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一家隐秘的私人会所。海风带着咸腥味吹过百叶窗。刘子光对面坐着石老板——一位衣着低调却气场深沉的中年男人,眼神锐利如鹰隼。桌上没有多余寒暄,只有一份文件和一个瑞士银行的密钥。
“子光,贝宁。你的新‘战场’。”S老板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推过文件:“‘光通贸易’,你个人独资。初始两百万美金,可透支。资金,不用问来源,也查不到。”
刘子光瞳孔微缩。彻底离开华为的体系,深入西非未知之地?这远超预期。但他内心蛰伏的猛兽被“战场”二字瞬间唤醒。
“做什么?”
“明面上:卖电子垃圾、廉价服装、过期食品、日用杂货。”S老板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特别标注:临期帝汶香米,无限量供应——能吃,货真价实。杂货里…会有一些‘报废处理’的‘安保装备’,量大管够。”
刘子光瞬间了然!香米是幌子,掩护的“杂货”才是核心——那批所谓的“临期安保装备”,必然是军火!AK、装备…数量以万计!这是要他在贝宁建立一条隐秘的军火供应链,甚至…武装一支力量?地点指定在穆罕默德势力范围附近,用意昭然若揭。更重要的是,这无限量、能吃的打折香米本身,就是一件足以撬动部落格局的战略武器——谁能稳定提供粮食,谁就能赢得人心甚至忠诚。
“为什么是我?”
“我看过你在也门的报告,‘班长战争’讲得好。任老头要的是通信‘山头’,我要的是…更实在的东西。”S老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你有技术员的脑子,却藏着指挥官的魂。贝宁那片烂泥塘,正适合你这种‘非标’人才去搅和。记住,真出了祸事,”他敲了敲桌面,一字一顿,“‘不要供出为师便好’。”
没有退路,只有狂野的诱惑。刘子光拿起密钥,感觉它沉甸甸的,仿佛是一把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明白了。”
“光通贸易”在贝宁北部紧邻穆罕默德地盘的小镇扎下根。表面是堆满廉价中国货的仓库,深处却别有洞天。刘子光展现出惊人的双重天赋:
商业伪装大师: 他利用自己掌握的通信技术优化物流,让香米和杂货的流通效率极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国刘老板”,完美融入环境。物美价廉、能填饱肚子的“光通香米”,尤其受到周边部落的欢迎,为“光通”建立了广泛而稳固的民间基础。
军火网络架构师: 他自行搭建(或利用S老板提供的)卫星通信渠道(经过多重加密和伪装),与S老板的单线联系稳如磐石。那批批“报废安保装备”源源不断流入,经过他手下的“技工”简单翻新,成为致命的杀器。他建立了一套隐蔽的仓储和分发网络,如同布置一个精密的通信节点网。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强行啮合。一次为承接的华为新基站项目选址的野外勘察,GPS信号在复杂地貌中丢失。刘子光的越野车误入一片枪声大作的丘陵地带——正是穆罕默德的部落武装与宿敌激战的中心!
子弹呼啸,土石飞溅。刘子光弃车躲避,仍被穆罕默德的战士俘虏。当被带到身材魁梧、眼神凶悍的穆罕默德面前时,刘子光报出了国籍。
“中国人?”穆罕默德凶戾的眼神稍缓。他曾在首都受过中国医疗队的救治,对中国人有天然好感。“松绑,给他水。” 他打量着刘子光,似乎想起了什么:“等等...‘光通’?那个卖便宜好米的中国公司?” 刘子光心中一动,微微点头。
(快速推进:农业改良与信任建立)
被暂时安置在部落的刘子光,没有坐以待毙。他敏锐地发现这片土地的小麦种植方式原始落后,产量低得可怜。骨子里对“系统优化”的本能压倒了对环境的恐惧。他更清楚,粮食,尤其是可靠且廉价的粮食来源(比如他仓库里那堆积如山的香米),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硬通货和权力基石。
“首领,给我一小块地,一些种子,我能让产量翻倍。”刘子光平静地对穆罕默德说,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的笃定。
穆罕默德将信将疑,给了他一小块贫瘠的坡地。刘子光化身农艺师+工程师:
土壤分析:利用简易试剂(来自“光通”仓库)快速测酸碱度和肥力。
选种优化:从带来的不同香米样本中(S老板提供,品种多样),筛选出几种适应性强、抗病好的进行试种,结合本地种杂交选育。
水利改造:设计简易的坡地集雨和滴灌系统,用废旧塑料管和容器实现。
精准施肥:利用有限的化肥,结合草木灰等本地材料,按需精准施用。
半年后,收获季。
当金黄的麦穗沉甸甸地铺满那块曾经的坡地,产量确确实实翻了一番还多!部落震惊了。粮食就是生命!穆罕默德看着刘子光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友善的客人,变成了“带来丰收的神奇中国人”。“刘!你的米好,你的办法更好!”穆罕默德用力拍着刘子光的肩膀,狂喜之情溢于言表。他瞬间明白了“光通”那无限量供应的、能吃的打折香米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食物,是能让他养活更多战士、吸引更多依附者、支撑他野心的战略资源! 信任,牢不可破地建立。
(战争序幕:首战扬名)
不久,宿敌部落再次大举进犯,兵力数倍于穆罕默德。部落战士群情激愤,准备用人海战术硬拼。刘子光站在穆罕默德身边,看着简陋的防御工事和缺乏训练的战士,又看了看仓库深处堆积如山的“杂货”,一个念头再也无法遏制。
“首领,硬拼损失太大。给我五十人,听我指挥,我能破敌。”刘子光的语气不再是商人或农艺师,而是冰冷的指挥官。
穆罕默德凝视他片刻,大手一挥:“好!‘参谋长’,看你的了!”
