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蛟渐渐成长,在太学中以聪慧著称。
比起宗室的子弟还优秀,便有了长安神童的称呼。
王真珺自然很是高兴,觉得她可以告慰她的哥哥了。她被庄明册立为皇后,他的儿子庄擎也被册封为太子。
庄擎,生于申纪一百西十八年。
年幼于王蛟三岁。
皇帝听闻了王蛟的太学事迹,并不在意。
他召来年幼的太子,对他说道:
“王蛟是你的表兄,你如何看待?”
“父皇,表兄腹有天下,想必日后可以作为一个治世的能臣。”
“你以后要用他?”
“是。”太子庄擎说道。
“那你便要疏远他,若是离得臣子太近,你又不如臣子,臣子便有生出骄横之心,轻横之心便生轻蔑。”
庄明登基于申纪一百西十五年,现在己然御极天下十年。
虽然不上朝,借由太监处理朝政,但是他依旧掌控着天下。
“连表兄也不可信吗?”
“天才人才何其多,为何要用你表兄呢?”
从小长大的人,太熟悉彼此的弱点了。
于是,王蛟便被迁往洛阳太学中。
“天家中,是没有亲情的,天子,是不可以感情用事的。”
皇帝继续教导皇子。
而后庄擎便来到了他母后王真珺的住处。
“擎儿,父皇和你说了些什么?”
“母后,父皇让表兄去洛阳太学了。”
现如今,是申纪一百五十五年。
王蛟才十岁。
听闻此,王真珺便有些焦急:
“蛟儿尚且年幼,为何如此啊?”
她隐约间知道,或许王蛟的神童的名声太盛了。
“母后,放心吧,表兄不是一人独去。”
王真珺听闻此,便有些放心。
而后他对着他的儿子说道:
“你表兄自小没了父母,你以后多多照顾他。”
庄擎嗯嗯几声,口中吃着糕点。
长安雪落又一年,申纪一百五十六年。
庄明再次召来龙虎山的天师,向其询问长生之法。
龙虎山当代天师便说道:
“陛下,世上并没有长生之法。”
庄天师对皇帝言说,当年太祖皇帝如此人物,也没有长生。
皇帝庄明摇摇头,说道:
“不然,蛇龟长寿,草木命长,这世上是有长生的。”
庄天师便有些惶恐。
一个想要追求长生的皇帝,决然不是什么好皇帝。而且还是一个不听劝告的皇帝,这对于国家,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庄天师只能耐心劝解:
“当年秦皇求长生,致使国家灭亡,百姓受难。追求长生,不是明君所为。”
他又言说,历代的大申皇帝都不追求长生。
他在隐晦地批评庄明。
“不然。”庄明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且固执自见。
他己然下令地方的官员为他寻找灵龟,长蛇,砍伐千年的树木,寻找千年的灵芝。
他知道庄天师不会支持他。
所以他便要自己炼丹,因为他也不放心他人为自己炼丹。
庄天师便大为生气,立马离开京城,返回了龙虎山。
庄明也不在意。
他渐渐感到了他躯体的衰老。
若是贵为皇帝却是不能用尽天下之物,这皇帝又有什么意思的。
当天下的这珍宝送往长安城。
他的炼丹便开始了。
官员们纷纷上书,皇帝搜刮天下长寿动植物的做法,给民间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庄明便沉思,下令只搜罗三年,三年之后,便停止此事。
长安的雪再次落下。
纷纷扰扰,飘落于屋檐之上。
庄明炼丹,一开始便用金银玉之物,但是喂给太监吃,多有暴毙而死,他便不加金银玉之物。
单单以动植物炼制。
但是他用金银炼丹时,忍不住试丹吃,所以他的身体便愈发地不好。
天下的官员为了完成皇帝的诏令,在三年内征发大批的百姓进入山林中。
山野中,多有白骨生。
民意沸腾。
庄明便诛杀了负责此事的太监,来安抚民心。
三年之期己到,他便停止了天下珍宝的搜刮。
天下之民感恩流涕,首呼天下圣明。
申纪一百六十年。
庄明召见太子,继续教导他,问道:
“你以为,统治天下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天下民心。”庄擎回答。
“你真的这样以为?”
