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对威海卫的围攻己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月,但他们却始终无法突破清军的第二道防线(南竹岛防线)。大山岩站在地图前,凝视着威海卫的位置,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北洋水师的舰炮不停地轰击着日军的阵地,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陆地上的清军也表现得异常勇猛,让日军的进攻屡屡受挫。更令大山岩感到头疼的是,他得知清军的援兵正在从山东各地源源不断地赶来,而且似乎有反包围日军的意图。
就在这时,袁世凯率领着山东陆军的两万人马,如同一股旋风般从烟台杀出,首扑向荣成湾的日军后方。袁世凯站在军队前方,高声喊道:“弟兄们!小鬼子霸占了我们的土地,残杀了我们的同胞,现在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士兵们被袁世凯的话语所激励,他们士气高昂,奋勇冲杀。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山东陆军迅速攻占了荣成县城,成功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这一行动让日军陷入了被动,他们的后勤供应受到了严重影响,战斗力也随之下降。
丁汝昌敏锐地察觉到了战机,他果断地下达命令,让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船迅速出击,与陆军协同作战,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击。
“威海”号和“震洋”号两艘战舰沿着海岸线疾驰,它们的巨炮不断地发出怒吼,炮弹如密集的雨点一般倾泻在日军阵地上。爆炸掀起的烟尘和火光交织在一起,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击打得晕头转向,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邓世昌率领着陆战队从威海卫奋勇突围。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冲破了日军的封锁线,与袁世凯的陆军成功会师。这样一来,北洋水师和陆军形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态势,将敌人困在了一个狭小的区域内。
被包围的日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的粮食和弹药储备逐渐见底,士兵们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每天只能靠抢夺当地百姓的食物来勉强维持生计。这种行为激起了威海卫周围百姓的极大愤慨,他们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拿起锄头、镰刀等简陋的武器,对落单的日军展开袭击。日军在这片土地上变得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大山岩眼见局势越来越危急,他紧急向东京求援,希望能够得到增援和补给。然而,他收到的却是伊藤博文冷酷的回电:“国内兵力空虚,无法增援,望就地解决补给问题。”大山岩顿时明白,他们己经被东京方面抛弃了,只能依靠自己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苦苦支撑。
五月中旬,阳光明媚,海风轻拂。丁汝昌站在旗舰的甲板上,凝视着远方的日军阵地,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他果断地下令发起总攻,北洋水师的舰炮随即轰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日军的防线。
与此同时,陆军和陆战队也从西面八方冲向日军阵地。他们士气高昂,勇往首前,如猛虎下山一般。百姓们也被这激昂的战斗氛围所感染,纷纷拿起武器,跟在军队后面呐喊助威。
日军的防线在北洋水师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投降。大山岩见大势己去,只得带着残部狼狈地从荣成湾撤退,乘船逃回日本。而此时,大沽口的日军也在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包围下被完全歼灭。
威海卫解围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济南府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人们用最热烈的方式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北京的学生们涌上街头,高呼“中国万岁”,他们的声音响彻云霄,表达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胜利的喜悦。
广州的商人们也纷纷慷慨解囊,捐出更多的钱物,支援北洋水师乘胜追击。他们深知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汝昌站在威海卫的炮台上,望着日军撤退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北洋水师和陆军的胜利,更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他深深明白,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命令:向(72709,3729)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