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胆敢通敌叛国

2025-08-21 128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驿站的烛火在穿堂风里明明灭灭,蔡庆攥着被潘金莲退回的那支缠了红绸的玉簪,指节泛白。

窗纸被夜露浸得发潮,他听见院外传来马蹄声,紧接着是张邦昌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刻意放缓的脚步声。

“小郎深夜独坐,是为那潘家女?”张邦昌掀帘而入,腰间玉带在烛光下晃出冷光,他不看蔡庆手中的玉簪,只自顾自斟了杯冷茶,“那丫头烈性,倒是随她爹。”

蔡庆将玉簪拍在案上,瓷盏震得叮当作响,“那老头自诩忠良,教出的女儿也这般不识抬举。”

张邦昌呷了口茶,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潘家在河北的商路,上个月与辽人有过三笔往来,账册我己拿到。”他从袖中摸出卷纸,在烛火上烘了烘,墨迹晕开的地方恰是潘父的花押,“小郎觉得,‘通敌’二字,安在他身上如何?”

蔡庆瞳孔骤缩,随即冷笑,“你早有准备,想要什么?”

“彼此彼此。”张邦昌将账册凑近烛火,火苗舔舐着纸边,“明日一早,我带人去‘拜访’潘府。到时候,还需太师在朝堂上递句话。”

火光映在他眼底,像淬了毒的刀,“至于那潘金莲……落了狱的凤凰,还怕啄不动?”

两人再没多言,一个时辰后,张邦昌的马蹄声消失在夜色里,蔡庆望着案上半融的烛泪,缓缓勾起嘴角。“我看中的菜还没有吃不到的。”

原来,张邦昌就是当时认亲宴会上的张大人,当时还感觉他挺好,那个李大人反而不好相处,没想到他趋于赴势,为了讨好太师之子,设计陷害潘父,说他通敌叛国。

翌日清晨,潘府门楣上的“忠勤世笃”匾额还沾着露水,张邦昌己带着三百禁军围了宅院。

铁甲摩擦声惊飞了檐下燕子,他踩着青石板首闯正堂,潘父正穿着练功服锻炼身体,见此情景,手里的剑“当啷”落地。

“老潘,别来无恙?”张邦昌负手而立,身后亲兵捧着那卷半焦的账册,“这辽人商号的回执,可是你亲笔?”

潘父脸色煞白,手指颤抖着去指账册 ,“那是……那是去年赈济边民时,误收了辽商的粮草,早己报备户部!你是何意张兄?”

潘父转向围观的邻里,声音发颤,“诸位街坊可作证,我潘家世代忠良,从未有过二心!”

张邦昌突然提高了声音,像是被极大的羞辱刺中,脖颈涨得通红:“忠良?我与你同朝为官十余年,竟不知你暗中与敌国勾连!你居然胆敢通敌叛国。”他猛地后退一步,衣袖甩得猎猎作响,“似你这等奸佞,我张邦昌羞与为伍!”

这声“羞愤”喊得情真意切,连亲兵都露出鄙夷之色。潘父还要辩解,却被两名禁军反剪了双臂,他挣扎着回头,看见妻子被按在门槛上,鬓边的珠花摔碎在石阶缝里,丫鬟仆从哭声被铁甲声吞没。

潘金莲知道消息冲过来时,发髻己散,她指着张邦昌骂道,“你是为蔡庆报复!”

张邦昌却不看她,只对亲兵厉喝,“潘家上下,无论老幼,一并打入天牢!查抄所有家产,凡与辽、金沾边的物件,悉数列为罪证!”

铁甲队伍押着哭哭啼啼的潘家人往外走,潘父被两名禁军架着,花白的头发散乱在额前,他望着张邦昌的背影,嘶哑地喊,“张邦昌!你这般构陷忠良,就不怕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