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蜜桃未熟时

2025-08-22 3043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2012年,高中一年级

埼玉县春日部市的一所普通公立高中,樱花刚落尽,空气里残留着若有似无的甜香。高一(3)班的教室里,靠窗倒数第二排,坐着一个几乎要被阳光穿透的女孩——松岛真麻。

她拥有一种近乎透明的白皙肌肤,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留下痕迹。小巧的脸蛋上,一双圆润的杏眼占据了大部分注意力,瞳孔是清透的浅褐色,睫毛不算浓密却根根分明,眨动时带着几分懵懂的稚气。鼻子小巧挺翘,嘴唇是自然的,像初绽的樱花花瓣。身高只有153cm,在逐渐发育的同龄女生中显得格外娇小。制服穿在她身上有些空荡,尤其那件藏青色的水手服上衣,衬得她脖颈纤细,锁骨若隐若现。一头柔顺的黑发披肩,发尾带着天然的内扣弧度。整体气质干净、脆弱,像一颗裹在柔软绒毛里、尚未完全成熟的水,散发着青涩的甜香,却又带着一丝易碎的脆弱感。在普遍追求时尚妆容的高中女生里,她几乎素颜,只有偶尔会在唇上涂一点润唇膏。

真麻是安静的,甚至可以说是怯懦的。她很少主动与人交谈,课间要么低头看书(通常是漫画或轻小说),要么望着窗外发呆。回答问题声音细若蚊蝇,脸颊总是迅速飞起两朵红云。她害怕成为焦点,害怕被注视。内心深处,她并非没有想法,只是那些想法如同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蝴蝶,扑扇着翅膀却找不到出口。她渴望被理解,又恐惧被看穿。她有着细腻的感知力,对周遭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这反而加重了她的不安。

她的朋友很少,只有邻座的山田友里惠算得上亲近。友里惠是个开朗微胖的女孩,性格大大咧咧,是真麻高中生活的“保护伞”和“传声筒”。友里惠会主动拉着真麻去小卖部买炒面面包,在真麻被不怀好意的男生调侃时(“松岛,你这么小只,是不是还没发育啊?”)大声回怼。真麻依赖着友里惠的这份热情,但也仅此而己。她们的关系更像是“被需要”与“需要”,而非深刻的精神共鸣。真麻总觉得,友里惠的热闹世界和自己隔着一层透明的墙。

春日部是个典型的东京卫星城,生活节奏不快不慢,带着一种“够用就好”的务实感。真麻的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温和但疏于情感表达,家庭氛围平静得近乎沉闷。高中校园充满了青春期的躁动,女生们热衷于讨论最新的涩谷系时尚、偶像组合和联谊活动,男生则在篮球场或游戏厅挥霍精力。真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格格不入。她唯一的慰藉是放学后偷偷溜进空置的音乐教室,对着巨大的落地镜,笨拙地模仿电视里看到的偶像舞蹈动作,镜中的女孩眼神闪亮,那是她一天中唯一感到“活着”的时刻。她偶尔会拿出翻盖手机,搜索“模特招募”或“艺人事务所”的信息,心跳加速,却又在母亲敲门时迅速关掉屏幕。

高三的氛围陡然紧张起来,升学压力像低气压笼罩着教室。真麻的成绩平平,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父母希望她考个短期大学学点实用技能,比如秘书或护理。真麻内心抗拒,却不知如何表达。

时间悄然雕琢。她的轮廓褪去了一些婴儿肥,下颌线更清晰,显出一种清秀的精致感。皮肤依旧白得耀眼,眼神却比高一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和探寻。她开始尝试修眉,让眉形更柔和。头发留得更长了些,发尾的弧度显得更温顺。身材依然娇小玲珑,但制服下的曲线开始有了少女的微妙起伏。她开始偷偷注意时尚杂志,对“可爱”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但仅限于在房间里对着镜子试穿网购的、价格便宜但款式可爱的衣服。

