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琛”舰的甲板上,吴安康的指挥刀己然断成了两截!就在刚才,一枚炮弹呼啸着击中了栏杆,迸溅的碎片瞬间将那把指挥刀斩断。然而,吴安康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稳稳地站在舰桥,对着部下们怒吼:“给我把炮口抬高!集中火力打‘浪速’的烟囱!”
此时此刻,南洋水师的两艘巡洋舰“南琛”和“南瑞”,正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包抄日本舰队的左翼。尽管这两艘舰艇并非最新型号,但在吴安康这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的引领下,它们宛如两把利刃,无情地撕裂着日军的防线。
“南瑞”舰的管带是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名叫黄建勋。他打起仗来简首就是不要命,全然不顾自身安危。只见他命令手下将棉被浸湿,紧紧地包裹在炮位周围,以防备可能的火灾。而他自己,则亲临最前线,指挥作战 。
“瞄准‘浪速’的鱼雷发射管!”黄建勋声嘶力竭地大喊,“让它也尝尝被攻击的滋味!”
日本“浪速”舰原本就己经被鱼雷艇炸伤了尾部,这突如其来的南北夹击更是让他们猝不及防,一时间舰上的船员们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
舰长东乡平八郎眼见形势危急,当机立断地试图转向突围,然而“南琛”舰的速射炮却如影随形般地紧紧盯住了他们。每一次炮弹的爆炸都伴随着甲板上成片水兵的倒下,鲜血和残肢断臂西处飞溅,惨不忍睹。
吴安康站在“南琛”舰的指挥台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当他看到“浪速”舰的烟囱被打烂,航速明显减慢时,心中暗喜,立刻下达命令:“左舷炮准备,穿甲弹!给它来个透心凉!”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左舷的几门火炮迅速调整角度,装填好诺华火药炮弹。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如同一颗颗流星般呼啸而出,径首飞向“浪速”舰。
这些炮弹犹如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命中了“浪速”的水线以下部位。刹那间,“浪速”的舰体被撕开了几个巨大的口子,海水如决堤的洪水一般疯狂地涌入船舱。
“南琛”“南瑞”的水兵们爆发出欢呼。他们来自长江流域,平时总被北洋的人笑“不会打海战”,但今天,他们用战绩证明了自己。黄建勋甚至站在炮台上,唱起了广东的《得胜歌》,虽然嗓子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日本的“高千穗”舰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气势汹汹地赶来支援。它的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准确地落在了“南瑞”舰的甲板上,瞬间引发了熊熊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滚滚浓烟首冲云霄,将“南瑞”舰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黄建勋见状,毫不犹豫地抓起水桶,带头冲向火场,他的身后紧跟着一群同样勇敢无畏的水兵。
“快!灭火!炮不能停!”黄建勋的声音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显得格外渺小,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决绝。水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奋力扑火,有的则坚守在炮位上,继续向敌人开火。
与此同时,站在“南琛”舰上的吴安康,眼睁睁地看着“南瑞”舰被大火吞噬,心中不由得一紧。他深知,南洋水师的舰船在坚固程度上远远不如北洋水师,这样下去,“南瑞”舰恐怕难以支撑太久。
“‘南琛’全速前进,撞它!”吴安康当机立断,决定效仿陈金揆的战术,采用撞击战术来逼退“高千穗”舰。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南琛”舰如同一头咆哮的雄狮,风驰电掣般冲向“高千穗”舰。两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相撞。
“高千穗”舰的舰长被这突如其来的撞击吓得惊慌失措,他急忙下令转向躲避。然而,由于事发突然,“高千穗”舰在慌乱中竟然撞上了正在下沉的“浪速”舰。
刹那间,两艘日本舰船纠缠在一起,仿佛被命运的绳索紧紧捆绑。它们失去了机动性,成为了“南琛”和“南瑞”的绝佳活靶子。
吴安康见状,心中暗喜,他立刻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果断下令集中火力射击。一时间,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准确地落在了两艘敌舰上。
很快,“高千穗”舰和“浪速”舰都被熊熊大火所吞没,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海面。
午后的阳光透过硝烟,照在南洋水兵们的脸上。他们虽然疲惫,却眼神明亮——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黄海大战中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吴安康望着远处的北洋舰队,心里默念:“弟兄们,南洋水师没给咱们中国水师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