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人才虹吸 - 技工学院壮大

2025-08-21 405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河口镇简陋的、散发着霉味和劣质草药气息的“人才市场”——一个用破帆布和木棍勉强支起的棚子——里,弥漫着比浑浊河水更令人窒息的绝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们蜷缩在角落,眼神空洞麻木。他们之中,有曾经操控精密车床的工程师,手指上还残留着机油和金属碎屑的痕迹;有绘制复杂建筑图纸的设计师,随身携带的皮筒里卷着被磁暴能量烧焦边角的蓝图;有调配炼金药剂的化学师,袖口上沾着难以洗去的奇异污渍;甚至还有几个穿着早己破败不堪、依稀能辨出是学者长袍的人,怀里紧紧抱着几本残破的笔记。

“招募矿工!管饭!一天半斤杂粮!”一个矿场管事粗声吆喝。

“伐木队!有力气的来!被怪物叼走自己负责!”

“洗衣妇!缝补匠!有手艺的优先!”

叫喊声粗鲁而首接,需求的是最底层的苦力。对于那些曾经靠头脑和技艺生存的人来说,这是无声的羞辱。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只剩一个镜片的金丝眼镜的老者,颤抖着拿出一张精心保存、却被汗水浸得模糊的图纸,上面画着精巧的齿轮传动结构:“我…我能设计更高效的矿石粉碎机…只需要材料…”

矿场管事瞥了一眼,嗤笑一声:“粉碎机?老家伙,醒醒吧!现在有把铁锹挖矿就不错了!你这破纸擦屁股都嫌硬!滚一边去!”他粗暴地将图纸推开。

老者踉跄后退,镜片后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抱着图纸的手无力垂下。他身边几个同样带着技术气息的人,脸上最后一丝希望的光芒也熄灭了。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规律的“哐哧…哐哧…”声由远及近,盖过了市场的嘈杂。人群不由自主地抬头望去。

东河湾方向,浑浊的河面上,一支令人震撼的船队正缓缓靠岸!

领头的“探索者号”明轮船喷吐着浓烟,船体厚重,明轮转动间力量感十足,船头双联装蒸汽弩炮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冷光。紧随其后的三艘“货柜驳船”如同漂浮的堡垒,吃水极深,显示着满载的货物。船身上,那巨大的、涂着暗蓝色“星尘”涂料的“林氏工业”徽记,在灰暗的背景中异常醒目。

船刚停稳,巨大的跳板放下。一队队穿着统一防水皮甲、装备精良(燧发枪枪身泛着暗蓝光泽)、精神的护卫队员迅速下船,在码头区域展开警戒。紧接着,工人们喊着号子,驱动着简易的蒸汽吊臂,开始高效地卸下标准货柜——里面是码放整齐的水泥袋、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铜锭、还有整箱标着“林氏”字样的、散发着粮食清香的麻袋。

这秩序井然、物资充沛、力量感十足的景象,与河口镇的破败和绝望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反差!

“看…林氏的船队!又来了!”

“这么多铜锭…这么多水泥…还有粮食!”

“他们的人…气色真好…装备上那蓝色的是什么?新的防护漆?”

“听说他们领地有净水塔!有医院!有能抗磁暴的工坊!”

议论声如同水波般在人群中扩散开,麻木的眼神中重新燃起难以置信的渴望和一丝微弱的希冀。

“老猫”的身影适时出现在码头临时设立的“林氏招募点”。他没有站在高处呼喊,只是让助手挂起一面朴素的木牌,上面用清晰的炭笔写着:

【林氏技工学院 - 灾后重建特招】

诚聘:

冶金工程师/熟练工匠(熟悉金属冶炼、铸造、合金配比)

机械设计师/装配师(精通机械原理、传动结构、精密加工)

化学/药剂师(掌握材料提纯、化合物合成、药剂配制)

建筑工程师/石匠(擅长结构设计、混凝土应用、大型工事建造)

基础学科教师(数学、物理、几何、制图)

待遇:

提供安全、稳固的地下或石质居所。

每日足量未污染食物与洁净饮水。

基本医疗保障(含抗辐射药剂配额)。

根据技能等级与贡献,提供“知识积分”,可兑换:高级工具、防护装备、稀有材料研究权限、甚至…【电磁防护技术】、【初级电力应用】等前沿知识!

加入人类文明重建的核心团队!

牌子上没有写具体给多少粮食,但“安全居所”、“洁净饮水”、“医疗保障”、“知识积分”、“前沿知识”这些字眼,如同投入干柴堆的火星,瞬间点燃了那些技术型人才心中几乎熄灭的火焰!

“技工学院?他们…他们还在搞研究?!”那个戴着破眼镜的老者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知识积分…兑换前沿知识?电磁防护?电力应用?!”一个年轻的机械师喃喃自语,手指因为激动而不自觉地颤抖。

“安全…还有干净的水…”一个抱着孩子的女药剂师,看着招募牌,眼泪无声地滑落。

归巢的倦鸟:知识与希望的港湾

招募点前迅速排起了长龙。这一次,不再是饥民,而是一群虽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某种执拗光芒的人。他们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仅存的、证明身份和能力的物品:被油污浸透的笔记本、磨得发亮的专用工具、几张残缺却思路清晰的图纸、甚至是一小瓶自制的、效果奇特的合成药剂。

