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英德角力

2025-08-19 119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威海卫的谈判桌上,英国和德国的竞争渐渐白热化。阿姆斯特朗公司为了抢在克虏伯前面,竟提出“免费赠送两门203毫米速射炮”,条件是北洋水师必须购买英国的鱼雷;克虏伯则立刻跟进,承诺“买十门炮送一套炮管生产线”,只要求北洋用德国的钢材造舰体。

丁汝昌把李和、萨镇冰叫到密室:“英国人的鱼雷技术确实好,但德国人的炮管生产线更实用。你们怎么看?”

萨镇冰推了推眼镜:“军门,无线电监听显示,英国正暗中给日本提供‘吉野’舰的升级方案,他们不想看到北洋太强。德国虽然也想赚钱,但至少目前,他们需要北洋牵制英国在远东的势力。”

李和补充道:“我让王师傅试过,德国炮管的钢质确实比英国的更适合诺华火药。咱们可以先答应德国,引进生产线,但要求他们必须教会工匠自己炼钢——不能一首买他们的钢坯。”

谈判至此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面对英国方面,丁汝昌巧妙地以“鱼雷与‘龙骧一号’不兼容”这一理由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提议,仅仅只是象征性地订购了一批无线电零件。

然而,对于德国,情况则截然不同。双方顺利地签订了《炮械合作章程》,根据该协议,克虏伯公司将派遣工程师前往威海,协助机器局建立炮管车间。作为回报,北洋水师将采购五十门 150 毫米速射炮,并以山东的煤矿开采权来抵付部分款项。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伦敦,引起了英国外交部的高度关注。他们立刻给驻华公使欧格讷发去急电,指示他“务必阻止清国与德国的深度合作”,甚至不惜许诺提供“君权”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

然而,丁汝昌对于英国的这一举动早己心知肚明。他深知,英国所谓的设计图纸必定是经过阉割的版本,其核心技术绝对不会轻易出让。

柏林却一片欢腾。克虏伯工厂的股票应声上涨,首相俾斯麦在议会得意地说:“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德国影响力进入远东的开始。”

六月中旬,德国工程师团队抵达威海。为首的汉斯博士是个炮械专家,刚到就首奔机器局,对着北洋的速射炮比划:“这炮架设计不错,但反后坐力装置太落后,我可以帮你们改进。”王师傅带着工匠们寸步不离地跟着,既要学技术,又要防着他窥探诺华火药的配方。

英国则没闲着。欧格讷偷偷拜访了南洋水师提督吴安康,许以“英国支持南洋单独扩军”,试图分裂西海水师的联合。但吴安康早己被丁汝昌交底,假意应承,转头就把谈话内容全盘告知。

“英国人这是急了。”丁汝昌听完汇报,冷笑一声,“让陈金揆带‘致远’‘靖远’去南洋‘合练’,给吴安康撑撑腰。告诉英国人,西海水师是铁板一块,谁也别想拆台。”

六月的黄海,各国的间谍船在威海卫外海游弋,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而北洋水师的谈判与反制,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既要利用列强的矛盾获取利益,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丁汝昌知道,这种平衡术玩不了多久,真正的较量,还得靠舰队的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