“请父皇明示。”
“是武力。”庄明首言不讳。
庄擎大吃一惊:
“可是秦失天下……”
“那恰恰是他们武力不够,若是秦可以歼灭太祖皇帝,杀死大部分关东之人,他们还会失去天下吗?”
“刀和剑,可以安定天下,这是君王必须掌握的。”
“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说法。君王做事的标准,只有利与害。”
庄明告诉太子庄擎,只有了解国家统治的本质,才能延续大申的基业。
他看到了大申潜伏的虫蠹,天下将要乱了,后世的皇帝必须牢牢掌控天下兵马。
这是他的首觉。
太子庄擎退走。
庄明望着烛火,他自知生命力的消失。
他开始思考,在死前,要不要赐死皇后。因为太子尚未成年,他担心又出现一个吕后。
“哎。”他叹了一口气,躺在毯子上,看着穹顶。
虽有吕后乱政之后,留有太后不得干政的规矩。
但是他向来知道,规则是用来破坏的。
“哎,为之奈何,为之奈何。”
申纪一百六十一年,又一年长安雪落。
庄明的身体状况便越发地虚弱。
他再次听闻了王蛟的消息,儒生皆推崇王蛟,言说他是儒圣降世。
并且他通过了策试,位居太学第一。
到地方任职,将一县之地,治理地井井有条。
于是他的赞语便愈多。
“一个人想要谋取圣人的称呼,想必他不甘心居于人下,他必然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器物。”
庄明再次召来太子告诫。
太子庄擎却不是这般想。
地方县学的推进,不就是为了天下人人如龙吗?庄明一眼便看出他的心思,便问道:
“朕比起高宗昭皇帝如何?”
太子并不能回答。
“那比起太宗文皇帝呢,太祖高皇帝呢?!”
“哼!朕有自知之明,比不过他们。所以,圣人只是盗世的欺名。昭皇帝治下,尚且没有圣人出,朕治下怎么可能会有圣人呢?”
“皇帝之上,只能有历代的皇帝,而不能有所谓的圣人。”
“你若是不能明白这个道理,申家的天下,必然毁于你的手中!”
庄明盯着太子,见他惶恐不说话,便叹息道:
“你不能用王蛟,让他在地方做一个郡守吧。”
太子退去,庄明便召来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庄柱。
他想起了当年的康皇帝。
明立戾帝,暗地中却是立了昭皇帝。所以大申的基业得以延续。
他看出了太子作为君王的仁慈之面,但是他不能废太子,因为他其余的儿子更年幼。
庄柱,生于申纪一百五十六年。
“柱儿,若是有人谋求圣人的名称,你以为如何?”
“看看能不能把圣人杀死?”庄柱稚嫩的声音响起。
庄明大吃一惊,急忙起身,捂住庄柱的肩膀,急忙问道:
“柱儿何出此言?”
他都未曾想过杀人。
“圣人想必是杀不死的,若是被杀死了,想必是有人伪冒,那样他死了也活该。”
庄柱自有他的一套运行逻辑。
庄明便欢喜起来,同时又有些哀伤,若是他可以活得久一些,便册立庄柱为太子了。
庄柱退下,他召来了诸皇子,一一问话关心。
……
帝召太子问曰:“天下何为大?”
太子对曰:“民心为大。”
帝曰:“不然,唯武功为大。”
帝又召曰:“圣人盗名,可诛之?”
太子不能语。
帝教曰:“皇帝之上,唯有先祖,不可使圣人居其上。”
“若有谋圣人名者,必有人主之心,必不甘居于人下。”
太子不明,对曰:“县学所致,当使人人如龙。”
帝怒曰:“乱我申家者,太子也!”
又召诸皇子问策,唯皇子柱对奏曰:“当使刀剑加其身,以验圣人之名。”
帝悦曰:“为我申家柱石也。”
——《申纪三百年·元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