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刺杀国贼

2025-08-24 330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王蛟脸色很是不好,他即刻传来府邸的医师,替他包扎伤口。

他让左右控制着年幼的皇帝,而后便更换常服,入长乐宫中,面见太皇太后。

王真珺见到王蛟的腿伤,脸色一变:

“蛟儿,你·为何受伤了?”

王蛟便哭泣道:

“陛下听闻谗言,想要诛杀我和姑姑啊。”

“幸得亲信以命相搏,方才捡了一条命。”

王真珺闻言惶恐又怒。

她派人前去皇帝处,果然听闻皇帝在叫嚣着,要诛杀他们王氏族人。

“蛟儿,该如何?”

王真珺当真是心烦意乱,狗皇帝居然想着杀死她?!

反了他!

“先皇尚有子嗣。”王蛟沉声说道。

先皇真是一个好人啊,临死前还给他留下了三个子嗣。

“申家从未有过废立皇帝之事,这恐怕有大祸。”

王真珺始终下不了决心,她听闻了王蛟的言外之意,但是她不敢。

“姑姑,那便去见见皇帝吧。”

王蛟便让他的姑姑,亲眼看到皇帝的杀意。

“好!”

于是二人便前往皇帝庄兴的羁押处。

“皇儿。”王真珺柔和唤道。

“老妖婆!”

年幼的庄兴看见王真珺和王蛟一起出现,便愈加地愤怒,他如今被束缚,却是不能动。

王真珺听闻此,脸色一冷。

“皇帝,本宫是你的祖母。”

“祖母?不过是想着窃据我大申江山的贼人罢了。”

王真珺听闻此,便有些心忧:

“皇帝,是谁人教你的?”

“哼!你是怕了吗?”

王真珺便幽幽说道:

“若是你年长,你会如此对待无王氏?”

庄兴年幼,并没有任何的隐瞒心思:

“乱我大申者,必诛之!”

王真珺大怒,一巴掌打向皇帝,皇帝一口血水喷向他。

稚嫩的脸庞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杀意。

王真珺在模糊之中,看到了一个披着甲胄的皇帝,持剑杀死了他,诛灭了她王氏上下。

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下一刻,她便听闻皇帝稚嫩的声音从她的耳边响起:

“我申家,未曾有胆怯者,你若是不杀朕,日后必为朕所杀。”

庄兴隐约间也预知了他的下场,但是他不会让他们过得如此如意。

王真珺听闻皇帝话语,便不由大哭: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王真珺便离去。

一旁的王蛟便知道他姑姑的心思。

“下辈子,聪明点吧。”

申纪一百七十五年,帝落水,崩。

太皇太后王真珺从便先帝的子嗣中,再次挑选一人,册立为皇帝。

新皇五岁,名庄卫。

王蛟的权势再一次得到了加强,他在策问殿中,举行了简单的策试,再次任用了大批的儒生。

所有反对他祭祀的臣子皆被流放。

儒生的声音便大,从民间到朝堂,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拦他。

庄氏宗室们没有想到,乱国的不是王氏,居然是王蛟。

他还敢废立皇帝?!

宗亲们自然知道,皇帝落水死,是王蛟所为。

“这便是国之盗贼了。”一个老宗亲说道。

从王蛟废杀皇帝的那一刻,王蛟的野心便显露无疑了。

一些宗亲便有些担忧说道:

“王蛟素有声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窃国者,便当诛。太祖皇帝的基业,怎么可以让一个贼子窃据了?”

他们便即刻策划针对王蛟的暗杀。

“哼!王蛟以为只要皇位上坐着申家的天子,我们便会隐忍下去吗?”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安排族人的撤离。

他们知道,暗杀开始,王蛟也不会对他们留手。

王蛟在政事殿中,与朝臣们交谈政事,商议祭天的事宜。

至黄昏,他便返回他的府邸。

甲士开道,马车慢行。

王蛟坐在马车中,心情十分地舒畅。

忽然间,他心生警觉。

一枚箭矢,猛然间洞穿而至。

“敌袭!”

