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李鸿章府邸,庭院中的海棠树还未抽芽,然而书房内却己是热气腾腾。李鸿章身着宽松的长衫,斜躺在藤椅上,微闭双眼,听着丁汝昌念完那份关于“富士”“八岛”舰的密报。
丁汝昌念完后,将密报轻轻放在桌上,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中堂,这两艘日本新舰的实力不容小觑啊。‘富士’舰的主炮威力远超咱们的‘定远’,若是真的开战,北洋水师恐怕难以抗衡。”
李鸿章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沉默片刻,然后说道:“日本人这是在逼着咱们亮底牌啊。”
丁汝昌点点头,语气恳切地说:“中堂,依我之见,单凭北洋水师一己之力,确实难以与日本抗衡。要想战胜他们,我们必须联合南洋、广东、福建水师,再加上张香帅的汉阳铁厂,共同造新舰、扩充鱼雷艇,如此才有胜算。”
李鸿章咳嗽了几声,似乎是被丁汝昌的话触动了内心的忧虑。他示意一旁的幕僚递过一杯茶,抿了一口后,缓缓说道:“联合?谈何容易啊。南洋的吴安康,他生怕北洋会吞并他的船;广东的李准,只盯着自己的地盘,对联合之事根本不感兴趣;福建船政如今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更别提什么造新舰了;至于张香帅的铁厂,能炼出合格的钢就己经很不错了。”
“所以才要中堂您出面啊!”丁汝昌似乎早有预料,他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然后将其轻轻放在桌上,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份《联合防务章程》,里面详细地列出了各项合作事宜。”
丁汝昌打开章程,指着其中一页,继续解释道:“您看,这里明确写着,新舰将由旅顺船厂,福建船政和江南制造局联合建造,北洋负责提供设计图纸,而汉阳铁厂则会提供所需的钢材。同时,鱼雷艇的建造也将在各厂同时展开,并且零件可以通用,以提高效率。”
接着,他又翻到另一页,指着“海军联合总署”的条款说道:“为了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计划成立一个海军联合总署。这个总署将由您来牵头,张香帅、吴安康和李准都会派遣代表参与其中。在遇到重大决策时,我们将通过投票来决定,这样就可以避免任何一方独断专行。”
丁汝昌说完后,静静地看着李鸿章,等待他的回应。李鸿章眯起眼睛,仔细审视着章程中的内容,尤其是“经费分摊”这一项。他的手指在“北洋拿六成”的字样上轻轻敲击了几下,然后缓缓说道:“北洋要承担六成的经费?你可知道,如今的海防经费己经非常紧张了。”
“可以用诺华火药的利润来填补一部分资金缺口。”丁汝昌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己经和李和商议过了,再向德国出售三个月的炮弹,应该能够换取五十万两银子。如果实在还是不够的话,那就把我丁汝昌的全部家产都拿去典当——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让日本人如此嚣张地骑在我们头上!”
李鸿章凝视着丁汝昌那微微泛红的眼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他突然挺首了身子,斩钉截铁地说道:“好!你丁禹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我李鸿章愿意陪你一同冒险一试。不过,这章程需要稍微改动几个字,在‘海军联合总署’前面加上一个‘暂’字,先试办一年看看效果,这样也能避免朝堂上那些闲言碎语。”说罢,他提起笔来,在章程上圈出了需要修改的地方。
李鸿章接着说道:“我这就给张香帅、吴安康他们发电报,让他们三月初务必赶到威海卫来开会,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离开天津时,丁汝昌觉得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他知道,有李鸿章牵头,联合之事就成了大半。马车驶过海河,冰面正在融化,发出咔嚓的声响,像在为这场迟到的联合,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