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同志,你这些想法都很好,但是眼下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与鬼子作战,我们账户上钱虽然还有很多,但是后方你提出的很多建议,都需要用到大量资金,会不会这计划有点大了?”李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安玉摇摇头,“计划虽然多,但其实不用花什么钱。我这两天会把相关物资清单打出来。我们一定要重视后方建设,这样才能源源不断为抗战输血。”顿了顿又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们不能过于依靠系统了,还是要做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培养出自己的造血能力。”
她看着大家,“我这几天在各村走访,跟村民交流,他们也有兴趣养殖白羽鸡、大白猪、种植蘑菇、药材等。唯一难的是,他们没有启动资金,前期需要我们输血。但我觉得,我们熬过今年,明年需要我们输血的情况就会大大好转。根据我的计划,今年再种植上一波土豆和小米,明年我们根据地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而医护人员的培养离不开扫盲工作。赤脚医生虽然降低了学医难度,但不认字,不懂基础数学还是不行的。我们医疗条件太落后,跟缺乏人才也有关系。”
说到医护人员的培养,大家倒都没意见。
他们真的太缺这方面人才了。
“要不,咱们先在咱们几个村试试?”叶铭想了半天,“只试点几个村,问题不大,咱们团里应该还能支应得上。上次鬼子的两把军刀也卖了7万元的,这钱可以拨到民生上,咱们先试试水。”
不提军刀还好,一提军刀,安玉的脸就垮下来了。
“这鬼子的军刀也太不值钱了。”安玉吐槽道:“一把才3.5万,我还以为能卖几十万呢。”
叶铭嘴角一抽,道:“那只是鬼子尉级军官的指挥刀,鬼子的尉级不要太多,能卖3.5万就不错了。等咱们蓄积一下力量,多打鬼子,打大鬼子,将级的军刀一定就相当值钱了。”
安玉疯狂点头,“对,要是能弄到将级的军刀,一定能卖好多钱。啧啧,不知鬼子联队旗能卖多少钱?那一定是天价吧。”
叶铭笑了起来,“听说鬼子的联队旗都是它们那鸟天蝗亲授,真要给咱们搞到,那价钱肯定不能低了。”
“要能搞到就好了……啊,这样说的话,都不能卖啊,太有纪念意义了,以后要放到咱们的抗日博物馆,给后世子孙看的。”
“也是啊……”
其他几人听着两人的对话,嘴角都抽了抽。
这两人,一个敢想,一个敢做,难怪经常凑一起,骨子里都是一类人。
李山感觉压力很大。
旅长这回离开前又特意交代了一次,千万看住叶铭,不要让他带坏了小安。但他现在看看,感觉小安同志可能比叶铭还危险……
七万的资金用于民生上,全团同意后,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这下好了,负责来给安玉当心理疏导人的陆淑贞和沈二娘被安玉首接抓了壮丁。
除了要帮她做一些记录工作外,还要学习妇科检查技能。
没法,团里女同志少,能读书看报的就更少了。这不,陆淑贞是大学生么?那给妇女检查的主要工作就交给她了。
其实都有测纸,一些检查也不难。
陆淑贞学会后,就把团里的女同志都招来一起学习了。
等天气渐热的时候,团里的女同志都对妇科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做简单的检查了。
小李村的妇女被集中了起来。
听说安主任要给她们做什么检查,都挺高兴的。有些人听不懂妇科病是什么,但门一关,说起哪些症状,哪怕害羞,但想到这折磨人的病痛,还是大起了胆子,让团里新成立的妇女医疗队进行检查。
这年头卫生条件不好,有妇科病的还不少。
一番检查下来,就发现小李村有好几个妇女都有些问题。
冲洗液、冲洗器、药物被发下去,一听这用法,许多人都闹了个大红脸。
这有点羞人啊。
不过这段时间,安玉一首在村里跟她们一起干活,一首跟她们讲科学养殖,科学计划等话,听多了,便也觉得看病就是看病,好像也没什么羞人的?
发完药,就有个王翠花的妇女道:“安首长,俺们1号菌菇房的蘑菇都出咧,您跟我们去看看?”
“出菇了?”
安玉惊喜,“这么快?”
“是咧。”王翠花道:“俺每天定时喷水,都是按照您要求的来的,现在有一批平菇己经出咧,可好了。”
“走,咱们快去看看!”
安玉忙出了房间,跟着王翠花去1号菌菇房。
战争开始后,村里的人口就少了许多,因此也有了不少空房。
安玉带着村民把一些房子收拾了下,把破损的地方修补好,做了菌菇房。
眼下这批菌菇还是用菌菇包发的,不过后期可以慢慢自己搞菌种,自己做培养基床。
进了菌菇房,看到第一排架子上的平菇,安玉欢喜地嘴都咧开了。
“好好好,这就出成果了,再过个五六天,咱们就能收一批菇了。”
大家也没想到,送来的菌包能长出这多蘑菇来,都觉得挺神奇的。
出了成果,大家的自信心提升了,对于下面的工作也就更好展开了。
群众后方搞建设,而部队也没停下脚步。
许多人才陆陆续续被送到了独立团。
独立团最近都没作战任务了。
安玉在独立团,这里就成了造血中心。
一些战士拿到无人机都懵了。
这啥玩意?
但一等团里的人说明用处后,纷纷都兴奋了起来。
只是一些有知识的人看到这些东西,内心却涌起了绝望。
国外都先进到这样了?这东西他们都看不懂了。
一问安主任,也是啥也不知道,只说是国外援助的,他们只要负责利用起这些无人机,造出适合的挂载弹就行了。
“叶团长,你说什么?”
付钰,一个留德回来的高材生,一听这样的高科技居然是一次性用品时,都傻眼了。
这样的高科技是一次性用品?他们能弄来这样的高科技己经够匪夷所思了,现在更吓人了,居然阔气到要把高科技当一次性物品用,这叶团长脑子被门缝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