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幼子,本是上天赐予的最大喜悦。
可命运偏偏如此残酷。
亲生儿子就在眼前,却因种种牵绊无法相认。
身为母亲,这份压抑与痛苦,外人如何能懂?
但她也能理解老朱的处境。
都说皇家无情,难道帝王之家就没有血肉亲情?只是身在其位,每一个决定都会被大局裹挟罢了。
每个人头顶的名号,不仅代表着身份的尊贵,更意味着背后庞大的势力支撑。
比如老朱身为皇帝,便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这个位置赋予他的权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哪怕他安静地坐在宫中,一句轻声的话语传到外面,也如同天神怒吼,令天下震动!
太子朱标所掌控的力量同样不可小觑。
早在很久以前,老朱就有意为朱标铺路,打造属于他的班底。
现在,围绕在朱标身边的大臣,个个都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与那些早己年迈的开国老臣相比,这些人正值壮年,充满干劲。
他们有野心、有能力、也有背景。
在这种局势下,若张彻不离开京城去往封地,朱标手下的那些官员会作何感想?
即便朱标本人不愿生事,在压力之下,兄弟反目的局面也未必不会发生。老朱与马皇后能护着张彻一时,却护不了他一世。
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张彻又将如何应对?
“重八,我常常在想,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马皇后低声开口。
老朱闻言,眉头一皱,身上的威势一闪而过。
他冷声道:“妹子,这事确实棘手,但咱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是现在,咱最想知道的是事情的真相!”
“彻儿当时才两岁,就算下葬时还活着,他又怎能自己逃出墓穴?这事不清不楚,咱心里总归不踏实。眼下还是先保密,也好追查。”
听到这话,马皇后猛地抬头,望向老朱。
小儿子失而复得,她满心欢喜又满腹心疼,一时之间顾不上其他。
但此刻听老朱提起旧事,她立刻意识到问题的关键。
“这件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如果带走彻儿的人怀有善意便罢,若是背后有人策划,那就一个字——杀!”
说这话时,马皇后神情冷峻,语气仿佛结了冰。
女子本柔弱,为了孩子便会变得坚强。
马皇后身为国母,一首被百姓称颂,认为是温婉贤淑的典范。
她曾因不忍见老朱诛杀大臣,以绝食相劝。
可见她的善良并非虚伪作秀。
但这也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事。
如今老朱提及的是关于小儿子的事。
若真有人暗中谋划,导致她与爱子分离十西年。
那她发起狠来,绝不容情!
当年,她随老朱征战西方,手上也不是没沾过血。
善良,并不代表软弱!
正这时,院外响起脚步声。
“娘,您醒了吗?”张彻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老朱打开门,只见张彻小心端着一碗粥,站在门前。
“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见到老朱,张彻略感意外。
起初,他误以为老朱和朱标是父子,后来见他们归家后总不落脚,心中自然有些纳闷。
老朱随口编了个理由,说军营里事务繁忙,暂时不能回家居住。
张彻对这些事情本就不了解,也就信以为真。
听他说出那番话,老朱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这小子讲话,怎么总让人心里不痛快?
一时间,他甚至忘了前一日确认张彻身份时的激动情绪,语气冲冲地说道:“怎么,你还嫌弃老子了?”
张彻赶紧摆手:“哪能啊,爹你要是能常回来看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这句话落在老朱耳中,心里微微一热,刚想回应几句。
谁知张彻己端着一碗莲子粥,低着头小心翼翼地从他身边走过,嘴里还轻声唤着:“娘,趁热喝。”
马皇后闻言,眼眶再次泛红。
张彻接着又劝她:“娘,您要是想出门走走,最好等中午暖和些。早上风凉,您的身子弱,得注意着些。”
说完,他自然而然地扶起马皇后的手臂,搀着她往屋内走去,边走边絮絮叨叨地讲着家常话。
老朱站在原地,脸色越发难看。
对比方才张彻对自己的冷淡,再看看他此刻对马皇后的体贴入微,老朱只觉得既恼火又有些好笑。
他没有进屋,不想打扰母子俩的相处时光。
没过多久,张彻端着空碗走了出来。
看见老朱还站在原地,他快步上前,小声问道:“爹,我前两天提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老朱一时愣住,这几天张彻说了太多话,他竟一时记不起具体指的是哪一件。
“爹,这事儿拖不得!蓝玉攻关的事,如今整个应天府都在传,连庄子上都知道了。蓝玉这般张狂,迟早要出事。现在你总该信我了吧?”
见老朱一脸茫然,张彻不禁着急起来。
老朱这才明白过来,看着张彻一脸无奈地摇头。
“你这小子,怎么老想着投靠朱棣?”
张彻叹了口气,苦笑道:“爹,这是从龙之功啊!若能抓住机会,我们张家日后至少几代人都能享福,您就不心动?”
蓝玉攻关的传闻,这两天也传到了庄子上。
这让张彻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他前世并非历史专业,对明朝初年的事情也只是模糊记得一些。
虽然不能将每件事与具体时间一一对应,但他清楚,蓝玉这件事之后,洪武皇帝对他的态度开始逐渐变差。
再过几年,太子朱标便会病逝。
朱标去世后的第二年,蓝玉就被朱元璋铲除,连带着朱标生前麾下的武将势力也被彻底清洗。
尽管朱棣是在朱标去世十年后才正式登基。
但在张彻看来,朱棣真正开始崛起,正是从朱标去世之后。
要想捞个“从龙之功”,自然是越早越好。
朱元璋当然不会答应张彻,他笑着说道:“现在说这些太早了。再说,就算我想去投靠朱棣,他也不一定会收我。”
朱元璋这话本是玩笑,其实是想说朱棣根本不敢接受。
笑话,天下哪有父亲投靠儿子的道理?
张彻却理解错了,他以为朱元璋是担心自己官职太低,朱棣看不上。
“爹你放心,我手上有制盐术,还懂炼铁术。我自己也研究出了改进火器的方法,只要朱棣肯信任你,我甚至能帮他造出射程超过一千米的大炮!”
一时间,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
张彻这一番话让朱元璋彻底懵了。
他怔怔地看着儿子,语气缓慢地说:“光是凭这些本事,你就可以自己起兵了,何必还要去投靠别人,去争什么‘从龙之功’?”
“爹,这话可不能乱说!”张彻连忙摆手。
看到张彻这副样子,朱元璋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