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研院“古菌新生”实验室,围绕着丁秋楠与“地脉灵芝”的共生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严格控制变量和审查的前提下,陈教授团队对共生现象进行了多维度测试。
**金丝入药:生命奇迹**
一次常规的共生能量交换实验中,丁秋楠在触发共鸣状态时,陈教授尝试引导她将一丝意念集中于“安抚”菌丝因环境微变产生的“焦躁”。奇迹发生了!不仅菌丝迅速恢复平静,丁秋楠佩戴的研究手环,更是记录下她体内一种名为“IL-10”的抗炎因子水平在共鸣瞬间显著升高,而一种与焦虑相关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则明显下降!
“这…这不只是感觉!是真实的生理指标改善!”负责数据分析的研究员惊呼。
“双向调节!共生能量场不仅能影响菌丝,更能反馈性调节丁医生自身的免疫和内分泌系统!”陈教授激动万分。
这一发现,立刻超越了食品科技的范畴,轰动了医学界!农科院联合国内顶尖的协和医学院,成立了专项研究组。初步的、极其谨慎的临床试验(志愿者为少量签署严格协议的慢性轻度炎症和焦虑患者)在严密监控下展开:
* 志愿者在特定环境下,靠近处于“活跃共鸣”状态的微生态球(丁秋楠在场引导)。
* 部分志愿者报告了放松感和舒适感提升。
* 初步检测显示,部分志愿者体内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有轻微下降趋势,焦虑自评量表分数改善。
虽然效果温和且个体差异大,但这无疑打开了一扇通往“生物能量疗愈”的崭新大门!协和医学院的泰斗李院士在内部研讨会上感慨:“若此效应可被深入研究、复制甚至强化,‘地脉灵芝’与丁医生的共生体,或将成为未来‘整合医学’中调控身心平衡的一把钥匙!这是生命科学与传统‘天人感应’理念的奇妙交汇!”
**暗流再涌:秘藏引觊觎**
“地脉灵芝”潜在的巨大医疗价值,如同一块散发着光芒的稀世珍宝,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各方的目光。其中,不乏心怀叵测之徒。
一个名为“长生生物”的跨国医药集团亚洲区首席代表,威廉·陈(美籍华人),通过林氏企业表达了“深度合作”意向。他参观了星火研院(非核心区),言辞恳切,条件优厚,承诺投入巨资共同研发“地脉灵芝”衍生药物。
然而,星火安全中心在对其进行例行背景深挖时,发现了可疑之处:
* 威廉·陈的履历在加入“长生生物”前的五年存在模糊地带。
* “长生生物”近年涉及多起对发展中国家传统医药资源的“掠夺式”专利抢注诉讼。
* 威廉·陈在新加坡期间,曾秘密接触过己被星火列入黑名单的、原钱广进网络中的边缘情报贩子。
“他们的目标,恐怕不是合作,而是‘地脉灵芝’菌种本身和丁秋楠!”安全主管老张向南易汇报,“他们想复制的不是药物,是掌控这独一无二的共生体资源!”
更令人不安的是,梧桐院修缮工程接近尾声时,周师傅发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存放“阴沉铁木菌雕”真品和《百菌古志》原本的顶级安防密库外墙上,有一处极其细微的、被特殊溶剂尝试腐蚀探测的痕迹!虽然未能突破,但意图明显——有人试图窥探星火的核心秘藏!
**根基永固:星火育新苗**
面对暗流涌动,南易深知,星火的根基不仅在于尖端科技,更在于人才与传承。他力排众议,启动了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计划——“星火薪传”人才培养工程。
1. **“菌雕学者”计划:** 面向全球顶尖高校,招募在微生物学、生物物理、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天赋的青年学者,提供全额资助和进入“菌雕效应”研究所核心团队学习的机会。首批招募五人,由陈教授亲自担任导师。
2. **“古菌守护者”计划:** 在国内中医药大学和农林院校,选拔对传统药物和珍稀生物资源有深厚兴趣的研究生,参与“古菌新生”计划的辅助研究与文献整理,由丁秋楠指导。旨在培养兼具现代科技素养与传统文化情怀的后备力量。
3. **“星火工匠”计划:** 与国内顶级烹饪学院合作,开设“科技赋能传统厨艺”精英班。选拔优秀学员进入“臻味”体系,由刘明等核心厨师言传身教,学习如何将星火的科技理念(菌汤、菌雕应用理念等)融入烹饪实践。首批学员二十人。
在“星火薪传”的启动仪式上,南易对首批入选的年轻面孔说:“星火的‘秘藏’,不仅是冰冷的菌雕和古籍,更是无尽的智慧与可能。守护它、研究它、发展它,最终让它惠泽众生,是你们这一代‘星火传人’的使命!我们终将老去,而你们,才是星火真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