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代,出生于申纪二百二十九年,在二百西十一年,被册封为太子,登基于二百五十三年,崩逝于二百六十一年。
在位八年,终年三十二岁。
其在位期间,政绩并不明显,又英年早逝。
故此,众大臣便为其上谥号为隐皇帝。
他的功绩不足以有庙号,故此便是隐皇帝。
隐皇帝崩逝,长安的百姓哀叹其早逝,忧心于国家社稷,便自发为隐皇帝送葬。
他的送葬规模比不上他的父亲懿皇帝。
同年,太子庄睦登基为皇帝,尊太后窦樱为太皇太后。
皇帝庄睦,生于二百五十年,现如今,方才十一岁。
他并不能主持朝政,国家大事,皆交给三位辅政大臣,宗正庄雄,尚书令霍照,丞相魏安三人处理。
庄睦听从自己父皇的遗训,静静观察着西周的朝臣。
他尚且年幼,并没有信服群臣的威望。
他恭敬地对待三位辅政大臣,他的父皇曾说道,他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在三位大臣的手中。
他要小心谨慎。
“陛下,明日可去狩猎?”他的随身太监石全恭敬说道。
他的年纪不大,和皇帝差不多。
“朕是皇帝了,皇帝是不能玩乐的。”
庄睦闷闷不乐。
他为太子时候,尚且有宗亲同伴玩乐,但是当了皇帝之后,迫于礼仪,和他年纪相仿的宗亲也不敢和他游玩了。
他便被困在这未央宫中。
三位大臣对其敬重,却是也不苟言笑。
他童年的乐趣便在他成为皇帝的时候,扼杀了。
再小的皇帝,也是皇帝。
皇帝便要保持皇帝的威严。
“你知道我母后去哪里了吗?”皇帝己有多月不曾见过自己的母后,便询问身旁的太监。
太监石全吓了一跳,立马跪下,说道;
“陛下,臣不知。”
石全确实是不知道邓太后的下落,这事在宫廷之内,很是忌讳。
他只知道,触之即死。
小皇帝看着打哆嗦的太监,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
他便前往长乐宫中,找他的皇祖母窦樱。
“皇祖母,你知道我母后去哪里了吗?”
皇帝庄睦问向窦太后。
窦太后便有些心疼地抱着皇帝,让他的孙子没有母后,实在是隐皇帝的过错。
“睦儿啊,你母后追随先帝而去了。”
窦太后并不隐瞒真相,以免皇帝焦虑追思,以皇帝的聪慧,想必早己知道了。
皇帝庄睦此时听闻,便呜呜地痛哭起来。
窦太后便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抚着他:
“申家的天下,重于泰山,皇帝,你明白吗?”
窦太后按住皇帝的肩膀,为他擦拭眼泪。
皇帝庄睦点点头:
“朕以后不会再哭了。”
他的声音哽咽,他也读过吕氏,王氏乱政的故事,他自然明白先帝的心思。
“想必睦儿日后可以成为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世祖皇帝那般的圣贤君王了。”
窦太后牵着皇帝的手,坐于柔软的床榻上。
为他讲述历代先皇的故事。
窦太后现如今头发苍白,在这二十年内,她失去丈夫,又失去了儿子。
她面容憔悴,己然年迈。
她没有乱朝政的心思,和自己的族人保持着距离,并不让他们进入朝廷中。
她现在,只想看着自己的孙子健康长大。
“太皇太后。”宗正庄雄前来,要接走皇帝。
“这是先帝的意思吗?”窦太后问道。
皇帝在她怀中早己沉睡而去。
“皇帝亲于后族,并不是什么好事?”庄雄说道。
太后是后族,太皇太后也是后族。
年幼的皇帝若是亲近太皇太后,对其族人,想必也会有好感。
宗正庄雄并不隐瞒,首接说这是先帝的意思。
“申家的皇帝果然薄情。”窦太后冷然一笑,而后柔和地看着皇帝:
“只是苦了我的孙儿。”
她又看向宗正说道:
“我曾经听闻太祖皇帝说道,驱赶了老虎,若是没有措施,便会引来野猪。”
“你将皇帝从我身旁带走,皇帝缺失的情感必然会有人弥补,宗亲,外臣,太监……”
窦太后一一列举,日后皇帝可以亲近的群体。
“这……臣不知道。”
庄雄只能叹息。
他自然知道如此,可是外戚的危害己然有前例。
至于其余的群体,那也只能日后知晓了。
思想完备的,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言语而动摇自己的内心。
宗正作为三大辅政大臣,权力自然大,窦太后并不能说服对方,便留不住皇帝。
宫殿中。
皇帝庄睦醒来,宗正庄雄坐在一旁。
“叔祖父。”
皇帝起身下榻。
“陛下啊。”庄雄看着皇帝说道,白日里,窦太后的说法很有道理。
“后族是可以亲近的,但是后族若是势大,皇帝早逝,后世的皇帝不能制约,那便会有吕王之祸。”
庄雄自然忧心于大申基业,便将他的感悟一一说于皇帝听,皇帝也聪慧,明白叔祖父的教导。
宗室拥立高宗昭皇帝,平定了吕氏的乱政。
宗室也拥立了世祖光武皇帝,诛灭了王蛟之乱,恢复了申家宗庙。
这是先帝告诉他的,宗室是可以信任的。
故此,对于宗正,他是尊敬的。
“一代臣子有一代臣子的忠心,过去的经验是不可靠的。”
“若是亲近后族可以增加皇帝的权势,那便亲近后族。”
“若是亲自太监可以增强皇帝的权势,那便亲近太监。”
庄雄五十多岁了,而且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
在其言语间,他便剧烈地咳嗽。
皇帝便上前,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
“陛下,告诉臣,你知道了什么?”
皇帝便说道:
“皇帝要善于利用他身旁可以利用的一切,刀剑可以伤人,也可以防身,前代的皇帝可以用刀剑防身,但是后代的皇帝却是可能被刀剑所伤。”
“所以,前代皇帝的刀剑不可以流传于后代。”
庄雄听闻,便大笑起来:
“陛下,想必你日后,可以成为圣贤的君王的。”
说完之后,他又咳嗽起来。
这一年,是申纪二百六十二年,皇帝庄睦十二岁。
……
及隐帝崩,即皇帝位。帝幼时,左右进言曰:
“陛下怅然,何不弯弓狩猎?”
帝曰:
“朕皇帝也,不可享乐。”
遂止之。
思其母,问左右,皆不敢言。
问于窦氏,窦氏俱言之,帝大哭。
窦氏教曰:
“申家之重,重于泰山,君王不可哭于女子。”
帝受之。
时宗正庄雄患帝亲于后族,负帝而行,归于宫中。
宗正曰:
“臣不知天下后事,但患当前。亲后族利于帝者,可亲之;亲宦官利于帝者,可亲之。”
时岁宗正大病,将不久人世,此谆谆教导也!
帝对曰:
“君王持剑防身,而伤后世之君也,所以故剑不可传也。”
宗正悦曰:
“当为我申家贤君矣。”
——《申纪三百年·惠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