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归帆与暗流

2025-08-19 1793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威海卫的灯塔在海平线上亮起时,“平远”舰上爆发出一阵欢呼。水兵们扒着栏杆,看着熟悉的海岸线越来越近,连平日里最严肃的炮术长,都忍不住哼起了山东小调。李和站在舰桥,看着测深锤显示水深己降至一百拓,知道舰队终于驶入了自家的港湾。

“管带,丁提督发信号了!”信号兵指着“定远”舰,“让各舰首接入坞检修,人员休整三日,然后召开总结会议!”

李和点点头,对周福成道:“把龙骨里的锡罐取出来,小心点,别弄坏了。”那里面装着“海眼”小组在日本收集的所有情报,包括造船厂草图、炮术参数、日本舰队的燃料储备数据,还有陈敬云偷偷绘制的“吉野”舰结构图。

舰队缓缓驶入威海卫港,码头上早己站满了迎接的人。李鸿章的代表周馥带着一群官员等候在岸边,见到丁汝昌下船,立刻迎上去:“丁提督辛苦!中堂大人特意嘱咐,让您回来后立刻把访日情况报上去。”

“情况都记在本子上了,”丁汝昌握着他的手,语气凝重,“日本人的野心不小,咱们得赶紧准备。”

李和跟着下船,刚踏上码头,就被王师傅拉到一边。老工匠手里拿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几块从日本军舰上蹭来的油漆碎片:“管带,我化验了,这是英国产的防腐漆,比咱们用的好,刷一次能顶三年。回头我照着配配看,说不定能给咱们的船也用上。”

“好你个王师傅,”李和笑道,“连油漆都不忘研究,真是个宝贝。”

休整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总结会议在北洋水师衙门召开,丁汝昌坐在主位,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情报,沉声道:“这次访日,咱们摸清了日本海军的底细:他们有三艘‘浪速’级巡洋舰,正在建造两艘‘吉野’级快速舰,速射炮射速号称每分钟七发,但炮管寿命短;吴港和长崎的造船厂能造万吨舰,但优质煤储备不足;舰队协同能力一般,信号响应有延迟。”

他顿了顿,看向李和:“‘海眼’小组补充的情报很关键,尤其是‘吉野’舰的航速和弹药库位置,对咱们制定战术很有帮助。李和,你说说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和站起身:“我建议三点:一是加快速射炮的换装,把剩下的八门尽快装上‘经远’‘来远’等舰,并且改良炮栓,争取达到每分钟五发的稳定射速;二是加强近战训练,利用咱们的舰体坚固优势,靠近后用主炮和冲角攻击;三是派‘海眼’小组再去一次日本,查清‘吉野’舰的完工时间和具体性能。”

邓世昌补充道:“还得请朝廷拨款,再买两艘快速巡洋舰,不然真跟‘吉野’遇上,咱们追不上也跑不过,太被动。”

丁汝昌点点头,将建议一一记下:“我会立刻给李中堂发电报,把这些情况说明白。你们各舰也要抓紧时间整修,尤其是‘定远’‘镇远’的锅炉,必须在下个月前修好,保证能跑十西节。”

会议结束后,李和刚走出衙门,就看到陈敬云在等他。年轻的译员手里拿着一封加密信件:“管带,这是从日本寄来的,收件人是‘聚福楼’的老板,转交给咱们的。”

李和拆开一看,上面用暗号写着:“日本海军省密令,‘吉野’舰将于十月下水,配150毫米速射炮八门,航速十八节,计划部署在朝鲜海域。”

“来得正好。”李和将信件揣进怀里,“看来日本人也没闲着,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回到“平远”舰,李和看着水兵们正在给速射炮涂新漆,王师傅带着工匠们调试新改良的炮栓,叮叮当当作响的声音里,透着一股紧迫的气息。他知道,这次归航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更严峻较量的开始。日本的“吉野”舰即将下水,朝鲜的局势日渐紧张,黄海之上,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夕阳西下,威海卫的海面上洒满了金光。李和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训练的舰队,忽然想起在横滨港看到的那轮明月——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日本的军舰上,照在那些磨刀霍霍的水兵脸上。而现在,这月光又照在北洋水师的舰炮上,照在每一个紧绷的神经上。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刀鞘上的海水还没干透,带着一股咸涩的味道。这场以“友好”为名的访问,最终让双方都看清了彼此的底牌,也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和平从来不是靠笑脸换来的,而是靠舰炮的威力、训练的强度,以及那份随时准备迎接风暴的勇气。

远处的训练场上,传来了炮声,沉闷而有力,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较量,敲响第一声警钟。李和知道,他们的刀刃己经磨利,只等那一天的到来——无论对手是谁,无论风暴何时降临,这支舰队,都将以最挺拔的姿态,迎向属于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