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炮口校准

2025-08-19 1493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威海机器局的炮厂内,蒸汽锤的撞击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厂房都震碎。在这嘈杂的环境中,王师傅带领着一群工匠们,正紧张而专注地给最后一批德国150毫米速射炮安装炮闩。

王师傅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这些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滚烫的钢铁上,瞬间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尽管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但他和工匠们的目光却始终紧盯着手中的活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这是给‘南琛’舰的,”王师傅对身旁的徒弟说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喧闹的车间里却显得格外清晰,“南洋的弟兄们正等着用它去打鬼子呢,所以咱们一定要把这炮造得精益求精,让炮口比准星还要首!”

炮口校准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确保这批速射炮的精准度,李和特意让人在五海里外的山上竖起了一个巨大的靶标,并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每一发炮弹的弹着点。

当“威海”舰的主炮进行试射时,第一发炮弹竟然偏离了靶标十米之远!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王师傅见状,二话不说,立刻爬上了高高的炮管,拿起锉刀,一点一点地打磨着炮膛。

“诺华火药的膛压比黑火药大得多,如果炮管有哪怕一丝的不首,弹道就会出现偏差。”王师傅一边打磨着炮膛,一边向徒弟解释道。他的动作虽然缓慢,但却异常稳健,每一下都恰到好处,仿佛他手中的锉刀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第二发试射,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然后精准地命中靶心。李和满意地点点头,在记录册上画了个醒目的红圈,然后对周围的人说道:“所有主炮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校准,速射炮的偏差绝对不能超过三米!”

他的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炮弹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担忧,于是转头看向火药坊的管事,问道:“诺华火药的储备量够吗?”

火药坊的管事立刻恭敬地回答道:“回管带,目前库存有五万发,而且我们每天还能生产五百发。就算按照最糟糕的情况来计算,这些火药也足够我们连续打上三天三夜了。”他边说边指了指旁边整齐摆放的备用引信,接着说道:“这些引信都是双保险设计的,即使受潮也绝对能够正常爆炸。”

与此同时,在各艘战舰的炮位上,炮手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蒙眼装弹”训练。陈金揆站在“致远”舰的炮位旁,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秒表。

随着一声令下,炮手们迅速打开炮弹箱,摸索着取出炮弹,然后熟练地将其装入炮膛。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

当最后一名炮手完成装填后,陈金揆按下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28 秒。他满意地看着这个成绩,然后对炮手们说道:“记住这种感觉,这就是你们的最佳状态!一旦开战,人难免会心慌手乱,到时候就只能依靠你们的肌肉记忆了。所以,平时的训练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极致!”

萨镇冰则带着无线电员,与炮位协同训练。“‘定远’主炮准备——”他通过电台下令,“威海”舰的炮手立刻回应,炮口缓缓抬起。这种“盲射”训练,是为了应对信号扰的情况,全靠电台报出的方位数据瞄准。

七月底,丁汝昌组织了一场“全舰队炮术大赛”。“威海”舰的速射炮以每分钟9发的射速夺冠,“镇远”的主炮则以五海里外的精准命中赢得喝彩。丁汝昌给优胜者颁奖时,特意强调:“准头和速度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冷静。哪怕只剩最后一发炮弹,也要瞄准了再打。”

炮厂的灯光下,王师傅把校准好的炮管擦得锃亮。他在每根炮管上都刻了个小小的“威”字,像是给它们打上北洋的印记。“这些炮啊,”他对徒弟说,“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用心,它就给你长脸。”

决战的炮口,正在威海卫的骄阳下,一点点校准,对准了东方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