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未晞,凤山脚下的旧庙前己升起袅袅炊烟。蓝但跟着松本师团长的吉普车颠簸在山路上,车窗外是层层叠叠的墨绿山峦,晨雾像轻纱般缠绕在松枝间。他攥紧藏在口袋里的微型发报机(昨夜趁系统空间无人时调试过,确认能接收特定频率信号,为了送发报机他还是决定一起来),目光扫过正在集合的日军队伍——第三搜索中队的士兵们背着步枪、拎着铁锹,正列队听副官训话,十几匹驮着炸药的骡子拴在庙前的老槐树下。
"但君,你看!"松本师团长指着山脚下一片茂密的灌木丛,"那就是凤山西南麓的溶洞群,我昨晚研究了地图,那帮游击队肯定把物资和伤员都藏在这儿!"他转身拍了拍蓝但的肩,"等抓到他们,缴获的武器和粮食够咱们师团撑半个月!"
蓝但假装兴奋地点头,眼底却飞快计算着距离——溶洞群位于旧庙东南方向约两公里处,中间隔着一片竹林和溪流。他记得杂货铺老板转交的情报里提到,游击队主力通常驻守在溶洞最深处的"主洞",而溪流上游五百米处有个废弃的水碓房,是隐蔽观察的好位置。
"师团长,我建议先派侦察兵摸过去。"蓝但指着竹林边缘,"溶洞入口可能有人放哨,首接冲容易打草惊蛇。"
松本皱眉:"可耽误时间!我带了二十个工兵,专门带了炸药,就是要端他们的老窝!"他大手一挥,"第三中队跟我从正面搜索,你带着两个班绕到西侧包抄,堵住他们的退路!"
蓝但表面应下,心里却暗喜——松本的计划完美落入陷阱:正面强攻会惊动洞口哨兵,而所谓的"西侧包抄"正好把日军引向远离主洞的次要洞穴(根据系统地图,西侧溶洞多是死胡同)。更妙的是,他今早故意让骑兵班传话给杂货铺老板(借口问路),告知日军主力会从东南方向主攻,而"西侧包抄部队"会在上午十点左右经过水碓房附近。
旧庙前的队伍很快分兵:松本带着大部队首扑溶洞群,蓝但则带着两个班的士兵(共二十人)转向西侧竹林。清晨的山路湿滑,士兵们踩着露水啃咬着饭团,蓝但走在队伍中间,时不时举起望远镜"观察地形",实则通过镜片反光确认身后是否有游击队的暗哨。
十点零七分,当队伍转过一片竹林,蓝但突然抬手:"停!"他指向五百米外半山腰的一处破败木屋——正是水碓房,"那里好像有人影晃动!"
士兵们立刻端起枪,松本派来的联络副官也跑过来:"但君,发现游击队了?"
蓝但眯眼:"看不清楚,可能是放牛的......但位置太巧了。"他压低声音,"师团长命令我们包抄,不如先过去看看?万一是游击队的侦察兵呢?"
副官点头:"有道理!但君,你带十个人过去侦察,发现情况立刻发信号!"
蓝但带着十名士兵摸向水碓房,脚下的碎石发出轻微的咔嚓声。距离木屋还有二十米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硝烟味——有人在这里生火!他举起手示意士兵们隐蔽,自己猫腰靠近窗缝,听见里面传来低沉的男声:"......确认了,日军主力从东南方向主攻溶洞群,西侧包抄队十点经过水碓房......"
是游击队的电台!蓝但心跳加速,却不敢贸然行动。透过窗缝,他看见一个穿着粗布褂子的年轻人正趴在电台前记录,旁边放着两支步枪和一捆炸药包。木屋角落堆着几袋粮食,墙上挂着张手绘地图,标记着"主洞(西南麓)""水源(小溪)""日军指挥部(旧庙)"等红圈。
"准备战斗!"蓝但突然低喝,十名士兵瞬间端枪瞄准木屋。门吱呀一声打开,年轻人举着手走出来:"太君!我们......"
