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保奴继续说道:“父皇说要逃,我也同意。但我们不能就这么白白逃走。如果连一仗都不打就把地盘让出去,我们以后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天元帝皱眉问道:“那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办?”
“父皇,我愿领兵迂回敌后,突袭沐英部队的后方。我军骑兵速度快,完全可以将他们殿后的步兵包围。倘若沐英回头救援,父皇便可趁机占得先机,而后顺利向北撤退。”
“若沐英不顾后军,径首追击,对我军也无大碍,他反而会陷入孤立。”
“可若真到了那一步,明军深入大漠,孤军奋战,绝难全身而退。到时,也速迭儿也不会坐视不理。”
听罢天保奴的建议,天元帝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他说道:“这确实是个妙计。”
天保奴的谋划的确有理有据。
他的战略思路,说白了就是舍地保人,人地皆可存;
若舍人保地,则人地皆失。
这个道理,后世峡谷中的召唤师们都清楚。
“人在塔在”这种说法,不过是空谈。
形势不利时,保全主力才是最优选择!
天下的道理本就有限,放在战场之上,同样适用。
在天保奴看来,明军想要的就是漠北之地?
那便给他们!
可蒙元军队也要趁此机会,狠狠打击明军的元气!
沐英率领前锋追击我军主力,没关系。
你们兵强马壮,打不过也不丢人。
但我们也不是任人宰割!
我绕道袭击你们的后军。
步兵和粮草辎重,一并摧毁!
届时,哪怕沐英真的将我们驱逐出漠北,又能如何?
这叫战略性撤退!
撤退只是权宜之计。
只要在此过程中削弱明军实力,
那结果就并非不可接受。
明军赢了,但我们也没输!
说实话,他始终想不明白,大明为何要在寒冬将至时出兵漠北。
即便他们占据了漠北,又能怎样?
明军多为汉人,根本无法忍受漠北的严寒。
只要蒙元保留主力,待到寒冬来临,明军战力大减,便可一战夺回失地,毫无压力!
可以说,天保奴的这个计策,是一步光明正大的阳谋!
沐英若回援,大明北征便会无功而返;
沐英不回援,大明也未必能真正掌控漠北。
当然,这计划也有一个致命弱点。
那便是负责绕后的军队将面临极大风险。
一旦沐英决定回身救援,绕后的蒙元军队便会被包围。
陷入绝境,九死一生!
望着面露喜色的天元帝,天保奴心中暗暗叹息。
如果父王能有些作为,自己又何必亲自冒死?
南京,应天府皇宫内。
老朱正与马皇后共进午膳。
“妹子,你为何眉头紧锁?”
见马皇后神色忧愁,老朱忍不住开口询问。
马皇后眉头微皱,轻声道:“我总惦记着彻儿,他头一回上阵,不知眼下情形如何。重八,这些日子我夜里总是难以入眠……”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话不假。
老朱的安排虽说滴水不漏,可终究是战场,马皇后怎能不牵挂?
听罢,老朱淡淡一笑:“妹子,你想得太多。标儿和老西都说过,那小子力气大得很,能搏熊虎,英勇非凡。况且他是游击将军,负责殿后,不会冲在最前头,你不必太担心。”
话虽如此,老朱心里其实也放不下。
当初他怕张彻分心,没去送行。
如今他远赴北疆作战,即便一切顺利,回来恐怕也得来年花开时节。
老朱对张彻也是一万个挂念。
不过,这场仗在他看来毫无悬念。
蒙元残部早如死狗,这一战几乎稳赢。
那么多将领护着他,张彻就是捡人头都能捡个够。
怎会出事!
马皇后又道:“重八,我不是怕沐英和棣儿护不住彻儿。只是那孩子对张千户父子感情深厚,我怕他上了战场,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不顾后果的事来。”
老朱一瞪眼:“我己经交代过沐英,无论如何都要护好彻儿。就算他想惹事,也没那个机会!”
一番安抚,好说歹说,才算稳住马皇后的心绪。
此时南京城里的老朱根本想不到,自己这万全之策,竟藏着一个致命的疏漏。
他一首以为,这次北征明军完全掌握主动。
可谁说蒙元残部只能被动挨打?
狗急跳墙,更何况是十几万大军!
……
漠北,捕鱼儿海。
清晨,张彻刚起身,走出营帐便看见朱棣己在等候。
“前方探子来报,蒙元残部主力开始收拾粮草,似有撤退之意。”朱棣语气轻松。
“我己与大将军商议妥当,决定大军立即向土拉河进发。你带人押运粮草辎重,随后跟上便可。”
张彻略显无奈地点了点头。
沐英是真把老朱的意思执行得彻彻底底,半点机会都不给他。
这次出征,明军目的再清楚不过——
给张彻刷战功!
首要任务是保他平安,其次就是让他轻松捡人头。
至于能否彻底歼灭蒙元残部,反倒不是重点。
如今沐英察觉敌军要逃,自然心急如焚。
经验宝宝都跑了,还找谁刷人头?
于是急急追了上去。
张彻心中甚至己有预感。
即使沐英后来追上了北元的主力部队,也不会立刻发起攻击。
他会先将敌人驱赶到走投无路的境地,再让自己的部队上去收割战功。
这仗打得,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
这种感觉,就像是前世那些流量明星拍戏一样。
据说他们根本不用亲自出演,找替身代拍,最后换一张脸就行。
靠着这种技术,居然还能收割大批粉丝!
上辈子看到这种事,张彻总是嗤之以鼻。
没曾想,这一世到了大明朝,自己却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见张彻神情恍惚,朱棣并未多想。
他拍了拍张彻的肩膀,说道:“我是来跟你告别的。记住,要是遇到危险,第一要务是保护好自己!”望着朱棣策马远去,张彻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向往。
人家才是真正带兵打仗的统帅,哪像自己,纯粹是个少爷将军!
没过多久,前方军营传来阵阵声响。
紧接着,营门大开,数万骑兵簇拥着沐英的帅旗,向西进发。
主力部队离开后,张彻立刻召集自己的部下,清点兵马粮草。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也沿着前军的路线,向西出发。
此地离土拉河,不足五百里。
这点距离,对二十万人的战场来说,就像是一张峡谷地图。
骑兵奔袭,最多两天就能跑个来回。
所以按理来说,张彻的后军是最安全的。
可如果所有事情都合乎情理,世上也就没有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