王蛟猛然间提剑而起,震碎了西周的车厢,他持剑荡去,斩断一只箭矢,身体受力,他猛然间后后退几步。

接着,便是无数的箭矢射来。

“保护大司马!”

他的甲士簇拥,成为人盾,为王蛟阻挡箭矢。

“助国贼者必族灭。”

宗室的人实在是大恨,这些甲士居然为王蛟挡箭?

难道他们没有受到申家天子的恩惠吗?!西周兵甲支援声传来,宗室之人立马撤退。

王蛟恍然,蹲于血堆中。

首到他的亲信将他送回府衙中,他方才回过神来。

“那些甲士,厚葬,安抚他的家人。”

月光冷然而照,王蛟有些失神,他知道,他的野心也会伴随着流血。

但是他没有想到,流血来的这么快。

“查清楚了吗,是何人所为?”王蛟知道,必然是庄氏宗亲,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要问。

现如今,天子位置上,坐的仍然是庄氏子。

他们为何要如此啊?

他的亲信张虎便问道:

“庄氏宗亲,己经全部离开了京师。”

他并不敢首接说,是庄氏宗室刺杀了王蛟,他只能将信息呈递给王蛟,让他自己判断。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王蛟叹息。

入夜,他再次梦到了那条黑蛟:

“王蛟,天命在你而不在申!”

王蛟立马惊醒过来,冷汗淋淋:

“天命在我!”

他低语凝喃,他的心从未如此地坚定。

第二日,王蛟是国贼的信息便开始传播。

“他们怎么敢的?”

他还没有窃位呢?!这不是污蔑他吗?!

长安地界,顿时间风波起。

一些甲士的尸首便收殓而起,送往家中。

死者之父母大惊,急忙痛哭,哀叹自己儿子的死去。

“长官,我儿因何而死啊?”那老丈问道。

负责殓送的长官将抚恤的黄金送给那老丈,叹息说道:

“为救大司马而牺牲。”

“什么?!”那老丈顿时大怒,将黄金掷地,愤恨说道:

“就是那国贼王蛟!我张家没有这般人!”

他们张家世受天恩。

太祖皇帝赐甲胄,许田宅,太宗皇帝赐书籍,送粮食,高宗皇帝时,更是仁爱有加,家族子弟皆入县学。

岁纪更迭,族人不受饥寒,家族受恩之重,岂敢忘?!

“把他的名字除掉,不许葬入祖地!”

一旁的母亲虽然哭泣,却是也不反对。

殓送官碰了一鼻子灰,却是也没有一具尸体得以送归家族。

王蛟的国贼之名传闻,民间多有愤怒。

“今日王蛟无功劳而窃据太祖基业,想必他日必然夺取我田宅。”

民间的议论声让王蛟感到厌烦。

“贼民!”他怒骂道。

他知道,若是跟随他的人不能埋葬于祖地,以后还会有多少人跟随他呢?

但是他也知道,这些贼民的顽固。

他便暗中威胁,若是甲士不能葬,便杀死他们。

那些家族便只有捏着鼻子埋葬,而后第二天,便悄悄而将尸体挖出焚烧。

以免玷污祖地。

王蛟无可奈何,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吧。

……

王蛟弑其君,宗亲怒,谋而图之,欲刺蛟。

于蛟归家道上,埋伏弓箭手,射之。

蛟之甲士护其身,以为盾,所以箭矢不能伤,蛟得以脱。

宗亲怒,曰:

“助纣者必族诛。”

蛟殓其殉难者尸,厚金抚恤其族。

族人掷金于地,怒而曰:

“世受太祖皇帝天恩,岂敢忘?!”

“为国贼死难者,不肖子孙也!当除族名,不葬祖地,不可使其玷污先祖英灵。”

蛟闻之,大怒,曰:

“贼民不可教也!”

乃阴要族诛,始受。

不多时,挖其尸,焚之,不葬祖地。

蛟无计,遂止。

呜呼!时民爱申家而不爱国贼。

——《申家春秋·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