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孤家寡人

2025-08-22 2879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87年的春天,带着桂西北特有的湿冷,悄然降临安阳镇。对石峰而言,这个春天却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寒意。操劳一生的奶奶,在料峭春寒中溘然长逝。那口曾承载他童年无数“长椅”时光、最终送走奶奶的深色棺材,连同奶奶慈祥而疲惫的面容,一同沉入了冰冷的黄土。十二岁的石峰,彻底成了孤儿。

葬礼的肃穆尚未完全散去,一个身影踏入了民和街50号焕然一新却空荡冷清的门槛——**石安**。他是石峰三爷爷的儿子,如今是海外石松亲王在国内产业(尤其是桂西北布局)的核心骨干。他受命而来,核心指令依旧冰冷明确:**“绝对保护石峰人身安全、学业顺利、财产安全,首至其成年。”**

石安约莫三十五六岁,面容精干,眼神锐利,带着一种商场上磨砺出的沉稳与效率。他话不多,行动却极为利落。迅速接手了石峰的生活起居,安排饮食,监督学习,处理老宅和山中别墅的维护事宜。他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女儿都远在香港或东南亚,难得团聚。石峰能感觉到这位堂叔的尽责,却也清晰感受到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石安更像一个高效的监护人,而非亲人。那来自海外庞大石氏家族的“勿究其异,勿生枝节”的指令,如同无形的墙壁,隔开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悲伤还未来得及细细咀嚼,更紧迫的压力便汹涌而至——**小升初考试**。这是八十年代桂西北小镇孩子命运的分水岭。考不上县里唯一的重点中学“都安高中”,就只能去隔着一条街的“安阳中学”。在石峰前世的记忆里,安阳中学的学生素质可谓“一言难尽”,学风涣散,打架斗殴如同家常便饭,被当地人戏称为“武术学校”。一旦踏入那里,想要再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难如登天。

石峰来不及沉浸于失去亲人的哀伤,便被石安严格地推入了备考的轨道。书桌成了他的堡垒,试卷是铺天盖地的硝烟。

五年级的课间,依旧是喧嚣与荷尔蒙混杂的战场。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灰尘在光柱中飞舞。石峰和阿彦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抓紧时间讨论一道数学题。教室的另一端,传来一阵令人不适的哄笑和阴阳怪气的口哨声。

两个留级的“二流子”,正堵在教室后排过道,嬉皮笑脸地围着一个脸涨得通红的女生。他们刻意压低了声音,但那些不堪入耳的台词还是断断续续飘过来:

“……怕什么羞嘛……跟着强哥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就是,强哥罩着你,在安阳镇横着走!比那些书呆子强多了……”

“晚上……镇东头录像厅……新片子……嘿嘿……”

女生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身体微微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出声反驳。周围的同学有的装作没看见,有的则跟着起哄,教室的角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恶意。

石峰和阿彦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这种事,在五年级并不罕见。石峰不是没想过出头,但面对这些身材高大、明显带着痞气的“大龄”同学,十岁出头的身体实在没有硬碰硬的资本。石安虽然能保护他不受校外侵害,却管不了校内这种无处不在的软性欺凌。

“算了,”阿彦低声说,眉头紧锁,带着本能的善良和无力感,“惹不起……”

石峰沉默地点点头。他和阿彦能做的,就是牢牢守住角落,不让混混过来骚扰附近的女生。只要他们坐在这里,那些混混就不会轻易过来骚扰这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这里是他们为数不多能给予附近女生的、微不足道的庇护。阳光洒在摊开的书本上,映照着少年面对现实粗粝时的隐忍与无奈。

课间的纷扰更凸显了考场的重要性。石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备考。他本就是前世的小镇做题家,曾以县第三名的成绩杀出重围(第一(春杨)、第二名皆是女生)。这一世,带着成年人的心智、清晰的记忆和更强大的专注力,他在备考路上几乎所向披靡。

数学的逻辑推演、语文的阅读……在他面前如同被拆解的积木,条理分明。石安为他搜罗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他都能高效地吸收、转化。

最终的升学考试如期而至。考场肃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赫然是:**《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这个题目对大多数五年级学生来说,无非是写写学校升旗(实际上,当时广西很多艰苦的地方的小学,连个升旗的广场都没有,对他们来说,这次的出题明显超纲了),或者泛泛地表达爱国之情。但石峰握着笔,眼前浮现的是那些沉重而光辉的影像。他略作沉吟,提笔写道:

“……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猎猎招展,那鲜红的颜色,让我想起渣滓洞阴暗牢房里,小萝卜头用石子在墙上刻下的那颗五角星。他那么小,像一颗刚发芽的种子,却懂得什么是光明,什么是信仰。他仰望着铁窗外那一小片蓝天,是否也梦想着有一天,能看到一面真正的红旗高高飘扬?……”

“……当国歌的旋律庄严奏响,我仿佛听到歌乐山下,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走向刑场前,用嘶哑却无比坚定的声音,一针一线绣着她们心中的红旗。那红旗上浸染的,不是颜料,是永不褪色的忠诚和希望。她们知道看不到胜利的旗帜,却用生命为它奠基……”

石峰的笔触带着五年级学生应有的质朴,却蕴含着超越年龄的深刻意象和真挚情感。他将革命先烈具体化、孩童化(小萝卜头),将抽象的革命精神具象为“绣红旗”这样充满女性坚韧与悲壮的细节。字里行间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对信仰、牺牲与传承的沉静刻画,以及对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尊严的珍视。

阅卷老师看到这篇作文时,据传先是沉默,继而眼眶微红,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那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精神力量,那符合年龄却又深刻动人的表达,如同一股清泉涤荡心灵,又像一记重锤敲击灵魂。毫无疑问,最高分!满分作文!

数学对石峰而言更是游刃有余。当最终的成绩张榜公布时,没有任何悬念——**石峰,以全县第一名的傲人成绩,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县状元!** 他的名字被红纸金字写在榜单的最顶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阿玉欢呼雀跃,阿罗兴奋地捶了石峰一拳,连一向沉静的阿彦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们三个也凭借自己的努力,顺利跨过了重点中学的门槛,将在都安高中继续他们的同窗之谊。

民和街50号的门前,石安看着那张成绩单,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赞许和如释重负。他完成了亲王交代的重要任务之一——确保石峰学业顺利进入重点中学。

石峰站在焕然一新的厅堂里,新刷的白墙映着窗外热烈的阳光。他手里拿着那张象征胜利的成绩单,心中却没有太多狂喜。奶奶不在了,爷爷早己离去,这偌大的宅子只剩下他和一个尽责却疏离的监护人。县状元的荣耀,像一枚闪亮的勋章,别在他孤独的童年尾声。

喀斯特群峰依旧沉默地环绕着小镇。石峰知道,踏上都安高中的台阶,只是他穿越人生漫长征程中,迈过的第一个、相对平缓的山丘。更复杂的少年时光,更汹涌的暗流,更沉重的宿命谜题,都将在那所汇聚了全县精英的校园里,等待着他。但此刻,他至少用手中的笔,为自己赢得了下一段旅程的入场券。孤雏展翼,飞向更高也更莫测的天空。

石峰也想去深圳商海厮杀,截胡李连杰,助力任正非,活捉周慧敏,奈何身边只有三个天真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