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夏,深圳,空气中依然残留着暑热,但BAT集团顶层办公室里,空调送出恒定的凉风。石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深南大道奔涌的车流。香港之行的光影还在脑海流转:维港的璀璨、二伯家的温情、兰桂坊的喧嚣、庙街的烟火……而此刻,一句突兀却无比清晰的口诀,如同划破时空的密码,骤然在他心头响起——“**永远向上比亚迪**”。
他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正在整理文件的石安:“安叔,立刻查一家公司,深圳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叫王传福。找到联系方式,安排见面,越快越好。”
石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职业素养让他没有任何迟疑:“是,峰少。我马上去办。” 他放下文件,迅速转身离去。比亚迪?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石少的判断,从未出错。
几天后,一辆黑色桑塔纳2000载着石峰、阿玉和石安,驶向深圳关外一片略显陈旧的工业区。车子最终停在一栋外墙灰扑扑、挂着“深圳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牌子的厂房前。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化学制剂气味。
推开简陋的办公室门,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浅蓝色短袖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立刻迎了上来。他身形清瘦,面容带着书卷气,眼神却异常明亮坚定,透着一股技术人员的专注和一丝创业者的疲惫。正是**王传福**。
“石总,阿玉助理,石先生,欢迎欢迎!地方简陋,实在不好意思。”王传福热情地握手,笑容朴实,带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有些急促。他引着三人穿过堆放着纸箱和零部件的走廊,来到一间用玻璃隔出来的所谓“实验室”兼办公室。里面几张旧办公桌拼在一起,桌上堆满了各种电池样品、拆解的元器件、电路板、烙铁、万用表和写满密密麻麻数据的笔记本。墙上挂着几幅电池结构图和工艺流程草图。几个穿着工服的年轻人正在角落里调试设备,空气中那股化学制剂的味道更浓了些。
王传福拿起一块其貌不扬的方形电池,如同捧着稀世珍宝,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石总请看!这就是我们研发的镍镉电池!容量、循环寿命、安全性,都敢跟日本三洋、索尼的同类型产品掰手腕!价格却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二!”他语速飞快,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技术细节、市场前景、成本控制,从电池的正极材料讲到负极隔膜,从生产线改造讲到打破国外垄断的决心。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技术的痴迷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份纯粹的热忱极具感染力。
阿玉听得半懂不懂,只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王工”像个充满能量的永动机,对着那些冰冷的电池零件,眼里有光。石安则默默观察着环境和那些专注的年轻人,评估着风险。
石峰全程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手指轻轻着王传福递过来的那块镍镉电池样品,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外壳下蕴含的能量。等王传福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王总,技术我不懂,但我懂人,懂趋势。”他首视着王传福镜片后那双充满血丝却无比明亮的眼睛,“我看好你这个人,看好你做的事。打破垄断,实业兴国,这条路,我石峰投了。”
他伸出两根手指:“200万人民币。认购比亚迪原始股。”这个数字在1995年,对于一个蜗居在关外旧厂房、员工不过几十人的小公司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王传福愣住了,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睁大,呼吸都停滞了几秒。巨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让他一时失语。好一会儿,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石总...您...您是说真的?200万?”
“千真万确。”石峰点头,语气不容置疑,“合同细节,安叔会跟你敲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旁边正努力理解“原始股”是什么的阿玉,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阿玉,你呢?要不要也投点零花钱玩玩?”
阿玉被点名,吓了一跳。她看看石峰,又看看激动得脸都有些发红的王传福,再看看石峰手里那块普通的电池,脑子里一片空白。她不懂电池,更不懂投资,但她无条件相信石峰。“我...我投10万!”她几乎是脱口而出,从自己的小包里摸出存折,那里面躺着她在股市里赚到的“巨款”。对她来说,10万己是天价,但她觉得峰哥说投,那就一定没错。
石峰眼中笑意更深,又带着点深意:“好。阿玉助理也认购10万原始股。记住,这个股,可是能传家的大宝贝,好好捂着。”他的话如同预言,轻飘飘落下,却无人能解其中深意。石安沉吟片刻,也谨慎地表示会以个人名义认购少量(约5万元)。
王传福看着眼前这几位“财神爷”,尤其是石峰那笃定的眼神和阿玉那懵懂却信任的举动,一股巨大的暖流和使命感涌上心头。他用力握紧拳头:“石总!阿玉助理!石先生!谢谢!谢谢你们的信任!比亚迪,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资金注入,BAT集团旗下的娱乐子公司“星辉时代”也正式挂牌成立。石峰明白,娱乐产业光有资本不够,更需要人才。九月初的一个周末夜晚,他带着阿玉和石安,开始了“星探”之旅。
**第一站:深圳“根据地”酒吧**
推开厚重的隔音门,震耳欲聋的摇滚乐浪和鼎沸的人声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烟雾缭绕,灯光迷幻。舞台上,乐队正在歇斯底里地演奏。石峰三人找了个角落的卡座坐下。阿玉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群魔乱舞的人群,小脸写满不适应。
几首歌后,乐队退场。灯光暗下,一束追光灯打在舞台中央。一个穿着简单的黑色吊带长裙、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子抱着吉他,独自走到立麦前。她没有多余的寒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一段略带忧伤的前奏流淌出来。
她的五官不算惊艳,但组合在一起有种独特的韵味,眉宇间带着一丝倔强和疏离。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在舞台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黑色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几缕发丝被汗水粘在光洁的额角。当她开口唱歌时,声音清澈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仿佛能抚平喧嚣。她唱的是一首原创的都市情歌,歌词细腻,旋律动人,将酒吧里的嘈杂瞬间压了下去。她的眼神时而低垂,时而望向虚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周身散发着一种遗世独立的艺术气质。那份投入和真挚,在浮华的酒吧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异常抓人。
一曲终了,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很快又被新的喧闹淹没。陈明微微鞠躬,抱着吉他安静地走下舞台,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的掌声与她无关。
石峰对石安使了个眼色。石安会意,起身走向后台。
**第二站:深圳国贸大厦,“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
翌日下午,石峰三人来到位于国贸大厦高层的“新丝路”模特公司。这里与昨晚的酒吧截然不同,明亮、开阔、时尚。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深圳街景。走廊里挂满了俊男美女的模特卡和时尚大片。
他们刚在会客区坐下,就听到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一个爽朗又带着点不耐烦的女声:“哎呀张姐!那件露背的能不能换掉?走一天了,带子勒得我肩膀疼!”
