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四海归心

2025-08-19 141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黄海的西月,暖风渐起,威海卫港湾里桅杆林立,各色旗帜在风中招展——南洋的“南琛”“南瑞”,广东的“广甲”“广乙”“广丙”,福建船政的“建威”“超武”,加上北洋各舰,三十余艘舰船齐聚,帆樯如云,炮口森然,场面蔚为壮观。

丁汝昌站在“定远”舰的舰桥,望着陆续靠岸的外海水师,对身边的李和道:“等了这么多年,总算能看到西海水师合兵一处了。”码头上,南洋提督吴安康、广东提督李准、福建船政大臣裴荫森正带着各舰管带走来,彼此抱拳问候,虽有生疏,却透着一股同仇敌忾的热劲。

首次合练会议上,分歧很快显现。“南洋的信号旗跟北洋不一样,‘左转向’咱们是蓝旗,你们是黄旗,容易混。”吴安康指着信号手册,眉头紧锁。李准也附和:“广东水师习惯用‘三点钟方向’报方位,北洋说‘东北’,弟兄们得反应半天。”

丁汝昌早有准备,让萨镇冰拿出统一的《旗语无线电对照手册》:“从今天起,全用北洋的信号体系。萨帮带带无线电队的人,给各舰派两名教官,三天内必须让信号兵掌握基本指令。”他又看向李和,“你带‘威海’‘震洋’示范编队航行,让外海水师的弟兄们熟悉咱们的阵形。”

接下来的日子,威海卫成了巨大的练兵场。清晨的港湾里,北洋的“平远”“致远”领着南洋、广东的舰只练习纵队变横队,“南琛”舰转向稍慢,撞了“致远”的侧舷,陈金揆没等对方道歉就笑着喊道:“吴大人,下次再慢,我就让‘致远’的速射炮给你们‘洗甲板’了!”吴安康哈哈一笑,让水兵们加紧操练,次日便跟上了节奏。

火炮合练更见真章。福建船政的“建威”舰用的还是老款前膛炮,打黑火药炮弹,射程比北洋的速射炮短了一半。王师傅带着工匠们连夜改装,换了炮闩,配上诺华火药炮弹,试射时竟也打中了三海里外的靶船。老管带激动得抹泪:“多少年了,咱船政的舰也能打这么远了!”

李准则带着广东水师的水兵,天天泡在“平远”舰上。“广乙”的管带跟着萨镇冰学无线电,手指磨出了血泡仍不肯停;炮手们围着“威海”舰的速射炮,请教诺华火药的装弹技巧,笔记记了厚厚一本。“以前总觉得北洋的‘洋气’是花架子,”李准对丁汝昌坦言,“现在才知道,这‘洋气’里全是真本事。”

西月中旬,一场全舰队协同演练震撼了威海卫。丁汝昌一声令下,北洋新锐编队居中,南洋、广东舰只分列两翼,福建船政的老舰殿后,三十余艘舰船组成“雁形阵”,在黄海展开。“定远”主炮轰鸣,“威海”“震洋”速射炮齐发,广东水师的鱼雷艇从侧翼冲出,靶船在密集火力下瞬间解体。岸上观战的百姓爆发出震天欢呼,连英国领事都在望远镜后惊叹:“中国水师,竟有如此战力!”

演练结束后,各舰管带聚在“定远”舰上会餐。吴安康举着酒杯:“以前总觉得南洋比北洋强,现在服了!大阅之后,南洋的舰全听丁军门调遣!”李准也跟着举杯:“广东水师愿做北洋的先锋,打鬼子时第一个冲上去!”

丁汝昌看着满座将领,眼眶发热:“诸位,咱们都是中国水师,守的是同一片海。这杯酒,敬咱们自己——敬西海归心,敬海疆永固!”

西月的黄海,浪涛温柔,却藏着雷霆万钧之力。威海卫的港湾里,灯火连成一片,各舰的水兵们还在擦拭炮管、调试电台,为即将到来的大阅做最后准备。李和站在“威海”舰的甲板上,望着远处外海水师的舰船,忽然觉得“大阅”不只是给朝廷看的仪式,更是给所有中国人的宣言——这支水师,己经凝聚成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足以守护万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