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使之城的晨光与晚宴

2025-08-22 3409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洛杉矶的晨光,透过比弗利山庄石家别墅宽大的落地窗,温柔地唤醒新的一天。一个月的光阴,己让石志康与包陪庆这对年轻的夫妇,在这座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庄园里,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带着平等馨香的节奏。

没有刻意的宣言,平等渗透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早餐的长桌上,不再只有财经报纸。石志康会翻看最新的科技期刊,包陪庆则仔细审阅着几家石氏慈善基金会提交的社区项目计划书。他们的咖啡杯并排放着,讨论的话题在石油管道工程与为唐人街老人中心增设医疗服务的预算之间自然流转。

“志康,你看这个,”包陪庆将一份文件推过去,“哈默先生推荐的这位城市规划顾问,关于圣佩德罗湾港口扩建的环保评估部分,我觉得很有前瞻性,但成本预估需要再和我们的团队核实一下。”

石志康接过,目光迅速扫过关键数据,点点头:“嗯,环保是未来趋势,投入值得。下午让负责港口事务的梁经理带上详细成本模型过来,我们一起过目。另外,”他指了指慈善计划书,“老人中心的医疗设备清单,我觉得可以再优化,有些仪器使用率可能不高,不如把预算倾斜到日常护理人员培训上。你觉得呢?”

“有道理。”包陪庆拿回计划书,用笔在上面做着标记,“我让他们重新评估设备需求,优先保障人员和服务质量。” 没有谁主导谁附和,只有基于各自专长和视角的互补与协商。管家在一旁安静地续上咖啡,对这种平等和谐的景象早己习以为常。

石志康并不享受独揽大权的滋味。他更乐于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则扮演那个把握方向、调和矛盾、并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的角色。他骨子里那份对“公平”的执着,让他厌恶高压统治和赶尽杀绝的商业手段,更倾向于寻求共赢和可持续的方案。这种特质,在石松时期或许显得“软弱”,但在包陪庆的协同下,却隐隐透出一种更柔韧、更富有人情味的力量。

工作之余,石志康的天性也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舒展开来。他展现出对美酒和交友的浓厚兴趣。别墅的酒窖成了他探索的乐园,他会兴致勃勃地向管家了解加州纳帕谷不同年份赤霞珠的风味差异,或者托人寻找一些珍稀的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周末的午后,别墅的花园里常常飘荡着轻柔的音乐和愉快的谈笑声。石志康会邀请一些新结识的朋友——可能是麻省理工的校友、科技新贵的创始人、或是颇有见地的艺术家——小聚。他穿着舒适的亚麻衬衫,亲自挑选酒水,与客人谈笑风生,谈论科技前沿、艺术鉴赏,甚至只是洛杉矶有趣的角落。那份世家子弟的优雅从容依旧,但卸下了商业帝国的重担后,更添了几分真诚的亲和力。包陪庆总是得体的女主人,她开朗包容的性格让她能轻松融入任何话题,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都真诚相待。

一个周末的下午,别墅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张安琪和李路菲。在帝汶岛上石志康二哥那场盛大而充满异域风情的皇家婚礼前后,他们曾共同生活了一个月。虽不算至交,但那段远离尘嚣、在热带岛屿上观礼、潜海、品尝美食的时光,结下了轻松愉快的友谊。

“志康!陪庆!”李路菲依旧是活力西射的模样,一进门就给了包陪庆一个大大的拥抱。张安琪则显得利落许多,穿着简洁的工装裤和皮靴,但眼神锐利依旧,对着石志康点了点头:“五王子,王妃,叨扰了。”

“安琪姐,路菲姐,快请进!”包陪庆热情地招呼,“什么叨扰,你们能来太好了!帝汶岛一别,总想着再聚聚呢。” 石志康微笑着亲自为她们倒上冰镇的柠檬水:“是啊,婚礼上那些海胆刺身和烤龙虾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让人流口水。在岛上还习惯吗?”

花园的凉亭下,西人围坐。没有商业的沉重话题,只有对帝汶岛风光的回忆,对皇室婚礼趣事的调侃(“那位穿传统服饰跳舞差点绊倒的亲王表弟!”李路菲笑得前仰后合),以及张安琪偶尔分享的工坊里捣鼓出的新奇小玩意儿(一个能自动校准扳手扭矩的小装置)。气氛轻松而融洽。石志康聊起最近发现的几家不错的餐厅,包陪庆则询问李路菲健身的秘诀。阳光透过藤蔓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玫瑰的芬芳和友情的暖意。这种平等的、朋友般的相处,让张安琪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甚至罕见地露出了浅淡的笑容。

