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世民的哭声,在大明宫金銮殿内回荡,带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压抑。
他哭了整整一个时辰,几乎连气都喘不上来。
直到常涂亲自端了温水过来,他才止住,颤抖着手接过,却没喝一口。
这一刻,堂堂天子,肩负万民生死、权掌天下江山的皇帝,脸上挂满泪痕,双眼红肿得像被烟火熏过,连眼角的皱纹都深了几分。
那一抹苍老,让常涂看得心里酸楚,暗暗垂泪。
太子啊太子……
真的太让陛下伤心了。
常涂喉咙哽了一下,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御案。
随后默默退去。
而赢世民擦了擦眼泪,也重新将目光放在御案上的两本册子上,双眼无神。
此时,赢世民的御案左侧,压着一封折子。
是太子少傅张朴秘密送来的,为太子求情的奏疏。
字迹遒劲有力,却写得极为隐忍。
字里行间,都带着深思熟虑后的斟酌。
既有对太子近来行径的辩解,也有对陛下用人方式的婉转规劝。
那是一封求情信,但分量极重。
因为它不是出自东宫的官样文章,而是张朴那个以正直、清议着称的大臣,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写下的。
而御案右侧,放着一摞更薄的册子。
封皮上用小楷写着“东宫起居录”。
那是东宫耳目送来的最新记录,简短,却致命。
因为上面白纸黑字,冷冰冰地记着太子赢高明的言辞。
“……有本事他来废了我!他来杀了我!让天下人都看看,他是怎样一个冷酷无情、疑心如鬼、杀子如屠狗的——!”
这一句,像一根生了锈的铁钉,狠狠钉进了赢世民的心里。
那锈带着腥味,顺着血脉弥漫开来,涩得他呼吸发紧。
赢世民是真的难过,不是因为被指责“冷酷无情”,而是因为那句“杀子如屠狗”出自自己的儿子之口。
那个他亲手抱大的长子,那个他在幼年时,几乎倾尽耐心与温情去教导、去守护的孩子。
这一刻,他的悲伤甚至超过了愤怒,甚至让他难以自抑。
就连侍立多年的常涂,也忍不住为陛下心酸。
世上很多人都以为,皇帝,尤其是像赢世民这样文治武功皆盛的帝王,一定是冷酷无情的。
像一个没有情绪的政治机器,所有判断都只看利害,不问悲欢。
可事实并非如此。
真正的反直觉是,皇帝最大的标签,其实不应是“无情”,而应该是“任性”。
任性,不是儿戏,而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权力、身份,足以让他们的情绪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决断。
因为权力给了他们绝对的安全感。
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必隐藏,不必压抑,不必委屈求全去迎合谁。
他们可以因为一时的喜悦赐下重赏,也可以因为一瞬的厌恶褫夺一切。
正因如此,人性才是帝王的底色。
而任性的先决条件,就是情绪鲜明,爱憎分明。
赢世民正是这样的一个皇帝。
他确实很有心机,能在朝堂权斗里翻云覆雨。
他的权术,足以让外人觉得君心似海、深不可测。
但在那些最亲近的人面前,他的爱与恨都是真实的,甚至是赤裸的。
他爱一个人时,是真心想给对方最好的。
他恨一个人时,也绝不掩饰那份恨。
这种爱恨分明,让他在治国时显得刚断而凌厉。
也让他在为父时,常常在温情与严苛之间摇摆不定。
尤其是面对赢高明的时候。
赢世民爱过这个儿子,真的爱过。
曾经的赢高明,聪慧机敏、锋芒毕露,甚至让他看到了年轻时自己的影子,
那时候,他愿意把最机密的政务拿来与太子探讨,也会亲自带着他巡视军营、试马校场。
可正因为太像,所以容不得瑕疵。
太子的骄纵、急躁、对权力的天然执拗,让赢世民对他的爱,逐渐被忧虑和不安侵蚀。
而他又从不擅长用温言细语去劝导,于是,心机与权术成了他和儿子沟通的唯一方式。
于是父子不再是父子。
这一刻,爱恨交织。
猛烈的痛苦,几乎要将赢世民冲垮。
再看那白纸黑字的记录,赢世民再也忍不住,伏案失声。
泪水滴落在那份东宫起居录上,将“杀子如屠狗”几个字晕成一片墨色。
常涂悄悄抬头,看着那一幕,忽然觉得,这世上最可怜的人,不是失势的臣子,不是穷苦的百姓,而是坐在这龙椅上的人。
因为他可以拥有天下,却永远失去最简单的东西。
父子之间,纯粹的信任。
殿中烛火摇曳,映出赢世民泪痕斑斑的面容。
此刻的赢世民,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苍老。
意气风发的中年帝王,此刻竟露出几分迟暮。
“……朕,到底错在哪儿了?”
赢世民喃喃自问。
眼神,逐渐从悲伤变得怀疑。
而那怀疑只出现了一瞬,随后就变成了一股令人心头发冷的愤怒。
极度的悲伤,会让人沉下去。
可对某些人来说,沉下去的尽头,并不是平静,而是反弹。
反弹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愤怒。
赢世民正是这种人。
那种愤怒,不是冲动的暴躁,而是一种带着秩序感的、锋刃森冷的怒火。
它就像一把刀,一旦抽出鞘,就必然劈向某个明确的方向。
对别人而言,悲伤还可能带来反思,带来对自身的质问与忏悔。
但对赢世民不会。
因为他是皇帝,是金口玉言、乾纲独断的至尊。
而“乾纲独断”,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先决条件。
不能认错。
认错,就等于告诉天下,他的判断有可能不稳,他的威严有可能动摇。
这是帝王制度里最致命的信号。
只要承认一次,后面就会有人反复用这一点试探、施压、蚕食。
赢世民极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自登基以来,从未在公开或私下场合,承认过自己的重大错误。
无论在朝堂上、军中,还是在后宫里。
哪怕心里有一瞬的动摇,他也会用别的方式掩盖过去,让别人看不到那丝裂缝。
赢世民从来不会认错。
何况,他打心底,也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