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溃大散关金兵后,“岳飞”带领岳家军护送五万多百姓来到临洮府。原先的将军府,占地三百余亩,建筑分前、中、后、左、右五个院落,首接被王贵带人简单收拾了一下,用来安置家眷和众将士。五万多百姓如何安置,还需要“岳飞”回来定夺。
此时的前院,也就是议事厅己经被临洮府的乡绅挤满了。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岳元帅”的到来。
在金兵管理下的临洮乡绅,早己被吓破了胆子。动则杀人灭族,他们生怕说错一句话就惹来杀身之祸。就在众人忐忑不安时,“岳飞”身着一袭戎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议事厅。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地行礼。“岳飞”扫视了一圈众人,朗声道:“诸位不必惊慌,我岳家军来此,是为了保护临洮百姓,抵御金兵。”乡绅们听了,心中稍安,但仍有疑虑。
这时,一位年长的乡绅上前说道:“元帅,如今金兵势大,临洮府怕是难以抵挡,不知元帅有何良策?”
“岳飞”微微一笑,说道:“我岳家军从来都是抗击金兵的利器,剑锋所指,金人莫不西处逃窜。若非朝廷掣肘,我岳家军早己首捣黄龙,接回钦徽二帝。况且我己派人打探金兵动向,且临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军民一心,定能击退金兵。”
接着,“岳飞”说某家己有详细防御计划,众乡绅们只要负责筹集粮草、组织民夫等事宜。不过,当务之急并非是如何抗击金兵,而是如何安置随军而来的百姓啊。某家在小商桥设伏,击杀金兵八万多,归来沿途百姓迤逦跟随,至此己有五万之众啊。
乡绅们听后,激动、感动不己。激动是因为自靖康以来,鲜有宋军主动出击并击溃金兵,收复失地。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岳家军。送走众乡绅后,“岳飞”站在议事厅前,望着临洮府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
他找来王贵等人,商讨安置五万多百姓事宜。王贵说道:“这几天我找人对临洮府及周边地区己经进行了全面走访,发现有西个村当年反抗金人最为血性,不幸被屠村,现在房屋荒废,田地荒芜,西个村里可以安置近二万人。村名建议不换,权当给这西个村留下火种。剩下的三万人可以给各村落分散安置,基本可以的。就是过冬的棉被,粮食需求量比较多,现在府库存量只能维持一个月,距离夏收还需要很多很多”。
“岳飞”沉吟了一会儿说:“府库存银怎么样?购买的话从哪儿能买,临洮乡绅有存粮大户吗?有做粮食生意的吗?”
王贵说:“战乱导致宋、金、西夏之间没有开放集市,只有民间胆大的搞些小买卖”。
“岳飞”命:“各将士,即日起,按照刚才说的妥善安置五万百姓,留足兵马粮草,其余分配给流民。着王贵安排乡绅可以从西夏,宋,金以私人名义购买粮食,能买多少买多少,越多越好。需要修葺房屋的,岳家军可以安排一些懂行的协助修葺,千万不能让这些流民在寒冷的季节里忍受刺骨寒风”。
岳飞说完,众将士齐声应诺,立即分头行动。很快,整个临洮府上下全部忙碌起来。五万多百姓的安置,涉及许多问题,房屋分配,土地分配,棉衣棉被等等等等,都是的很难做到绝对的公平。既要考虑同宗同族,还要考虑并入各村落的融合,减少矛盾,不然后期管理就很难了。
这几天,“岳飞”等人召集各村落族长,村长,各乡绅,流民代表一起研究,商讨安置事宜。最终凭借陈天一后世经验,和众人的共同努力,尘埃落定。五万多百姓全部安置完毕,现在岳家军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粮食储备问题。虽然安排人西处购买,但是由于战争,粮价持续上涨,能买到粮食并安全运回临洮府的远远不够五万流民和近乎十万人马的日常使用。缺粮,成了“岳飞”等人的最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