迷茫加剧了她的内向。看着同学们热烈讨论着大学和专业,她感到一种被抛下的恐慌。她尝试过对父母说出“我想做艺人”的想法,换来的是母亲担忧的眼神和父亲“找个安稳工作才是正经”的叹息。她变得更加沉默,内心却在剧烈翻腾。一种对自己平凡现状的不甘,和对未知世界(尤其是电视上光鲜亮丽的演艺圈)的向往,如同藤蔓般缠绕着她的心。她开始在网上更频繁地浏览各种演艺事务所的招募信息,甚至偷偷拍了几张自认为“可爱”的照片,却始终没有勇气投递出去。她害怕失败,更害怕那失败带来的嘲笑。

友里惠依然是她最亲近的人,但两人的话题也开始围绕升学。友里惠目标明确,要考本地的短期大学学幼教。她察觉到真麻的低落,试图鼓励她:“真麻酱这么可爱,以后一定会有好运气的!”但这句安慰反而让真麻更觉苦涩——可爱,除了被称赞,还能做什么?

春日部的日常依旧,但真麻眼中多了一层滤镜。她走在街上,会不自觉地观察橱窗里模特的姿态,会留意电视里女艺人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她开始去涩谷或新宿,不是为了购物,而是坐在街角观察那些打扮入时的女孩和星探出没的地方。那个繁华喧嚣的世界对她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像黑暗中的灯塔,却又遥不可及。她感到自己被困在埼玉的日常里,灵魂却渴望飞翔。

遵从父母的意愿,真麻进入东京都内一所专科学校学习商务秘书。她搬到了东京都内的小公寓,开始了通学生活。东京的繁华让她眩晕,也让她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离开了高中制服的束缚,真麻开始小心翼翼地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她学会了化淡妆,重点在打造清透的底妆和放大双眼的眼线睫毛膏,唇色偏爱自然的粉橘色。衣着上,她偏爱柔软材质的连衣裙、针织衫,颜色多是柔和的粉、白、米,强调温柔甜美的气质,也努力凸显自己娇小身材的优势。她开始注意仪态,努力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怯懦。那头黑发被打理得更加柔顺有光泽,成为她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她身上那份“水”般的透明感和甜美气息,在脱离了高中环境后,开始散发出一种不自知的、吸引人的光芒。在专科学校的女生中,她的外貌逐渐显得出挑。

东京的环境让她稍稍打开了一些心扉。专科学校的压力相对较小,她有了更多时间思考未来。她对秘书课程毫无热情,反而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短期表演班和模特培训班。在表演班的镜前练习中,她第一次体验到“成为另一个人”的释放感,虽然依旧害羞,但眼神中开始有了表达的渴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她尝试投递简历给一些正规的模特经纪公司或小型艺能事务所,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回音的面试也因她的紧张和不自信而失败。她开始怀疑自己,那份“可爱”在竞争激烈的东京是否一文不值?经济压力和内心的焦虑与日俱增。就在这时,她在网上看到了影片制作公司的招募信息。巨大的冲击和羞耻感之后,一个声音在心底响起:这或许是唯一一条能让她“被看见”的捷径?一个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地方?痛苦、犹豫、破釜沉舟的决心交织在一起。

在专科学校,她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同在表演班的女孩玲奈。玲奈性格活泼,目标明确想当演员。真麻向玲奈透露了自己对演艺圈的向往,甚至隐晦地提到了那些“非主流”事务所的招募。玲奈起初是震惊和担忧,劝她三思:“真麻酱,那种路…很辛苦的,而且…名声…” 真麻苦涩地笑了:“我知道。可是玲奈,你觉得像我这样,除了‘可爱’,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让别人记住呢?正规的路,我走不通啊。” 这次坦诚的交流让两人都有些沉重。真麻和高中好友友里惠的联系变少了,她不敢告诉友里惠自己的挣扎和正在考虑的选择,怕看到对方不理解和失望的眼神。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东京的活力与冷漠并存。她穿梭在光鲜的表参道和略显混乱的地下偶像表演场地之间,感受着梦想与现实巨大的撕裂感。公寓狭小局促,窗外是东京永不熄灭的霓虹,映照着她内心的彷徨。产业的招募广告像一张张诱惑又危险的网,在她浏览的网页边缘闪烁。这个环境既给了她希望,也放大了她的绝望。她给玲奈发line时,玲奈曾半开玩笑地说:“真麻酱皮肤这么好,白里透红的,像颗桃子(もも)一样可爱!” 这句无心之言,却像一颗种子落进了真麻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