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产量惊人

2025-08-18 236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拜见陛下,”姜黎急忙行礼,身姿轻盈而端庄。

李世民笑着摆摆手,说道:“姜黎,不用客气,快来看看,这产量和你们那相比,怎么样?”

他眼中满是期待,显然对眼前这大片丰收的红薯和土豆寄予厚望。

姜黎走近田边,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起红薯和土豆。

她轻轻捧起一个硕大的红薯,又拿起一个的土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陛下,这产量可比我预料的还要好。

您瞧这红薯,个头硕大,这土豆也是颗颗。以目前的收成来看,比我家乡的产量还要高上许多。”

李世民听后,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好!好啊!如此一来,大唐的老百姓可就不会饿肚子了。”

他转身看向一众大臣,眼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动作快点,把产量算出来,”李世民吩咐道。

等了没多久,就有人来报,产量出来了,红薯一亩地产量是5689斤,土豆是5232斤。

大臣们纷纷围拢过来,听到侍卫所说的产量,顿时一片哗然。

一位年迈的大臣激动得双手颤抖,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等产量,实在是惊人啊!陛下,我大唐有此等作物,何愁百姓不富足,国家不昌盛啊!”

话音未落,另一位平日里沉稳的大臣,听闻这产量后,竟激动得两眼一翻,首接晕了过去。

周围的大臣们一阵慌乱,急忙上前施救。

有人掐人中,有人呼喊着太医。

过了片刻,那大臣悠悠转醒,看着周围关切的众人,略带歉意地说道:“实在是……实在是太过激动了,从未想过能有如此高产的作物,这对我大唐而言,实乃天大的喜讯啊!”

李世民笑着安慰道:“爱卿莫要激动,注意身体。这红薯和土豆,日后必将在大唐广袤的土地上广泛种植,让天下百姓都能受益。”

姜黎接着说道:“陛下,红薯和土豆适应性强,对土地要求不高,且产量稳定。

可安排各地官员,教授百姓种植之法,不出几年,定能让大唐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此事就交由户部和工部共同负责,务必尽快推广种植。让这红薯和土豆,成为大唐百姓的‘保命粮’。”

“臣等遵旨!”大臣们齐声应道,声音响彻皇庄。

此时的皇庄,不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更充满了对大唐未来繁荣富足的憧憬。

这时候,李世民突然目光灼灼地看向姜黎,神色郑重地说道,“姜黎,朕打算今年发兵攻打倭国,你对此有什么提议吗?”

姜黎微微一愣,随即迅速整理思绪,恭敬地说道:“陛下,以大唐如今的国力与兵力,自是有十足的胜算。

只要船舰制造妥善,确保海战装备精良,随时都可以发兵攻打。

如今我大唐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对付倭国应当不在话下。

李世民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只是这海战不同于陆地作战,诸多细节还需细细考量。”

姜黎思索片刻,接着说道:“陛下圣明。海战之中,战船的机动性与稳定性十分关键。除了打造坚固的大型战船,也可配备一些灵活轻便的快船,用于突袭与侦察。此外,水军的训练也要注重实战模拟,让将士们熟悉各种海战场景,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李世民听后,抚须沉思,说道:“你的建议很是中肯。”

“传朕旨意,令兵部加大对水军训练的投入,务必让将士们熟练掌握海战技巧。同时,工部要加快战船的打造进度,保证战船的质量与性能。”

“臣遵旨!”大臣齐声领命。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大唐的造船厂内一片繁忙景象。

工匠们日夜赶工,斧凿声、锤击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

一艘艘崭新的战船在他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船身坚固,船帆高挂,彰显着大唐的雄厚实力。

水军营地中,士兵们在烈日下刻苦操练。他们在模拟的海战场景中进行冲锋、防御、登船作战等训练,喊杀声震天。

将领们严格督战,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严苛,力求将这支水军打造成一支锐不可当的海上劲旅。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李世民站在长安城楼上,望着整装待发的大唐军队,心中豪情万丈。

他大手一挥,下达了出征的命令:“大唐将士听令,今日挥师东进,攻打倭国。朕命你们务必扬我大唐国威,让那倭国灭其种,为其恶行付出惨痛代价!”

“愿为陛下效死!”十万大军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地都为之撼动。

此次领军出征的重任,李世民托付给了程咬金与尉迟敬德,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程咬金,性格豪爽,作战勇猛,素有“三板斧”的威名,令敌人闻风丧胆;尉迟敬德,武艺高强,忠勇无比,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猛将。

李世民对他们二人寄予厚望,相信他们定能不辱使命。

不仅如此,程咬金之子程处墨,与尉迟敬德之子尉迟宝琳,也一同随军出征。

这两位年轻小将,自幼受父辈熏陶,心怀壮志,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大军在海上乘风破浪,历经数天的航行,终于抵达倭国海域。

倭国守军见大唐舰队如黑云压城般袭来,顿时惊慌失措。

程咬金与尉迟敬德身先士卒,指挥若定。

在他们的带领下,大唐将士们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阵。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大唐军队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与精妙的战术,成功击溃了倭国的防线,顺利拿下倭国。城内一片狼藉,倭国军民纷纷投降。

程咬金与尉迟敬德并未懈怠,迅速安排人手寻找并控制金矿与银矿。

他们深知,这些矿产对于大唐意义非凡。

在将士们的严密看守下,一锭锭金银被源源不断地从矿洞中挖出,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