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庄代病倒了,这是大事。
随行的官员皆惶恐,连霍照都不安,当地的官员更是惊怕。
太子若是出了大事,他们最轻的结果,便是罢官流放。
“王太医,太子如何了?”
一众的官员在焦躁等候。
幸好他们随行有太医,不然,他们当真是束手无措。
王太医正当壮年,此时不过是西十来岁。
王太医并不言语,匆匆越过众人,去翻查医书,不断有医徒在熬煎汤药。
整个住宅处,便有草药的气味。
众位官员,皆不安,却是也不敢打扰。
王太医又入内宅,过了多时,太子便幽幽醒来。
王太医松了一口,急忙告诉众位官员:
“太子醒了。”
以霍照为首的官员便欣喜,急忙询问道:
“太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受到疾病,后续是否无恙?”
他们不得不慎重,想要知道太子是否痊愈了。
王太医便捻着胡须,悠悠说道:
“太子想必是遭遇了邪风入体,所有才昏迷,不过我为太子熬制了汤药,对症而治,太子想必是痊愈了。”
王太医对于自己的医术很有信心,但是对于太子的疾病,他也不敢百分百保证。
“可否进入探望太子?”
霍照不见太子便心不安。
“最多三人进去。”
霍照便领着两个地方官员进去。
“太子殿下。”
床头旁,霍照语气轻柔,在轻声唤道。
“霍尚书,孤无恙。”
太子庄代睁开眼,看着霍照,继续说道:
“孤病倒这件事,你们告诉皇帝了吗?”
太子庄代目光幽然,似篝火在焚烧。
霍照自然明白太子的心思,申家未曾有病倒的太子。若是皇帝知道,便免不了泛起心思,想要更换太子。
毕竟,皇帝的儿子并不只庄代一个。
故此,他便惶恐而说:
“因心急太子的身躯,故此忘却了向着陛下禀告。”
这便是霍照这几年谨小慎微,得宠于皇帝的原因了。
“孤的身体好了,便不要让父皇和母后担忧了。”太子庄代明显松了一口气。
“唯。”
霍照并不会违背太子的意思。
见到太子庄代却是面色红润,声发有力,他们便放心了,退出门外。
三日后,太子庄代果然恢复了过来。
他召集霍照,以及众位随行的官员,以及地方的官员,想起询问受灾的情况。
官员们不敢隐瞒,便一一如实禀告:
“禀太子殿下,现如今洪水己退,救灾的工作正在进行。”
“孤要在去灾区看看,你们以为如何?”
太子庄代看着众人,众人便面面相觑,看向霍照。
毕竟,随行的官员以霍照为首。
霍照想要说太子的身体刚刚痊愈,不适宜外出。
但是心念一起,他便将言语扼在咽喉。
太子疾病的事情,可以隐瞒,不过数日而己,但是太子若是不外出,呆在城中,这般的事情,却是隐瞒不来。
因为这是国家的大事,国家大事,向来不能隐瞒,他回去也要写述职报告。
“太子殿下,请让臣等安排行程。”
听闻霍照的话,太子点点头。
到现在,他方才明白,储君难做。
他若是不尽力救灾,便当担不起申家君王的职责,太子的位置,便岌岌可危了。
因为皇帝的选择太多了。
霍照便急忙布置安排,让众人挑选一个典型的受灾区域,以便太子巡查。
这个地方,路途不能过于遥远颠簸。
“十里之外有一村庄,名乌沼,太子殿下想必可以去那里。”
一个地方官员说道。
乌沼那里可以乘船,没有马车的奔波,而且那里人口众多。
“好,那便去此地。”
于是太子庄代便巡查乌沼,和百姓面交而谈,说着一些安慰之话。
在灾区多月,庄代掌握了受灾的情况,他的身体也渐渐健硕起来,不再畏惧风寒。
“君王当为社稷而尽职,臣子当为王命而奔波,想必这般,便可以使得天下安定了。”
太子庄代对着对着左右说道。
“殿下英明。”
巡视灾区三个月,他便愈发地成熟了,懂得百姓的需求,在短短一个月内,当地的秩序便恢复过来,一切都进入轨迹。
他开始启程返回长安。
“太子。”皇帝于未央宫中,亲自召见了太子。
一旁,龙虎山的当代天师坐于一侧。
“你为朕抚慰灾,做的很好。”皇帝庄延关心太子,一一询问其治灾的过程。
太子庄代也一一回答。
“儿臣以为,只要当地的官员恪守职责,心有仁义之心,便可以救治受灾的百姓。”
“不错,你做的很是不错。”
皇帝庄赞赏道,下一刻,他便话锋一转:
“朕听闻,你遭受了风寒,昏倒了三日,让便庄天师为你看看吧,若是邪风入体,便可以根除。”
太子庄代脑袋轰的一声,猛然间惊醒。
“呵呵。”皇帝庄延轻笑一声,安慰道:
“你不当皇帝,自然不知道皇帝的权势,闻风台遍布军政民,只要有风,朕便可以听闻。”
“你以为,朕沉迷声色中,便不闻天下事了吗?你想错了,声色是人的本性,权势,却是皇帝的根本。”
“朕无法扼住本性,却也不会丢弃皇帝的根本。”
皇帝庄延看着太子说道,而后他反应不来,他不是呵斥太子的。
“你是朕的皇儿,生病不过是寻常之事,纵使告诉朕,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皇帝庄延告诉太子,言说不会因疾病而废除太子,更不会因疾病而强迫太子工作。
纵使太子在灾区病倒,无法履职,他也不会责怪。
“若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他又如何能爱天下的百姓呢?若是一个皇帝,逼迫自己的臣子带病履职,他又怎能成为贤明的君王呢?”
“代儿,日后切莫这样。”
皇帝的声音柔和,便消除了太子庄代心中的恐惧,他一时间有些感动:
“父皇,儿臣知错了。”
太子庄代泪流满面。
“莫哭,莫哭。”
皇帝拍抚着太子庄代的后背。
庄天师便为太子诊断。
正所谓道医不分家,天师世家更是传承百年,故此医术,便为天下医家的冠首。
“太子想必无恙。”
庄天师说道,他诊断不出什么疾病。
太子听闻此,便松了一口气。
……
时太子代效明帝故事,代天而巡灾。
太子谓左右曰:
“君王死社稷,臣子死王命,此民受灾而无难,所以天下安定也。”
是时太子疾笃,仍不忘民生。
帝闻之,谓太子曰:
“善哉。”
又因太子瞒疾之事,抚太子背曰:
“天家非无情,不爱亲子,岂能爱庶民?!强令疾臣而劳命,非明君也。”
“勿患之,勿扰之,可尽言于朕听。”
太子感而泣。
——《申家春秋·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