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广积粮,缓称王

2025-08-21 118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为了严防辽、蒙的崛起、元的称霸,岳飞不仅三面派重兵防守西夏,金国和大宋,而且决定将岳家军指挥中心迁至金国中都(现在的北京),重点防御东、北方面。

在西夏,金国割地之后,岳家军统治地域北接蒙古,南临大宋,东北方向首指辽东半岛,西北方向和西夏隔黄河相望,西南接吐蕃地区。

官员奇缺,是岳家军目前形势下的最大问题。岳家军本就是作战部队,其中武将居多,领兵打仗威风八面,治理州府抓耳挠腮。就连王贵,施全等人也常常抱怨:宁做将,不做官!原先只有临洮,金都,延安等几个州府及下属城镇,管理起来都将岳家军中能用的人都安排完了,新接收的地方,还没有派遣文职官员,目前还是军管状态。

岳飞深知此问题若不解决,新领地的治理将难以步入正轨,更会影响岳家军在这片土地上的根基。他召集麾下众将商议对策,众人皆眉头紧锁,一时无计可施。此时,岳飞身旁的幕僚轻声提议:“将军,如今大宋境内不乏有才华却不得志的文人,我们可广发招募令,许以优厚待遇,吸引他们前来为岳家军效力,治理州府。”

岳飞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于是,岳家军戚氏兄弟的情报机构迅速在大宋各地张贴招募文告,承诺给予来投文人官职和丰厚俸禄。消息传开后,不少文人纷纷响应,他们怀着一展抱负的想法,陆续来到岳家军。

岳飞深知人才对于治理地方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亲自面试选拔,以确保能够挑选出最适合各个州府的人才。

在面试过程中,岳飞不仅考察了候选人的才能和学识,还注重他们的品德和操守。他相信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经过层层筛选,岳飞终于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官员,并将他们分配到各个州府。这些官员们怀揣着岳飞的信任和期望,纷纷奔赴各自的岗位,开始了他们的治理工作。

随着这些文人官员的到位,新领地的治理逐渐走上正轨。他们积极推行岳飞的政策,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百姓们看到了新官员们的努力和诚意,对岳家军的统治也越来越信任和支持。

在这些文人官员的努力下,新领地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岳家军的统治愈发稳固,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支强大力量。

岳飞亲自带领部分官员,巡查各府各州各县,体察民情,解决困难。这一日,岳飞等人来到了一处偏远县城。刚进城,就见街道冷冷清清,百姓们脸上满是愁容。岳飞心中一紧,忙找来当地官员询问情况。原来,此地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战乱过后,百废待兴,县丞亲自带领百姓开垦田地,但是缺粮缺种缺银,导致此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满脸愁容。

了解到此,岳飞立即命令各州府县对于新开土地免收三年赋税,免费提供种子,补贴垦荒百姓半年口粮。此令一出,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西夏,金国,大宋不少百姓听闻后,也拖家带口投奔岳家军来了,一时间,人口增加了一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