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港的码头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涌向岸边,争睹两艘战列舰的风采。这两艘战列舰缓缓驶入港口,烟囱里喷出的滚滚黑烟,如同一股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遮蔽了半个天空。
这两艘战列舰正是日本从英国订购的“富士”号和“八岛”号,它们的到来引起了日本全国的轰动。这两艘君权级战列舰,舰长 120 米,排水量高达 12000 吨,装备着西门威力巨大的 305 毫米主炮,航速可达 18 节。
相比之下,北洋水师的“定远”号和“镇远”号虽然也很强大,但“富士”号和“八岛”号却是英国最新的万吨级巨舰,这无疑让日本海军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日本天皇对这两艘战列舰的到来极为重视,亲自登上舰艇进行视察。东京的各大报纸更是用整版的篇幅进行报道,标题赫然写着:“大日本海军东亚第一!”
然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威海卫。此时,丁汝昌正在主持新“致远”舰的龙骨铺设仪式。当他的参谋念出“富士”舰的参数时,原本喧闹的船坞突然变得寂静,就连工匠们手中的铁锤声也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305毫米主炮……”李和喃喃道,“咱们的‘定远’主炮也是305毫米,但两者之间存在代差。”他算出一个残酷的数字:“‘富士’舰的主炮射速虽然慢,但一次齐射的弹药量,相当于‘定远’的1.5倍。”
邓世昌把拳头攥得咯咯响:“怕什么!咱们有‘威海’‘震洋’的速度,有鱼雷艇的突击,大不了跟它拼了!”
萨镇冰却忧心忡忡:“日军有了这两艘舰,联合舰队的总吨位就超过咱们了。他们可以用‘富士’‘八岛’正面牵制,‘吉野’级快船侧面突袭,咱们的阵型很容易被冲散。”
丁汝昌没说话,转身登上“定远”舰的舰桥,望着黄海。他知道,“富士”“八岛”的到来,意味着北洋水师的优势荡然无存,接下来的仗,会比黄海大战更难打。
“给天津机器局发报!”丁汝昌突然下令,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急切和果断。众人都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一时间整个房间都安静下来。
丁汝昌接着说道:“让他们加快 210 毫米速射炮的研制进度,三个月内必须拿出样品!告诉王师傅,把‘定远’‘镇远’的主炮炮闩全部换成新的,要用最好的钢材,能多快一秒是一秒!”
随后,丁汝昌的目光转向了李和,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威海”和“震洋”舰,从今天起要加练‘袭扰战术’。利用速度优势,绕到敌舰的侧后方,用速射炮攻击他们的指挥塔和无线电天线。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击沉敌舰,而是打乱他们的阵型。”
李和点头,表示明白。然而,他的内心却并不轻松。他深知这些措施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北洋水师的战斗力,但都只是权宜之计。要真正与“富士”“八岛”这样的强敌抗衡,北洋水师必须拥有自己的新式战列舰。
可是,建造战列舰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充足的时间。而他们目前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时间。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李和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二月的黄海,风浪比往常更大,北洋水师快速编队——“威海”号和“震洋”号正在进行最后的战术演练。
炮口喷出的火焰在浪涛中燃烧,照亮了黑暗的海面,显得格外刺眼。每一次炮击都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海面都在为之颤抖。
丁汝昌站在“定远”舰的甲板上,迎着海风,凝视着这两艘新锐巡洋舰。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新战术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李和在密室里说过的话:“或许,只有真正独立,北洋水师才能在巨舰的阴影下,杀出一条生路。”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丁汝昌心头的阴霾。
丁汝昌深知,北洋水师一首以来都依赖着那些巨舰,而这些巨舰虽然强大,但也带来了许多限制和束缚。在巨舰的阴影下,北洋水师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难以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然而,要想实现真正的独立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还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丁汝昌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北洋水师摆脱巨舰的束缚,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东京的海军省,伊东祐亨正端坐在宽敞的会议室里,全神贯注地制定着新的作战计划。他的面前摆放着各种地图、文件和报告,这些都是他精心收集和整理的情报资料。
“富士”号和“八岛”号两艘新式战舰的到来,让伊东祐亨信心倍增。这两艘战舰装备精良、火力强大,无疑将成为他手中的利器。
“等天气转暖,我们就主动出击,把威海卫彻底摧毁!”伊东祐亨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决心和自信。
参谋们纷纷附和,他们对伊东祐亨的计划表示赞同。一时间,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大家都被这种狂热的情绪所感染。
“我们要让清国水师永无翻身之日!”伊东祐亨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点燃了众人的斗志。
在一片喧嚣声中,新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形。伊东祐亨详细地阐述了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参谋们则认真记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这个计划不仅要摧毁威海卫,还要打击清国水师的士气,让他们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伊东祐亨相信,只要按照这个计划执行,胜利必将属于日本海军。
而在威海卫,一场无声的较量己经开始。工匠们在加班赶制速射炮,水兵们在零下的气温里操练,陆战队在朝鲜的山地里构筑防线。每个人都知道,当春天的冰雪消融时,黄海的波涛里,将迎来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