刘子光的战争初啼:
“空城计” + “暗度陈仓”:他让主力佯装在正面防线(一处险要山口)布防,虚张声势,旗帜招展,实则只留少数人制造噪音。同时,他亲率挑选出的五十名相对机敏的战士,携带翻新过的“安保装备”(AK-47、RPG、充足的弹药),在夜色掩护下,沿着一条隐秘的干涸河床(他提前勘察好的),迂回到敌军侧后翼。
“声东击西” + 火力压制:黎明时分,正面“守军”突然猛烈开火(主要是制造声势,吸引注意力)。就在敌军注意力被吸引,阵型前压时,刘子光率领的五十人分队在侧后翼的制高点突然现身!
“降维打击”:训练有素的战士?不需要!刘子光将五十人分成数个火力小组,每组配置精确:2-3支AK提供持续压制火力,1支RPG负责敲掉对方的机枪点或聚集人群。他要求:“看到人多的地方,就给我轰!看到冒火的地方(机枪),优先打掉!子弹不用省,给我狠狠打!” 这些从未经受过正规训练、但常年摸枪的部落战士,在绝对优势的火力密度和新式武器面前,爆发出了惊人的破坏力!
中心开花,逆转战局:侧后方突如其来的、猛烈而精准(相对部落战争而言)的打击,瞬间将敌军队形打乱!敌军腹背受敌,惊恐万分,以为陷入重围。正面佯攻部队趁机发起反冲击。敌军崩溃,丢盔弃甲而逃。
以五十人“杂牌军”,配以精良武器和诡谲战术,击溃数倍之敌!自身伤亡极小!
穆罕默德看着溃败的敌人和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再看向站在硝烟中、神色依旧冷静的刘子光,狂喜地冲过去,狠狠拥抱他:“参谋长!你是真主赐给我的‘军师’!以后战时,你就是我的‘参谋长’!平时,你继续当你的老板!”他当场下令,为刘子光配备专车和卫星电话,随时听候调遣。周围的战士看向刘子光的目光充满了敬畏,这个能带来粮食奇迹和战争胜利的中国人,在他们眼中己然不同凡响。
(快速切入双重生活与战争升级)
刘子光的生活瞬间割裂:
白天: “光通贸易”刘老板,处理“香米”、“杂货”贸易,与华为项目组沟通基站建设(利用自己作为承包商的身份,将部分项目便利地安排在“安全”或有利区域),一切如常。仓库里的香米持续不断地流向穆罕默德的部落及其新征服的土地,成为稳定人心、巩固统治的基石。
夜晚/紧急时刻: 穆罕默德的“参谋长”。卫星电话一响,专车立刻将他接往“前线”。他的“办公室”从仓库变成了沙盘和作战地图前。
S老板的“杂货”源源不断,刘子光的战术炉火纯青。 他将《孙子兵法》的谋略与通信工程的系统思维、火力至上的现代战争理念粗暴结合:
集中火力原则 = 关键路径资源倾斜:每次战斗,集中优势火力(AK/RPG集群)于一点突破,如同优化网络瓶颈。
机动穿插 = 信息流动态路由:小股精锐分队(装备最好)进行快速迂回、穿插、分割,如同数据包寻找最优路径。
情报先行 = 网络嗅探分析:利用卫星电话、改装监听设备(个人技术+石老板资源),提前获取敌军动向。
后勤保障 = 冗余备份:建立多个隐蔽军火补给点,确保“弹药流”永不中断(石老板的无限供应是关键)。粮食供应(香米)同样建立了稳定渠道,支撑着日益膨胀的人口和军队。
两年间,700余场战斗!
大小冲突,伏击、反伏击、攻坚战、防御战…刘子光指挥若定。他的战术简单、首接、高效,核心就是:强大的火力 + 精准的情报 + 出敌不意的机动。 在绝对的火力优势和降维打击般的战术面前,更重要的是,在充足、廉价粮食的支撑下, 周边13个部落相继被吞并。穆罕默德的势力范围如野火般蔓延,控制区域急剧扩张上百平方公里。刘子光在部落的地位如日中天,财富(金矿、金条、别墅)和权力(甚至按习俗娶了多位妻子)滚滚而来。
暗线涌动: 刘子光并未完全迷失。他严格区分承包商工作和“参谋长”职责,利用项目承包商身份和技术为“光通”以及自己的行动提供便利和掩护。他与S老板的联系始终隐秘,资金和军火流动如同幽灵。然而,巨大的成功、权力的滋味、以及内心深处对“战争艺术”的狂热实践,正将他推向一个越来越难以回头的深渊。贝宁政府军警惕的目光,己经牢牢锁定了这片因一个前中国通信工程师而变得异常躁动和扩张的土地。 那源源不断的廉价香米和骤然崛起的军事力量,早己成为国家安全的显性威胁。
战争指挥的环节己经全面展开,刘子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下一章可首接切入一场标志性的大规模战役,展现刘子光成熟的指挥艺术,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