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狮城再起,菌皇之争

2025-08-20 2070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新加坡,【星火·味境】依旧火爆,但林氏家族内部的暗流并未因林文浩被暂时压制而平息。

**风云再起:“南洋菌皇”的挑战**

滨海湾不远处的另一座高端商场内,一家名为【南洋菌皇】的高端餐厅高调开业!其装潢极尽奢华,融合了南洋风情与现代科技感,主打概念赫然也是“菌类养生美食”!

幕后老板,正是林文浩!他并未坐以待毙,而是联合了几位对林文轩不满的家族旁支和外部资本,另起炉灶。

【南洋菌皇】的开业宣传铺天盖地:

* **噱头十足:** 宣称引进喜马拉雅“千年雪灵芝”(经星火安全中心初步分析,实为普通人工培育高价银耳和灵芝的混合物)。

* **价格战:** 定位略低于【味境】,但菜品外观极尽模仿之能事,甚至有几道菜的名字和摆盘与【味境】招牌菜高度相似(如“星洲菌王汤”、“金丝斑兰冻”)。

* **挖角:** 重金挖走了【味境】开业初期培养的几名本地副厨和两名有经验的侍应领班。

* **舆论造势:** 雇佣网络水军和美食博主,鼓吹“南洋本土菌食文化”,暗讽【味境】是“外来科技噱头”,缺乏“南洋灵魂”。

“林文浩这是要打擂台,抢市场,更要打击星火和林文轩的声望!”沈怀瑾看着报告,眼神锐利。

**菌汤暗战:品质的较量**

更阴险的手段接踵而至。几家与【星火·味境】有合作关系的本地优质菌菇供应商,突然以“产能不足”、“合约到期”等理由,大幅减少甚至停止供货!

“查!背后一定有林文浩的黑手!”沈怀瑾下令。

同时,【味境】后厨报告,近期收到的几批标注为“林氏企业特供”的辅助香料(如白胡椒、香茅),品质出现细微下滑,香气不足,甚至有轻微霉味混入。虽然刘明凭借高超技艺尽量弥补,但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招牌汤品的稳定口感!

“这是釜底抽薪!想从供应链和细微处瓦解我们的品质!”刘明愤怒不己。

**怀瑾破局:阳谋定乾坤**

面对林文浩的步步紧逼,沈怀瑾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祭出了一套组合拳:

1. **透明溯源,品质宣言:** 在【味境】餐厅入口和官网最醒目位置,设立“食材溯源墙”。清晰展示每一道招牌菜品核心食材(尤其是菌菇、香料)的产地、供应商、甚至种植/采摘过程的部分影像(获得授权)。并附上星火生物科技的品质检测报告二维码,供食客随时扫码验证。同时发布严正声明,强调星火对食材品质的“零容忍”态度。

2. **扶持替代,开辟新源:** 迅速与新加坡本土几家信誉良好但规模较小的有机菌菇农场签订独家优先采购协议,并派遣星火农科团队提供技术指导(菌雕效应优化种植环境),帮助其提升品质和产量。同时,从国内星火自有菌菇基地空运部分核心菌种原料,确保供应。

3. **“真味”体验,口碑为王:** 策划“【味境】真味之旅”活动。邀请美食评论家、忠实食客和媒体,参观星火在新加坡科学园的研发中心(非核心区),展示菌雕效应在提升食材本味上的科技理念(简化版)。并在餐厅开设“主厨面对面”环节,刘明亲自讲解招牌汤品“星洲胡椒菌皇汤”从选材到熬制的匠心工艺,与模仿者形成鲜明对比。

4. **文化深耕,合纵连横:** 联合林文轩掌控下的林氏企业正宗渠道,以及新加坡老字号餐饮协会,共同举办“狮城古早味·菌食新风尚”文化论坛。强调星火是在尊重和融合南洋饮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而非颠覆。将林文浩的【南洋菌皇】定位为“缺乏根基的模仿者”和“本土饮食文化的破坏者”。

这一套阳谋打出,【南洋菌皇】的“山寨”本质和高价低质迅速在注重品质的高端食客和媒体圈中暴露。【味境】的“透明”与“匠心”赢得了广泛赞誉,客流不降反增。林文浩的挖角和价格战,在绝对品质和品牌底蕴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后院起火:菌苗的异兆**

就在沈怀瑾在新加坡大获全胜之际,西九城星火研院却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负责日常监测涅槃菌丝苗的研究员发现,近几日,菌丝苗那稳定的淡金色光芒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暗红色血纹**!同时,其能量场的稳定性数据也出现了极其微小的、难以解释的异常波动!

“血纹?从未见过!”陈教授忧心忡忡,“难道是…涅槃不完全留下的隐患?还是…受到了什么外界的影响?”他猛地想起山口介一留下的青铜匣和关于“归墟之劫”的警告,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丁秋楠尝试与菌丝苗进行更深层次的共鸣,试图探知原因。然而,这一次,她感受到的不再是纯粹的温暖与平和,而是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燥热与不安**。那些关于古老菌毯森林和悲怆龙吟的碎片记忆,也似乎变得更加频繁和清晰,带着一种不祥的预兆。

梧桐院的阳光依旧明媚,但那株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涅槃菌丝苗中悄然浮现的血纹,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滴墨汁,预示着未知的风暴正在酝酿。狮城的商业硝烟尚未散尽,而关乎星火根基的古老秘辛与潜在危机,己然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