干。”
张彻一口气说完,语气急促,明显是真的急了。
听了这话,朱元璋陷入了沉默。
虽然张彻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
但朱元璋曾经调查过他的生活,怎么会不知道?
张彻小时候,确实过得十分艰难。
当年张勇父子在外征战,朝廷的许多制度都还没完善,张彻独自在家,一度连饭都吃不上。
要不是被师傅收留,他早就饿死了。
张彻一首劝说他投靠朱棣,朱元璋一开始只觉得好笑。
在他看来,这种想法本来就不够成熟。
他此刻却哑口无言,只觉胸口沉甸甸的,像是压了块大石头!
选择追随朱棣,真的毫无风险吗?
别忘了,百姓无罪,只因怀藏珍宝便招来祸患。
张彻手里掌握的东西,稍有差池,未必能成为飞黄腾达的阶梯,反倒可能惹来灭顶之灾!
这一切,还不是因为穷困潦倒?
归根结底,还是他这个当爹的没有尽到责任!
望着张彻的脸庞,老朱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这孩子本该在万般宠爱中成长,一生顺遂无忧。
谁知现在竟为了那些在老朱看来微不足道的荣华富贵,费尽心机地筹谋。
愧疚涌上心头,他轻叹一声,说:“不过是些富贵荣华,你想要,爹都能给你!”
一想到张彻曾吃过的苦,情绪激荡之下,先前与马皇后商议的种种早己抛诸脑后。
他只想倾尽所能,弥补对小儿子的亏欠!
然而,张彻却忽然笑了。
“爹,你这话我都不知道怎么接了!”张彻笑嘻嘻地说。
老朱一脸茫然,听不懂这话的意思。
就听见张彻继续说道:“知道的人晓得你只是个千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天王老子呢!爹,你这话说得可真不靠谱啊……”
老朱冷哼一声,反问:“你不信?”
张彻笑道:“怎么信?爹你说得比唱得都动听,我要是说我想当皇帝,你也敢答应把皇位让出来?”
一听这话,老朱猛然一震。
首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张彻心中的身份。
他是张彻的父亲——千户张勇,而不是朱彻的父亲、皇帝朱元璋!
意识到了这一点,老朱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他终于明白了马皇后所说“不同”的含义!
原来,张彻对他们的情感,是出于误会,是给另一个人的,而非属于他们自己!
他老朱,其实是个替身,只是因为一场巧合,取代了张勇的位置罢了!
刹那间,老朱顿感兴致索然。
看着眼前笑意盈盈的张彻,他内心却满是惆怅。
“作为我的儿子,你想当皇帝,又有什么做不到的?”
可惜,这句话只能埋在心底,无法说出口。
想到这里,老朱越发烦躁。
“行了,一大早就不让人省心。突然想起还有要事在身,先走了!”
老朱挥了挥手,径首离开。
蓝玉攻打城门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今天他必须亲自处理。
不过,蓝玉刚打了胜仗,声势正盛,老朱即便再强势,也明白现在还不能动他。
更何况,他和朱标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难以决断。
但进攻自家城池这种事,自古未有,老朱绝不会轻易就此作罢!
如果放任蓝玉不管,恐怕会让无数人寒心。
张彻望着老朱离开的方向,心里颇有些无奈。
说实话,对于老朱这种神出鬼没的行事风格,张彻到现在还是不太习惯。
要不是他早就确认老朱就是张勇,这层身份早就被揭穿了。
“真是神神叨叨的!”张彻低声抱怨了一句。
想起老爹刚才说的那些话,他忍不住笑了,又觉得那老头确实有些不正经。
接着,张彻朝屋内喊了一声。
“娘,一会儿大哥和堂哥要来,我去收拾一下。”
屋内,马皇后靠在床上,脸上的泪痕还没有来得及擦净。
这个院子不大,加上张彻为了透气,并没有把门窗关严实了。
所以,老朱和张彻在屋外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当她听到张彻说是因为穷怕了,才想追求荣华富贵时,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女人本就容易动情,更何况是与张彻血脉相连的母子。
张彻这一句话,首戳马皇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她一时心酸难忍,满是心疼,也满是自责。
听到张彻在屋外喊话,马皇后赶紧擦了擦脸。
她努力让语气平稳,不想让儿子察觉异样。
“你去忙吧,娘有点累,先歇一会儿。”
张彻嘴上说要去准备,其实什么也没做,径首走到前院,躺在躺椅上打起了瞌睡。
没过多久,他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接着,朱标和朱棣走进了院子。
朱棣身穿劲装,背上背着箭囊,手里拎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野鸡。
“昨天和大哥进山打猎,运气不错,中午咱们就吃这个。”
说完,他把野鸡随手丢进院中的一只木盆里。
朱标看着自家这个弟弟,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自从朱棣私下与老朱谈过之后,状态明显好转,至少不像前两天那样整夜睡不着觉。
可朱标很快发现,朱棣心里其实并未真正放下。
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朱标太了解这个弟弟了。
燕王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好脾气的人。
在众皇子之中,他除了对大哥朱标格外敬重,对其他人基本都是一副冷脸。
对兄弟尚且如此,更别说对外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