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朝鲜烽烟

2025-08-19 1474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汉城的冬天总是来得格外早,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城市就被寒冷所笼罩。大同江的冰面下,暗流涌动,似乎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就在这时,日本陆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突然增兵五千,如饿虎扑食般占据了汉城周边的炮台。朝鲜国王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软禁在了景福宫中,失去了自由。汉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他们的存在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紧张和恐惧的气氛。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威海卫。丁汝昌正在检查新“致远”舰的龙骨,当他看到那封字迹潦草但透着十万火急的电报时,心中不由得一紧。电报上的内容让他震惊不己:“日军逼朝鲜‘独立’,牙山清军被围,请求水师支援。”

丁汝昌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日本军队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对中国的挑衅,而牙山的清军被围,情况十分危急。

一旁的邓世昌见状,愤怒地一把将电报拍在案上,怒吼道:“小鬼子这是输了海战,想在陆地上找回来!”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愤慨和决心。

邓世昌刚刚从陆战队营地回来,他的手里还紧紧攥着训练计划表。这半年来,陆战队的士兵们日夜苦练,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的紧急情况。

“咱们的陆战队练了半年,正好派上用场!”邓世昌目光如炬,他坚信陆战队的实力,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在这场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洋陆战队经过整训,己有三千人规模,配备了速射炮和格林炮,还跟着渔民预备役学了夜袭和山地作战。栓柱现在是小队长,带着弟兄们在刘公岛的山地里练得脚底板起泡,就等着上战场。

丁汝昌没立刻拍板。他知道,陆战队支援朝鲜,意味着北洋水师要首接介入陆地战事,朝廷那边未必批准。“让萨镇冰给牙山的叶志超发报,”他沉吟道,“问清日军兵力和清军布防,咱们再做打算。”

三天后,回电来了,只有八个字:“兵力悬殊,危在旦夕。”附带的草图显示,日军在牙山外围设了三道防线,清军被困在山顶的堡垒里,粮弹将尽。

“不能等了!”李和站出来,“再等,牙山的弟兄就全完了!陆战队坐船去仁川,趁夜登陆,从侧翼撕开日军防线,给叶志超解围!”

丁汝昌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盯着仁川港的位置。仁川港距离牙山仅有百里之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无疑是陆战队登陆的绝佳选择。

“传令下去,让邓世昌率领第一营,并带上两门速射炮前往仁川港。”丁汝昌果断下达命令,“‘震洋’舰负责护航,务必确保陆战队安全抵达。无线电保持静默,登陆后仅以信号弹进行联络。”

出发前夜,陆战队的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碌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栓柱小心翼翼地将母亲给他的护身符塞进怀里,仿佛这样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邓世昌站在士兵们面前,面色凝重地训话:“到了朝鲜,大家一定要记住三件事:第一,绝对服从指挥;第二,不可贪恋战斗,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第三,我们的任务是解救被困的同胞,而不是去拼命。记住,活着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十二月的黄海,波涛汹涌,海浪不断拍打着“震洋”舰的甲板。陆战队的士兵们挤在狭窄的货舱里,抱着步枪,或闭目养神,或小声交谈。邓世昌独自一人站在舰桥上,眺望着朝鲜半岛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这次行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救援任务,更是北洋水师在陆地上的首次亮相。这一战,关系到北洋水师的声誉和威望,也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汉城的日本领事馆里,间谍正用电报发往东京:“北洋陆战队动向不明,仁川港戒备森严。”他们还不知道,一场猝不及防的夜袭,即将在仁川的滩涂上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