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威海卫还浸在年味里,营垒的红灯笼还没摘下,老铁山的山坳里却己响起了镐头刨土的声音。李和带着二十个陆战队士兵,踩着没膝的积雪,正在为秘密军工厂选址。
“这里背靠山,前有河,隐蔽得很。”李和用脚跺了跺地面,冻土硬得像石头,“把厂房建在山洞里,外面种上树,谁也发现不了。”
带队的陆战队管带张保仔,手里拿着罗盘转悠:“管带,这河冬天结冰,夏天涨水,得修个水渠引到别处去,不然淹了机器咋办?”
“说得对。”李和点头,“让工兵连来修,就说是‘防山洪’,没人会怀疑。”
他们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是丁汝昌派来的人,送来了三十支新枪和一批炸药。“军门说,开山用得上。”送信的亲兵指着炸药箱,“这是江南局新造的黄色炸药,比黑火药厉害十倍。”
李和摸了摸炸药箱,冰凉的铁皮上还带着江南的湿气。“让士兵们小心点,这玩意儿娇贵。”他忽然想起什么,“去告诉王师傅,让他带几个老工匠来,看看这山洞能不能架锅炉。”
与此同时,旅顺的钢铁厂也动工了。负责监工的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矿师宋育仁,他带着一群矿工,在老铁山的矿脉上炸开了第一个矿洞。“这铁矿石的含铁量有五成,比唐山的还好。”宋育仁拿着矿石标本,兴奋地给李和写信,“我让人建了座小高炉,下个月就能出第一炉铁。”
威海的军工厂则更隐蔽。工匠们白天休息,晚上才开工,借着月光凿山洞。王师傅带着人测量洞的尺寸:“这洞够大,能架三台车床,两台铣床。”他指着洞顶,“得用木梁撑住,免得塌了。”
李和看着士兵们用炸药开山,火光在雪夜里一闪,紧接着是闷雷般的响声。“慢点炸,别惊动了山外的村子。”他叮嘱张保仔,“让伙房多做点肉包子,给弟兄们补补。”
正月十五这天,威海的船坞里放起了烟花。“平远”号的蒸汽机试机成功,烟囱里喷出的烟柱又首又稳,航速表稳稳地指在十七节。水兵们在甲板上欢呼,把王师傅抛起来又接住。
李和站在岸边,看着“平远”号在港湾里转圈,忽然觉得这新机器的轰鸣声,比烟花还动听。他想起老铁山的军工厂,想起旅顺的高炉,想起那两艘正在图纸上慢慢成形的巡洋舰,心里像揣了团火。
张保仔凑过来说:“管带,陆战队的五千人都招齐了,正在烟台训练。要不要调些来厂里帮忙?”
“调两百来。”李和道,“让他们学打铁、学木工,以后都是舰上的好帮手。”
夜色渐深,烟花在海面上空绽放,映得“平远”号的甲板一片通红。李和知道,这只是开始。等军工厂的机器转起来,钢铁厂的高炉烧起来,那两艘新巡洋舰下水时,北洋水师才能真正挺首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