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拜师成功

2025-08-21 237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路程回到酒店时,背包里还揣着从小吃街带的两盒驴打滚,黏糯的甜香混着老塔楼夜风的凉意,在闷热的电梯里慢慢漾开。

他把衬衫脱下来扔在椅背上,看着镜子里自己晒得微红的脸颊,指尖还能想起青铜器纹路的触感 —— 东厢房里那只青铜小鼎的边角磨损得很有意思,像是被人反复过,说不定藏着什么故事。

第二天清晨,他特意提前半小时出了门。胡同里比昨天更热闹些,有推着平板车卖豆腐脑的大爷吆喝着经过,木屉子里飘出的热气裹着葱花味,把青砖墙都熏得软乎乎的。西合院的门还是虚掩着,推开门时,正看见刘崇蹲在石榴树下,手里捏着把小刷子,小心翼翼地给一块巴掌大的瓷片除尘。

“刘老,早啊。”路程也是熟悉了,首接打起招呼来。

刘崇抬头笑了笑,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来得正好,刚从库房翻出点东西。” 他把瓷片放进旁边的白瓷盘里,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小仪那小子还没起,甭管他,咱先聊。”

石桌上摆着个半旧的锦盒,刘崇打开时,里面铺着层暗红色的绒布,放着枚锈迹斑斑的铜印。印面约莫两寸见方,上面的兽钮己经磨得看不清轮廓,唯有底部的篆字还能辨认出几分。

“知道这是什么吗?” 刘崇把铜印往他面前推了推。

路程凑近了些,指尖悬在印面上没敢碰。他研究了半晌,迟疑着说:“看这形制像汉代的私印,但这锈色…… 好像不太对?”

“眼力不错。” 刘崇点点头,拿起铜印翻转着给他看,“这是民国时仿的,但仿得有讲究。你看这包浆,是用乌梅水浸了三个月,再埋在老槐树下养出来的,寻常人根本辨不出。” 他顿了顿,忽然问道,“知道我为什么让小仪带你去博物馆吗?”

路程愣了愣:“是让我多看看真品?”

“也不全是。” 刘崇把铜印放回锦盒,“辨真伪容易,难的是辨人心。博物馆里的东西有牌子说明代清代,可市面上流出来的老物件,背后都藏着人的心思 —— 可能是匠人想仿得逼真,可能是贩子想瞒天过海,也可能…… 是藏着段没处说的故事。”

正说着,司徒仪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头发睡得乱糟糟的:“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他瞥见锦盒,顿时精神了,“哟,您把‘老仿’拿出来了?”

刘崇没理他,继续对路程说:“我和小仪现在做的事,说白了就是给这些‘有故事’的老物件找个归宿。不是博物馆那种冷冰冰的展柜,是让它们回到该在的地方。” 他指了指东厢房,“昨天你看见的青铜鼎,是前清时一个秀才的书房旧物,他后人去年移民,托我们找个懂它的人收着。”

路程这才明白过来:“您是说…… 要我帮忙做这个?”

“不急着要你答复。” 刘崇摆了摆手,“这行看着风光,其实磨人得很。得耐得住性子蹲库房看资料,也得扛得住外面的诱惑。小仪当年跟我,头三年净是在库房里拓印泥、查地方志,连像样的物件都摸不着。”

司徒仪在旁边插嘴:“可不是嘛,老头当年罚我抄《考工记》,抄得我手腕都肿了。” 他忽然正经起来,“不过话说回来,这活儿有意思就有意思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物件背后藏着什么。可能是个王侯将相的秘密,也可能是个寻常百姓的念想。”

日头渐渐升高,石榴树的影子移到了石桌中间。刘崇把锦盒收起来,慢悠悠地说:“你回去想想,想明白了再来找我。要是想试试,明天就把行李搬过来,厢房还空着一间,先从整理库房的账册开始。”

路程站起身时,手心微微出汗。他看着院子里斑驳的阳光,忽然想起昨天在老塔楼上看到的夜景 —— 远处的霓虹再亮,也照不进胡同深处这些藏着时光的角落。

“刘老,司徒哥,”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挺稳,“我想试试。”

司徒仪 “嘿” 了一声,从屋里翻出串钥匙扔给他:“早该这样!厢房钥匙,下午我帮你搬行李。”

刘崇笑着点头,眼神里满是欣慰:“行,年轻人有这股子劲头就好。先去把行李安置好,下午跟小仪去库房熟悉熟悉环境。”路程应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下午,司徒仪风风火火地拉着路程来到库房。库房里堆满了大小不一的箱子和物件,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司徒仪指着那些箱子说:“这些大多是还没整理的,你先从登记造册开始。”路程挽起袖子,开始认真工作起来。

虽然是历史的门外汉,但路程因为兴趣而且只是登记东西不是什么专业性强的事情,所以上手还是非常快的,司徒仪在一旁可是非常开心,这种小事他最不喜欢做了,又琐碎又麻烦,现在路程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路啊,我师傅说了,你大学呢就好好上,等着我师傅首接跟你们系领导说一声,等着首接跟着我师傅就好了,他最近很忙,上午忘记跟你说了,现在让我告诉你,你也不用担心了。”

司徒仪在旁看着路程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这件事情来。听闻,路程也是非常激动,他这次来京都的目的达成了,而且这是研究院的教授,他父母应该也不会多说什么了。

“谢谢了,仪哥。”路程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来道了声谢。

“谢我干嘛,老头也是喜欢你,再说要是你对历史没那么感兴趣,老头也不会收你的,谢我不如谢你自己。等着你去云大先报道,这边等老头忙完就去接你。”

“好!”路程重重点了点头。

有司徒仪在一旁指导着,两人的进度不可谓不快,一下午的时间己经快整理完小一半了。为什么能这么快呢,因为这本是司徒仪的事情,拖拖拉拉就到了现在,路程又不怕累,所以自然就快了。

夕阳西下,司徒仪拉着路程就结束了今天的任务,“那么拼命干嘛,它们又不会跑了,走走走,吃饭去,老头这几天都不会在家了,他有事要在外好几天,想吃什么,我点外卖。”

路程说了句随意,就找到院子里的凳子坐着、歇着。

等到晚饭送到,吃完,今天的事情就算是结束了,司徒仪还有劲玩一玩,路程倒头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