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民品试锋芒

2025-08-19 120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威海卫的积雪刚化,军工厂的山洞里就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三台从英国买来的车床被固定在石台上,王师傅带着两个徒弟,正试着车一个钟表齿轮。铁屑簌簌落下,在煤油灯的映照下像碎银。

“这玩意儿比做炮栓精细多了。”王师傅眯着眼看齿轮的齿距,“差一丝就卡壳。”他手里拿着块从烟台洋行买来的怀表,己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得照着这个做,先做个样子看看。”

李和走进山洞时,正撞见赵师傅在调试一台冲压机。他把一块薄铁皮塞进机器,脚踩踏板,“咔嚓”一声,铁皮变成了个圆圆的罐头底。“管带您看,这玩意儿一天能做五百个。”赵师傅举着罐头底,得意地说,“让伙房装上肉,能放半年不坏。”

“好主意。”李和拿起罐头底,“就做牛肉罐头,先给各舰的伙房用,好用再卖给商号。”他指着墙角的一堆铜管,“那是做自行车车架的?”

“是啊,照着洋行的样子焊的。”王师傅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就是链条总做不好,老掉。”

李和蹲下身,看着那粗糙的链条:“得用铣床铣出齿来,不能用手锉。让宋育仁从旅顺送点好钢来,这铁太软了。”

消息传到烟台,商号的老板们都动了心思。福顺号的张老板特意跑到威海,想看看军工厂的民品。当他看到山洞里的车床正在车钟表齿轮,冲压机正在做罐头时,眼睛都首了:“李管带,这罐头多少钱一个?我先订一千个!”

“一个大洋三个。”李和报了价,“牛肉的,保证实打实的肉。”

张老板算了算账,比从上海运过来的便宜一半,立刻拍板:“成交!我明天就派人来拉。”

送走张老板,李和对王师傅道:“再做些玩具,比如小火车、铁皮枪,卖给城里的铺子,小孩子肯定喜欢。”

王师傅犯了难:“那玩意儿得画花样,咱没会画的啊。”

“让水师学堂的学生画。”李和笑道,“他们学过西洋画,准行。”

月底,第一批罐头和钟表做了出来。罐头的铁皮上印着“北洋制造”西个字,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实在。钟表的外壳是黄铜的,走时不算太准,但比洋货便宜一半。张老板拉货的马车刚出威海卫,就被闻讯赶来的商贩围住了,你一箱我一盒,转眼就抢光了。

李和拿着卖罐头赚的五十块大洋,送到丁汝昌面前。“军门您看,这是军工厂的第一笔收入。”他把大洋放在桌上,叮当作响。

丁汝昌拿起一块大洋,掂了掂:“不错,比伸手向朝廷要痛快。”他忽然笑了,“听说你还让学生画玩具?”

“是啊,孩子们喜欢,能赚钱。”李和道,“等赚多了,就买新机器,再雇些工匠,慢慢就能扩大规模。”

丁汝昌点点头,把大洋推回去:“这钱你拿着,投回军工厂。就按你说的,慢慢滚,总会滚大的。”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大洋上,闪着细碎的光。李和知道,这五十块大洋,只是个开始。等自行车、玩具都做起来,军工厂就能自给自足,甚至能补贴军费。到那时,就算朝廷再卡经费,他们也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