话音未落,一个高挑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进了休息区。
她身高足有1米75,穿着一件紧身的白色露脐小背心,搭配一条低腰牛仔喇叭裤,完美的腰臀比和逆天长腿展露无遗。外面随意披着一件薄纱质地的米色长开衫。五官立体大气,皮肤白皙得发光,浓密的黑色长发扎成高高的马尾,随着她的步伐在脑后甩动,活力西射。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顾盼生辉的大眼睛,清澈明亮,带着北方姑娘特有的爽朗和一丝狡黠。此刻她正微微嘟着嘴,跟身后的经纪人抱怨着,表情生动鲜活,完全没有顶级模特的架子,反而像个邻家女孩在撒娇。
看到休息区坐着的石峰三人(尤其是石峰气质不凡),瞿颖立刻收起了抱怨的表情,脸上瞬间切换成职业化的明媚笑容,带着点好奇:“张姐,有客人啊?”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普通话带着一点京腔,语速很快。
经纪人张姐连忙介绍:“瞿颖,这位是星辉时代的石总、阿玉助理、石先生。”
瞿颖落落大方地走过来,主动伸出手,笑容灿烂:“石总好!我是瞿颖。”她的握手有力而短暂,带着模特特有的分寸感。近距离看,她的容貌更加惊艳,身材比例近乎完美,青春洋溢的气息扑面而来。
石峰开门见山:“瞿小姐,幸会。你的条件非常好,在T台可惜了。有没有兴趣往影视歌全面发展?我们星辉时代刚成立,资源会全力向你倾斜。”
瞿颖眼睛一亮,但并未立刻答应,反而狡黠地眨了眨眼:“石总这么看好我?那条件呢?我现在可是‘新丝路’的台柱子哦!”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试探着。
石峰没有绕弯子:“签约金,我们可以给到行业顶级。电影、电视剧、唱片约,三年内保证至少一部女主,一张专辑,香港那边的资源也会帮你对接。”这个条件在1995年,对一个尚未涉足影视的内地模特来说,堪称天价和顶级承诺。
瞿颖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带着一丝小得意和认真思考的神色。
与此同时,在“根据地”酒吧后台狭小的休息室里,石安也正将一份星辉时代的艺人合约意向书递给刚刚卸完妆、素面朝天的陈明。陈明看着合约上“专业唱片制作”、“量身打造原创专辑”、“保证主流平台推广”等条款,尤其是那份远高于酒吧驻唱收入的签约金数字,拿着笔的手指微微有些颤抖。她抬起眼,看向石安,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你们...真的会做音乐吗?”
石安沉稳地回答:“石总说,星辉时代不做快餐,只做能留下来的声音。”
几天后,两份签好字的艺人合约摆在了石峰的办公桌上。
吴君如拿着咖啡杯凑过来看,看到瞿颖合约上的数字时,夸张地倒吸一口冷气:“哇!峰少!你这手笔够大的!哄抬市价啊!”她随即又看到陈明的合约,点点头,“不过这个陈明,声音确实有味道,值这个价。”
山鸡则叼着烟,拿起瞿颖那张附在合约上的模特卡,盯着上面那双逆天长腿,啧啧两声:“峰少,你这眼光毒啊!这腿...比我命都长!以后拍MV,必须让她站C位!”
石峰没有理会他们的调侃,目光落在合约上那娟秀(陈明)和洒脱(瞿颖)的签名上。窗外,深圳的夕阳正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电池工厂里,王传福正带领团队攻克新的技术难关;录音棚的蓝图正在绘制;影视项目的策划书堆在案头;香港那边,《西面夏娃》的拍摄接近尾声,《乱世巨星》的旋律开始在街头巷尾响起……
资本的触角在实业与娱乐间游走,点石成金的传奇仍在继续。石峰知道,他撒下的种子,正在这片沸腾的热土上,悄然生根发芽,即将破土而出,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璀璨夺目的光芒。而他手中握着的牌——从比亚迪的原始股,到星辉时代的双子星——每一张,都指向一个更加庞大而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