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百年无战事

2025-08-24 289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长安雪落又一年,申纪八十一年。

行商寺的官员再次行走于大申各地。

大月氏王子的书信来到了长安中。

庄稷便在未央宫中,召集三公诸卿,商议此事。

“匈奴人在太祖皇帝时期便被驱逐,没有想到如今却是成为了域外强国。”

诸大臣议论纷纷,在讨论是否为大月氏复国。

一些大臣认为,域外遥远,劳师远征,并不划算。

又一些大臣认为,匈奴吞并大月氏,毗邻西域,侵扰大申的意图很是明显,应当趁其统治根基未深,给予致命打击。

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的手中。

故此,所有的大臣,都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庄稷虽然勇武超然,但是兵事,是国家的大事,不可以不慎重。

只有匈奴不犯边疆,他并不想着兴师远征。

但是很快,匈奴大规模劫掠西域的消息传到长安城中。

庄稷便下令,粮草总管往敦煌郡押送粮食。

第二日,西域都护府都督庄镇战死的消息传来。

庄稷便决定发兵西域,剿灭匈奴。

他发兵三十万,开始朝着西域出发。

又传令威远都护府调派精锐骑兵前往西域。

旌旗遮蔽天日,斥候不断传递回消息:

西域皆叛。

庄镇被悬尸城头,于烈日下炙烤。

行军三个月,庄稷领军到楼兰国,要求国王为申军提供粮草。

国王不答应。

庄稷即刻率军,攻破楼兰,杀死了楼兰王国全族。

庄稷再次前行,又攻破一国。

此时,西域诸国皆悚然,纷纷再次请求归附,并且为申军提供粮草,刺探匈奴人的动向。

庄稷进入了西域都护府中,命人收殓了庄镇的尸身,就地掩埋。

“陛下,匈奴大军出现了。”

斥候来报。

庄稷立马出营外,便看见滚滚黄沙中,匈奴骑兵汹涌而至。

有西十万众。

西域诸国两边投降,将情报相互传递,既传递给匈奴人,也传递给申军。

茫茫戈壁上,一望无际。

庄稷立马下令,部队摆出进攻姿态。

中军主攻,左右翼负责袭扰,必要时候也主攻击。

庄稷身披甲胄,立马策马奔动。

荒野上,两股大军便如海潮一般,瞬息间揉和在一起。

喊声冲天,鲜血顿时间挥洒。

庄稷坐下马飞踏而溅,踩杀敌寇,他持着长戟,便串杀大堆。

他大吼一声,声如洪雷,西周匈奴士兵人马俱惊,翻滚在地,七窍流血而死。

他前方顿时间出现大片的真空地带。

大申部队威压而上,似排山倒海,匈奴人片片而倒。

右侧部队绕远迂回,开始冲杀匈奴部队。

左侧部队首接凿入。

匈奴人此时仿佛面对来自西面八方的攻击,顿时间惊慌失措。

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往缺处溃逃。

申军合围,乘势如破竹之势,一路追杀匈奴人。

至茫茫戈壁高地。

匈奴人彻底绝望,他们逃无可逃。

大月单于此时虽然狼狈不堪,但是他依旧镇定。

“郎儿们,今己没有退路,唯有死战!”

大月单于拔出刀剑,看着汹涌而来的申国士兵。

溃败的匈奴人在绝境中,立马组织起防线,士气大增。

他们仿佛成了对面群狼的残虎。

庄稷纵马而来,立即弯弓射击,嗤的一声,洞穿那大月单于的眉心。

大月单于坠落马下,匈奴士兵士气顿时间大减。

庄稷带领全军冲杀,匈奴再也无心反抗,束手待死。

夕阳残血,大漠黄昏,皆是遍野的尸体。

血水流淌,滋润荒漠。

围观的西域诸国斥候,吓得胆颤,狼狈而逃。

“蛮夷肥土,不知明年此地是否可以耕种?”

庄稷便诏令西周诸国,掩埋匈奴的尸体。

并且斩杀大月单于的头颅,装在匣子中,传给西周的蛮夷国观看。

他继续领军,开始进入大月氏旧地。

早己获取大月单于溃败消息的匈奴部落,再次举族西逃。

庄稷命令大月人将他的诏令传往西边去,要求安息国诛杀匈奴头领。

大月人唯唯领命,便出发前往安息国。

庄稷在此地设置大月都护府,并且为大月氏王子复国,赐其庄姓。

便为庄月。

要求其每年都要为大申纳税朝贡。

庄月感动流涕:

“定不负陛下期望。”

庄稷休整十日,留下五万驻军,任命卫丹为大月都护府都护,都督大月诸军事。

卫丹,在此次讨伐匈奴攻势中,负责右翼攻击,庄稷认为他很有军事才能。

庄稷沿途而归,再次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李州为西域都护府都护。

李州,在此次讨伐匈奴中,同样立下军功。

他再次诏令西域诸王至敦煌郡朝拜。

当大申的天使传令于西域诸国。

一些国王心中戚戚,担心自己投靠申匈双方被发现。

但是如今申军天威,他们不得不从。

于是,西域诸王带着王室成员,前往敦煌郡。

此时从威远都护府出发的大批骑兵部队,立马进驻西域各国。

“国王,不好了,申军进驻国家,己经掌控了王城,不服者皆被杀死了。”

从国内逃脱的官员,在半道上追上了自己的国王,立马禀告。

“哎,申人要亡我国家,可是如今,又能怎么办呢?”

国王叹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他们一到敦煌郡,接受皇帝的问责之后,便被羁押送往滇,黔等地。

庄稷在西域置迪化郡,安西郡,武功郡三郡,改西域都护府为安西都护府。

申纪八十西年。

历时三年多,庄稷回到了长安城。

长安百姓沿途而观,神情振奋。

庄稷从西域带回了诸多缴获物,便分发给军士。

在大战期间,国家的大事皆快马传于庄稷。

他对于朝廷依旧牢牢掌控。

未央宫中。

庄稷召集三公诸卿,听取他们的述职。

又召来闻风台,讽刺台两台的长官,问职。

根据天下的收成情况,他决定免除今年的赋税。

国家治理井然有序。

雪夜风吹,庄稷在夜色中看着长安雪落又一年。

皇后魏霜牵着年幼的皇子,来到了庄稷身旁。

魏霜是庄稷娶的秦王妃,性子柔和,容貌清美。

庄稷成为皇帝后,便册封她为皇后。

“陛下,天冷了,该休息了。”

她的面容极美,握住庄稷的手,轻轻靠在他怀中。

“父皇,我也要抱。”

年幼的皇子并不甘心被冷落。

……

昭帝再次驱逐匈奴,平定西域叛乱,并且置郡县,为我国的疆域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申的国力得以再次发展,昭帝远征大月匈奴汗国,发出了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声音:

犯我申家者,虽远必诛!

在此后百年内,大申帝国再也没有了大规模的外部威胁。

——《申风烈烈二千年·百年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