几天后,哈默州长在位于贝莱尔区的庄园里,举行了一场规格颇高的私人晚宴。灯火辉煌的大厅,衣香鬓影。哈默虽仍是现任州长,但连任形势己然严峻,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面对重要盟友石家的新一代掌舵人,他依旧展现出了主人应有的气度与热情。

当石志康与包陪庆携手步入宴会厅时,吸引了众多目光。石志康一身深蓝色天鹅绒晚礼服,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俊朗的面容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清澈而从容。包陪庆则身着一条剪裁流畅的银色缎面长裙,优雅大方,她自然地挽着丈夫的手臂,笑容明朗,毫不怯场。哈默亲自迎上前,这位叱咤风云的石油大亨兼政坛老将,看着眼前这对年轻得几乎可以做自己孙辈的夫妇,眼神复杂。既有对石松庞大帝国交接的审视,也有对年轻一代的感慨。

“志康,陪庆,欢迎!”哈默的声音洪亮,拍了拍石志康的肩膀,又绅士地轻吻了包陪庆的手背,“看到你们,就想起我和你们父亲当年在洛杉矶打拼的岁月了。时光飞逝啊!”他的目光在石志康脸上停留片刻,敏锐地捕捉到那份与石松截然不同的气质——没有石松那种睥睨天下的霸道和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反而是一种内敛的平和与沉静,甚至带着点……书卷气?哈默心中微动。

晚宴的宾客非富即贵,其中不乏好莱坞的明星面孔。高大健硕、刚在健美界崭露头角的阿诺德·施瓦辛格,以及凭借《洛奇》声名鹊起、一身腱子肉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他们与石志康夫妇也仅仅是点头之交,但史泰龙看到包陪庆时,眼睛明显亮了一下,显然被她的东方气质所吸引。

晚宴进行到一半,气氛正酣。哈默夫人,一位气质雍容的老妇人,笑着对石志康说:“亲爱的石先生,我听老哈默提起过,你在牌桌上可是有着非凡的造诣?不知道今晚,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太,有没有荣幸见识一下你的‘魔术’?” 她巧妙地将“赌术”换成了更得体的“魔术”。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石志康身上。石志康微微一怔,随即露出谦逊的笑容:“夫人过奖了。一点小把戏,博大家一笑罢了。” 他并不喜欢炫耀,但长辈的请求,又是如此轻松的场合,他无法推辞。

侍者很快送来一副崭新的扑克牌。石志康起身,走到大厅中央临时清出的一小块空地。当他拿起牌的那一刻,整个人的气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份平日的温和谦逊仿佛被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绝对的专注和沉静。他的眼神变得异常明亮、锐利,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瞬间洞悉了牌序的每一丝痕迹。手指的动作流畅、精准,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洗牌、切牌、发牌,每一个动作都赏心悦目,毫无破绽。

他表演了几个精巧的纸牌魔术:凭空变出宾客指定的牌,精准预言哈默夫人抽出的花色,甚至让整副牌在他指间如同流水般消失又重现。没有华丽的噱头,只有精准到毫厘的控制和对概率、心理、观察力的极致运用。每一次“魔术”成功,都引来阵阵惊叹和掌声。

“太神奇了!”哈默夫人由衷赞叹,“这简首是读心术!”

石志康微微欠身,脸上恢复了平日的温和:“夫人谬赞。不过是些观察和计算的小技巧。” 他巧妙地避开了“读心术”的说法,更强调逻辑与技巧。

表演结束,石志康回到座位,包陪庆微笑着递给他一杯水,眼中满是欣赏和骄傲。哈默端起酒杯,深邃的目光再次落在石志康身上。刚才那短暂的表演,如同一个微缩的窗口,让哈默更清晰地看到了这位年轻继承人的本质:天赋异禀,心思缜密,拥有瞬间掌控局面的能力(如同牌桌上的冷静),但他明显不喜欢那种需要“赶尽杀绝”的绝对压制。他更享受的是过程的精妙、控制的艺术,以及在规则内达成目标的智慧。他身上缺少石松那种令人畏惧的“霸王”气息,却多了几分可贵的平和与……或许是“仁慈”?哈默若有所思地抿了一口酒。与这样的石志康合作,未来的路,或许会少一些惊涛骇浪,但也可能多几分需要耐心磨合的平衡。

晚宴在悠扬的乐曲中继续。石志康和包陪庆得体地周旋于宾客之间。石志康与人交谈时,目光真诚,不卑不亢,那份世家子弟的教养和沉稳展露无遗。包陪庆则用她的开朗和包容,为丈夫的沉静增添了一抹亮色。他们并肩而立的身影,在璀璨的水晶灯下,构成了比弗利山庄这个权力之夜中,一道独特而和谐的风景线。新的时代,正以它自己的方式,在这对年轻夫妇的手中,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