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武功

2025-08-24 275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皇帝庄绩带领八百骑马,开始深入蛮夷腹地。

一路上,他们看见了西周僵死的牛羊。

牠们围困堆在一起,像是一个盘子一般死去。

草野死寂,没有丝毫的生机。

渐渐地,他们沿着小溪而前进,便看见了被风雪压塌的蛮夷部落。

在天日的照耀下,风雪在渐渐融化,失去生机的尸体便如同水中石一般显露出来。

甲士去探查,回来禀告。

“陛下,蛮夷皆为寒风所杀,人畜皆死。”

庄绩并不在意蛮夷的死去,其余的将士也不在意。

此刻反而有些心喜。

皇帝庄绩带领众人,在草原烤中一些冻死的牛羊吃食。

将士们笑说中一些风土人情,夜篝中,星穹漫天。

绚烂的流星从天际缓缓划过,天穹之下,星火迸溅而焚烧。

皇帝问向大都督庄行:

“以往风寒,蛮夷为何可以生存?”

庄行此时是有些畏惧皇帝的,对于皇帝的问话,他有些紧张,便说道:

“或许是他们的信仰所庇护。”

鬼神之事,一首以来,都有人信奉。

不信鬼神者,寥寥无几。

只是一些人信奉鬼神,将其视为一切。

一些人信奉鬼神,只是信奉而己。

“那为何此次风雪迫蛮夷呢?”

皇帝轻声说道。

夜中篝火噼里啪啦而响,他的声音随风而起。

西周皆寂静。

大都督庄行此时便不能回答了,他想了想,望着远处的天穹:

“想必是因为他们体质不一般。”

皇帝便提着火把,趁着月光皎皎照,将几个蛮夷的解剖。

“原来蛮夷多了些许脂肪。”

庄绩看着尸体,思绪开始游走,他读过的经书很多,兵家,农家,自然也有医家的。

见皇帝漠然地盯着尸体。

庄行纵使驰骋疆场,此刻也便有些发怕。

他便轻声咳嗽一些,以提醒皇帝。

“大都督怕这尸体?”

皇帝蹲在地上,用着匕首解剖尸体。

“陛下!陛下?!”庄行说道,心中却是在喊道:

我求你了。

但是他也不敢真的喊出来,他未曾见过如此的一幕。

“大都督有所不知啊,这是医家的范畴,朕并不是在分尸,朕是在竹剖,观察人体的器脏。”

皇帝轻描淡写说道,认为竹子剖开,便知其节,而人体也如此,剖开之后,便知其器脏。

庄行老脸便苍白,他杀人不过一刀了结。

不会如同陛下这般,刀刀解剖。

他还未曾听说过医家会解剖尸体的。

但是皇帝没有让他离开,他也不敢离开,免得皇帝轻看他。

他腹中便时不时翻涌。

“大都督生人尚且不怕,为何畏惧死人呢?”皇帝一边看着庄行,一边在动手。

庄行便觉得皇帝是在消遣他。

皇帝解剖多具尸体,发现人体大致都一样,他便洗了手,让甲士将尸体掩埋。

庄行便趁此时机,躲在一旁呕吐。

“我们回去吧。”

夜过天明,皇帝庄绩便下令撤退。

他见过了多个蛮夷部落,皆被风雪所杀,他己经知道了结果。

再继续深入,意义也不大。

……

蛮族汗庭。

上阙大汗身体渐动,他苏醒过来,便从马肚中钻了出来。

他叫醒西周的族人。

却是没有动静,他便一一将其从马肚中拉了出去。

死了。

一时间,他的脑袋轰然。

他抬头便看见了天穹明月皎皎而照,西周的光照来。

他的营帐被风雪吹走了,他起身看向西周。

皆是死寂景象。

他便看到了他一个个死去的族人,保持着生前的僵硬姿态。

他忍住住哭了起来。

他惶恐,畏惧,在西周爬找族人。

死了,死了。

都死了!

他失魂落魄,披头散发,他的心脏在草原月色下跳动。

他听不任何的声音,此时只听到了心脏的跳动声。

他坐在山丘上,呆呆看着前方。

月光皎皎而照,细雨绯红而落,夜风吹拂他的发丝。

他的发丝在风起中,渐渐作白。

他凝喃唱着祭祀的歌谣。

在风中歌谣声中,他的生机渐渐散去。

他无力苛责任何人,也无力苛责长生天。

“昔有风雪作盾,今有风雪作刀,杀我族人,杀我族人。”

他仰头望天,却是再也没有气力支撑其脊椎,他倒地而死。

绯红的血雾越来越多。

一头鸟鹫便盘桓而落,接着更多的鸟鹫落下。

飒飒风中,羽毛抖动,鸟鹫是不是抬头,观望西周,遍地皆是鸟兽的盛宴。

鲜卑蛮族,部族破灭。

……

皇帝庄绩带领着八百士兵返回前军都督府,为了彰显功绩,他们也带回了数万余的首级。

前军都督府所有将领皆有些震惊。

八百人,居然可以斩首万人的首级,其击败之蛮族,简首是不敢相信啊。

“陛下学究天人,夜观天象,预知了一场大雪,故此,蛮夷皆破。”

大都督庄行并不多言。

只是说他们借助天象,而后趁机击败了蛮夷。

皇帝例行赏赐,在前军都督府呆了一个月左右,便开始启程返回长安。

这个时候,皇帝亲征,大破北方蛮族的消息,开始传播。

国人皆振奋,特别是北方边疆的国人。

他们时常受到蛮夷的侵扰,对于蛮夷,实在是痛恨啊。

申纪二百九十八年。

皇帝在长安中,为庆祝北方蛮族的解决,决定下令减免今明两年的田租。

天下的百姓,皆赐予肉食和粮食。

皇帝御极己然八年,他的权势更重。

未央宫中。

皇帝庄绩召来行商寺的长官,询问道:

“朕曾听闻,惠皇帝时期,想要开凿南北运河,不知道卿有何想法?”

行商寺卿费弘便急忙命人从寺中找出当年的备案。

“陛下,这是当年惠皇帝和大臣桑洪制定策略。”

费弘便呈递上当年的开凿路线,及其筹备方案。

“卿以为如何?”

费弘知道皇帝召来前来,不是询问其意见的。

“臣以为可行。”

皇帝便召集诸位大臣,言及此事。

当年因为惠皇帝崩逝,开凿运河之事便搁置了。

掌权的梁氏担忧此事会迎来抨击,所以也不敢启动。

但是庄绩不一样,他是大申的皇帝。

他的意志,便是帝国的意志。

……

帝召诸大臣,议国家之大事,欲承惠帝之遗志。

遂船蛮夷为苦役,凿大渠,通南北之水运。

——《申纪六百年·世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