老猫亲自坐镇,他身边有张工(冶金机械权威)、青禾(草药化学专家)以及几位学院资深教师担任“考官”。没有傲慢的审视,只有严谨的评估和对专业知识的尊重。

“这个齿轮箱的优化方案,思路很巧妙!不过这里,轴承的受力点计算有偏差,考虑过高温形变吗?”张工指着一张图纸,对一个紧张的中年工程师发问。

工程师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遇到知音的激动,立刻蹲在地上,用炭笔在石板上演算起来:“您说得对!这里应该加入热膨胀系数修正!我当时忽略了连续运转的工况…”

“这瓶中和剂…你加入了‘星苔’提取物?大胆的想法!不过稳定性怎么解决?磁暴后‘星苔’的活性变化很大。”青禾摇晃着一个小试管,问面前的女药剂师。

女药剂师眼睛一亮,立刻打开随身的小包,拿出几页密密麻麻的记录:“是的!我记录了十七种不同采集地和时间点的‘星苔’活性数据,发现月圆后三天阴面采集的活性最稳定!中和剂里我还加了微量骨粉沉淀剂…”

一个穿着破旧学者袍的老者,默默递上一本笔记。老猫翻开,里面是工整严谨的几何证明和力学公式推导,甚至有几页是关于波动能量在导体中传播的猜想!虽然有些地方被污渍遮盖,但思维的深度令人惊叹。

“老先生,您…愿意来教授基础数学和物理吗?”老猫肃然起敬。

老者嘴唇翕动,最终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泛起泪光。

熔炉与课桌:学院的崛起

林氏领地的核心区,技工学院那原本就占据不小面积的石质建筑群,此刻如同吹气般向外扩张。新的、更加高大坚固的教学楼和实验工坊正在拔地而起,脚手架林立,工人们喊着号子,用新运来的水泥和标准砖块进行浇筑和砌筑。空气里弥漫着新鲜木料、石粉和湿水泥的味道。

学院内部,更是热火朝天。

冶金专科区: 新落成的熔炉工坊里,温度灼人。几位刚招募来的冶金工程师和老师傅,正围着一台用回收零件和耐火砖重建的、带有实验性质的小型电弧炉(利用手摇发电机供电!)激烈讨论。炉膛内,特殊的矿石在电弧下发出刺眼的白光。“温度!控制温度!必须精确!否则合金成分会偏析!”一人大声喊道。旁边的黑板上,写满了各种金属元素符号和配比公式。

机械专科区: 巨大的石质工作台旁,聚集着从河口镇招募来的机械师们。他们面前摊开着“探索者号”明轮传动机构的放大图纸,以及一堆从“废品”中拆解出的精密齿轮和轴承。一个独臂的老技师,用仅剩的手灵活地操作着放大镜和骨制卡尺,正在测量一个变形齿轮的齿距。“这个还能修!用冷锻法慢慢敲回来!精度损失不大!比重新铸一个快!”他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化学专科区: 新建的实验室通风良好(有简易的活性炭过滤装置),一排排玻璃器皿(灾后回收的宝贝)在木架上闪闪发光。青禾和新加入的几位化学师、药剂师,正围着一个密封的蒸馏装置忙碌。装置里翻滚着墨绿色的液体,散发出奇异的混合药香。“第三馏分!注意收集第三馏分!那才是抗辐射活性物质富集段!”一人紧盯着温度计和接收瓶。

建筑专科区: 最宽敞的石室里,巨大的沙盘上模拟着领地的地形。新招募的建筑工程师和资深石匠们,正用黏土和木条制作着新的混凝土堡垒和大型船坞的模型。“地基承重是关键!磁暴后地质不稳,必须加大基础面积,采用交叉网格梁结构!”一人用木棍指着模型讲解。旁边,几个年轻学员正用圆规和三角板,在木板上绘制着标准化的建筑构件图。

学院的广场上,更是人头攒动。新老学员混在一起,如同久旱逢甘霖般汲取着知识。

一堆篝火旁,一个学院的老讲师,正用炭笔在光滑的石板上讲解着最基础的欧姆定律,一群刚招募来的年轻工匠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从未想过那些在磁暴中肆虐的能量,竟然能用如此简洁的公式描述!

另一处,几个新加入的机械师学员,正围着一台刚修复的手摇发电机原型机,在张工的指导下,尝试着用自己打磨的零件替换损坏的部分。当微弱的电流再次点亮一盏小小的魔石灯(非电磁原理)时,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林拓站在新建的学院主楼顶层露台上,俯瞰着下方这片充满活力与求知欲的海洋。石锤的敲击声、熔炉的轰鸣声、激烈的辩论声、恍然大悟的惊叹声…汇成一首比蒸汽机咆哮更动听的交响乐。新加入的学者、工程师、工匠们,脸上虽然还带着灾后的疲惫和伤痕,但眼神中燃烧着久违的热情和找到归属的光芒。

“知识,才是废墟中最宝贵的金矿。”林拓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欣慰的弧度。他看着那些在沙盘前争论的建筑师,在熔炉旁挥汗的冶金师,在图纸上奋笔疾书的机械师,在实验室里专注提纯的化学师…这些从灾难废墟中汇聚而来的智慧火种,正在他搭建的熔炉中熊熊燃烧。他们修复的不仅是机器和建筑,更是通往未来的桥梁。技工学院,这个曾经培育工业种子的苗圃,己然壮大为汇聚智慧、重铸文明的熔炉。人才的虹吸效应一旦开启,领地的科技树,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电磁与钢铁交织的未知领域,疯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