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将离警声

2025-08-19 208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离别的日子渐渐临近,横滨港的气氛却变得微妙起来。北洋水师的舰船开始补充煤和淡水,甲板上的水兵们忙着擦拭炮管、整理缆绳,而日本方面的“关照”也变得格外殷勤——每天都有官员送来新鲜水果和蔬菜,港口的巡逻也比平时密集了一倍。

“这是怕咱们偷东西,还是怕咱们不走?”周福成看着码头上来回踱步的日本卫兵,忍不住打趣道。

李和正在检查海图,闻言头也不抬:“都有可能。日本人做事向来滴水不漏,咱们要走了,他们总得确认一下,没什么东西被‘带’走。”他指的是“海眼”小组收集的情报——那些画着船坞尺寸、炮管参数的草图,此刻正藏在密封的锡罐里,被焊在“平远”舰的龙骨缝隙中。

上午十点,丁汝昌的命令通过旗语传来:“明日辰时启航,各舰做好准备,按‘定远’‘镇远’‘平远’‘致远’……顺序列队,保持航速十节,沿原路返航。”

李和刚让信号兵回复,就见陈敬云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张揉皱的报纸。“管带,你看这个!”报纸是日本的《朝日新闻》,头版用黑体字写着“清国水师访日圆满结束,双方达成共守东亚海疆共识”,旁边却配了一张“平远”舰速射炮的特写照片,角度刁钻,连炮栓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照片是怎么拍的?”李和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咱们的炮衣一首罩着,除非……”

“除非有人故意掀开过。”陈敬云压低声音,“我问过站岗的水兵,昨天下午有个日本摄影师以‘记录友好瞬间’为名,登上过‘平远’舰,当时炮术长正好去吃饭,没留人看守。”

李和心中一沉。速射炮的细节被拍下来,意味着日本人能根据照片推算出炮管口径、膛线密度,甚至可能估算出射速。“把炮术长叫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

炮术长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听说照片的事后,脸涨得通红:“管带,我……我以为就是拍张照,没多想……”

“没多想?”李和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这角度,这清晰度,明显是有备而来!你知道这会给咱们带来多大麻烦吗?”

“我……”

“押送军法处,按军规处理!”

“是!”

丁汝昌很快也知道了消息,立刻下令搜查各舰,看看有没有其他“泄密”的地方。结果在“镇远”舰的弹药库附近,发现了一个微型望远镜,镜片上还刻着日本海军的徽记——显然是有人趁乱放进去的。

“看来日本人不只是拍照那么简单。”丁汝昌把望远镜摔在桌上,“他们是想看看咱们的弹药库布局!”

李和忽然想起老何昨天的汇报,说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煤堆附近徘徊,当时以为是小偷,现在想来,怕是日本的间谍,想趁机混入舰上。“大人,我建议今晚加强戒备,所有登舰人员必须出示令牌,煤舱和弹药库加派双岗。”

“就这么办。”丁汝昌对各舰发信号,“今夜三级戒备,任何人不得擅自离舰,发现可疑人员,格杀勿论!”

夜色降临,横滨港的灯光下多了许多游动的影子。李和站在“平远”舰的桅杆旁,用望远镜观察着码头——果然有几个黑衣人在阴影里徘徊,试图寻找登舰的机会。他对哨兵道:“打信号给‘定远’,让他们派巡逻艇过来。”

巡逻艇很快驶了过来,探照灯的光柱在水面上扫来扫去,吓得黑衣人慌忙逃窜。李和看着他们消失在仓库后面,忽然觉得这场离别前的暗流,比访问期间的任何一次试探都更危险——日本人显然不甘心就这么让他们带着情报离开,很可能会铤而走险。

凌晨时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李和。周福成闯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被截获的信鸽,腿上绑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日语写着:“清舰明日启航,煤舱己装满,速报吴港。”

“是码头工人放的鸽子!”周福成气道,“我就觉得他们看煤堆的眼神不对劲!”

李和却笑了:“正好,让他们报去吧。咱们的煤舱是装满了,但装的是劣质煤——真正的优质煤,都藏在货舱底部,足够咱们跑到威海卫。”这是丁汝昌早就安排好的,故意让日本人以为北洋水师的续航能力有限。

天蒙蒙亮时,舰队开始起锚。李和站在“平远”舰的甲板上,看着横滨港的轮廓渐渐远去,忽然听到一阵汽笛声——日本的“浪速”舰竟然跟了上来,保持着两海里的距离,像是在“护送”,又像是在监视。

“管带,‘浪速’发信号了!”信号兵喊道,“说祝咱们一路顺风!”

李和冷笑一声:“回复‘多谢,恕不远送’,再让炮术长把速射炮的炮衣掀开——让他们看看,就算拍了照片,这炮的厉害,也不是看就能学会的。”

炮衣缓缓落下,150毫米速射炮在晨光中闪着寒光。“浪速”舰似乎愣了一下,随即调转航向,渐渐远去。李和知道,这场以“友好”为名的较量,终于落下了帷幕。他们带着满船的情报和警惕离开,而日本人,则带着对北洋水师的新认识,继续打磨着他们的刀。

黄海的浪涛再次拥抱舰队,李和站在舰桥,望着越来越近的祖国海岸线,忽然觉得这次东行,就像一次深入虎穴的探察。他们看到了东邻的野心,也看到了对方的破绽;带回了危险的信号,也坚定了迎敌的决心。而那些藏在龙骨缝隙里的情报,那些刻在脑海里的舰影炮声,都将成为未来海战中,最珍贵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