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成功

2025-08-18 233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姜黎转身带着两个丫鬟回到厨房,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晚宴。

青芝,月芝,你们看着我做饭的过程,以后就你们来做。

好的,小姐。

她将排骨洗净,切成均匀的小段,冷水下锅,加入葱姜和料酒去腥,焯水后捞出沥干水分。

接着,在热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放入冰糖,小火炒出的糖色,待冰糖变成焦糖色并泛起小泡泡时,迅速将排骨下锅翻炒,让每一块排骨都裹上一层红亮的糖色。

随后,加入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炒香,再倒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和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炖煮排骨的同时,她将猪脚仔细地刮洗干净,放入另一口锅中,加入卤料包、葱姜蒜和适量的盐、生抽、老抽,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卤制。

新鲜的肉被切成薄片,用淀粉、生抽、料酒和少许盐腌制片刻,准备来一道家常的炒肉片。

至于那些买回来的卤菜,她将它们一一装盘,摆放在餐桌上,精致的摆盘让卤菜看起来更加。

不多时,饭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

姜黎笑着说道:“几位师傅,今日辛苦你们了!这一天下来,忙里忙外的,快坐下尝尝我做的菜,大家一起好好吃一顿。”

工匠们纷纷客气地推辞着,但在姜黎的热情邀请下,最终还是欣然入座。

那位年纪稍长的山羊胡工匠感慨道:“姑娘,今日能参与这前所未有的厕所改造,对我等来说也是大开眼界。没想到这世间还有如此新奇的设计,真是长见识了。”

姜黎笑着回应道:“师傅们手艺精湛,才能将我心中所想完美呈现。我还担心这要求太刁钻,师傅们难以做到呢,没想到师傅们不仅做到了,还做得这么好。这顿饭,就是为了感谢师傅们的辛劳付出。”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轻松地交谈着。工匠们对姜黎的厨艺赞不绝口,真的太好吃了,他们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姑娘,这是什么肉啊?”一位年轻的工匠夹起一块肉,满脸好奇地问道,他细细端详着,那肉在筷间微微颤动,散发着的光泽与香气。

“这是猪肉啊!”姜黎不假思索地回答,可话一出口,便瞧见众人一脸茫然,心中不禁疑惑,“你们这里没有猪吗?”

“你说的是豚肉吧?”那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捋着胡须,缓缓说道。

姜黎这才猛地反应过来,在大唐,猪肉通常被叫做“豚肉” 。

“豚”这个字,在古代一开始常用来指代小猪,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渐泛指猪,所以大唐百姓习惯将猪肉称作豚肉。

“是的,就是‘豚肉’。”姜黎赶忙点头确认。

然而,老工匠却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之色:“可是,豚肉不是这个味道啊?平日里吃的豚肉,总带着些土腥味,肉质也略显粗糙,哪有这般鲜香嫩滑。”

姜黎笑着解释道:“那是你们的养殖方法不对。在我们那里,养猪的门道可多了。

从猪仔的挑选,到喂养的饲料,再到猪圈的环境,每一步都有讲究。

而且,我们那儿大多数人都吃猪肉、牛肉,反正各种肉类都食用,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自然能把肉做得美味。

就说这猪肉,像今天这样红烧,先把肉焯水去掉血水和杂质,再用糖色炒出红亮的色泽,加上各种香料慢炖,把香味都炖进肉里,肉就会变得软烂入味,口感绝佳。”

工匠们听着姜黎的讲解,眼中满是新奇与惊叹,纷纷点头。

年轻的工匠忍不住又夹了一块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感受着那独特的滋味,由衷赞叹道:“姑娘这么一说,才知道这小小的豚肉竟还有这么多讲究。今日有幸品尝到如此美味,真是大开眼界。”

老工匠也深有同感,说道:“是啊,看来不同的做法和养殖方式,对这豚肉的味道影响可真大。姑娘家乡的法子,着实让人佩服。”

姜黎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心中满是喜悦,说道:“大家喜欢就好,我会把养猪的方法交给太子殿下,相信大唐老百姓以后也会吃到猪肉的”。

“姑娘大义”,工匠们没想到姜黎这么大方,这可是祖传手艺。

晚饭结束后,姜黎将工匠们送至院门口,一一告别。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姜黎心中满是感激。今日若不是他们精湛的手艺,这卫生间也不会改造得如此完美。

回到院内,姜黎看到两个丫鬟,青芝和月芝己经自觉地在收拾厨房。

她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收拾碗筷,一个则擦拭着桌面,不一会儿,厨房便被整理得井井有条。

姜黎自己买了个浴缸放在卫生间,幸亏浴室和卫生间隔离开的。

“青芝、月芝,你们也辛苦了。等收拾完,就去休息吧。”姜黎对两个丫鬟说道。

“是,娘子。”青芝和月芝齐声应道,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她们虽然忙碌了一天,但看到娘子开心,自己也觉得格外满足。

第二天

晨光熹微,长安城在薄雾中渐渐苏醒。皇宫内,太极殿庄严肃穆,殿外,身着朝服的大臣们神色凝重,依次步入殿内。

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殿下群臣。

随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早朝正式开始。

先是有大臣出列,奏报各地民生事宜,谈及某地庄稼收成、某地水利修缮。

李世民认真倾听,时而询问细节,给出睿智的决策与指示。

紧接着,又有关于边境防务的奏报,君臣之间就军事部署展开一番讨论,气氛严肃而热烈。

这时,长孙无忌整了整朝服,踏出一步,神色格外凝重。

他拱手行礼,高声说道:“陛下,臣近日听闻一事,觉关系重大,不得不奏。如今民间乃至我皇室宗亲,表亲联姻之事时有发生,然臣经多方查证,近亲结婚实有诸多害处。”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阵骚动,大臣们交头接耳,面露惊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