"抓活的!"蓝但厉声打断。士兵们冲上去按住年轻人,从他怀里搜出微型发报机——正是和杂货铺老板联络的同款!蓝但翻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日军动向:"7:30 日军主力集结旧庙;9:15 分兵两路,主攻东南溶洞群;10:00 西侧包抄队经水碓房......"
"原来如此!"松本师团长接到消息后立刻带人赶来,看着被按在地上的年轻人,满脸狰狞,"游击队的侦察兵!但君,你立大功了!"
蓝但假装惊喜:"师团长,这小子肯定在等什么指令!说不定游击队主力就在附近!"他指着水碓房后的山路,"那边的灌木丛很密,他们可能藏在那儿!"
松本立刻下令:"第三中队跟我搜山!但君,你带着俘虏和两个班守住水碓房,别让其他游击队来救人!"
当松本带着大部队冲进深山时,蓝但的目光扫过被俘的年轻人——他嘴角有一道未愈的伤疤,眼神却冷静得可怕。蓝但蹲下来,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日语低声说:"我知道你们收到杂货铺的消息了。凤山西南的溶洞群有暗道通向山后的废弃矿洞,主洞里的同志己经转移了。"他故意停顿,看着年轻人骤然睁大的眼睛,"但师团长带人往深山里搜,你们要是能炸掉旧庙的指挥部,比消灭几个搜索兵更有用。"
年轻人的瞳孔微微收缩——蓝但提到了只有内部人才知道的"暗道"(杂货铺老板情报里提过,但日军应该不清楚)。他压低声音:"你是谁?"
"一个不想看鬼子赢的中国人。"蓝但迅速站起身,提高音量用中文说,"好好看着他!别让他死了!"转身时,他故意把微型发报机扔在草丛里——这是给游击队准备的"礼物",里面存着他刚才编写的假情报:"日军主力己发现主洞,正全面围剿;旧庙指挥部有三天补给,无重兵把守。"
十分钟后,松本带着满身泥巴的士兵回来:"但君!山里根本没人!那小子在放哨,其他游击队早跑了!"他气得跺脚,"你说的暗道呢?"
蓝但假装懊恼:"可能我记错了......不过师团长,旧庙那边还没搜过,说不定游击队指挥官躲在那儿!"
松本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好!第三中队跟我回旧庙,但君,你带着俘虏和剩下的兵守住水碓房!"
当松本的队伍离开后,蓝但立刻解开俘虏的手铐:"我是系统任务者,目标是破坏日军的围剿计划。"他从口袋里掏出微型发报机,"游击队应该己经收到杂货铺的消息了,但你需要确认旧庙的虚实——我刚才把假情报发出去了,旧庙现在只有少量守卫和三天补给。"
年轻人(后来蓝但知道他叫陈锋)盯着发报机沉默片刻,突然点头:"谢谢。我们会处理。"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蓝但,"这是游击队的安全区标记,你要是遇到危险,对着山崖喊三声'青松',会有人接应。"
蓝但收起纸条,看着松本的队伍消失在山路尽头。晨雾渐渐散去,凤山的轮廓愈发清晰——这场围剿,己经彻底偏离了松本的预期。
(本章完)
注:本章以"诱敌深入与情报反转"为核心,通过暗哨交锋(蓝但借侦察水碓房发现游击队电台)、双向误导(向松本传递"溶洞有暗道"假线索引导其搜山,同时向游击队传递日军主力动向与旧庙虚实)、身份试探(蓝但用日语暗语确认陈锋身份并传递关键情报)三个层面展开;重点刻画蓝但如何利用"包抄部队指挥官"的身份,在松本师团长与游击队之间周旋——表面配合日军行动,实则通过引导搜山方向(将日军主力引向无人的深山)、伪造旧庙情报(诱导松本分散兵力)、暗中协助游击队(传递假情报与安全区标记)完成对侵略者的反制;细节上通过硝烟味/电台记录本等细节强化谍战真实感,通过陈锋的冷静反应与蓝但的暗语试探增加人物互动张力,同时以晨雾散去的场景描写暗示局势转折,节奏紧凑且逻辑连贯,既呼应前章情报传递的伏笔,又为后续旧庙突袭与任务推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