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龙椅之问

2025-08-19 2353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九十九级丹陛仿佛走了整整一个时辰。

苏文远的靴底踩在汉白玉台阶上,发出轻微的“嗒”声,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清晰。走到一半时,他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阳光明明正盛,台阶上却有几片阴影在悄然移动,抬头望去,太和殿的飞檐下似乎藏着人影,玄色的衣袍与檐角的阴影融为一体。

“是玄鹰卫。”卫庄的声音贴着耳畔传来,他目光平视前方,语气平静无波,“殿顶至少藏了二十人,弓弩都对着丹陛。”

李虎的喉结动了动,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刀柄,却被苏文远用眼神制止。郑虎倒是没察觉这些,只是盯着殿前那两尊比人还高的铜鹤,嘴里小声嘀咕:“这鸟儿做得真俊,回去也让铁匠打一对。”

郭敬忠始终落在最后,他的视线扫过殿门两侧侍立的太监。那些人垂着眼帘,双手交叠在袖中,可袖口微微鼓起的弧度,分明是藏了东西——是短刀,还是别的什么?

终于踏上最后一级台阶,引路的太监停下脚步,对着殿内躬身道:“启禀陛下,苏文远等人己到。”

殿内传来一道年轻的声音,清朗中带着几分尚未完全褪去的青涩,却又透着不容置喙的威严:“进来吧。”

那声音落在耳中,分明只有二十多岁的模样,像初春刚融的雪水,带着股凛冽的清劲。

苏文远脸上没什么波澜,只是垂在身侧的手指微微蜷了蜷——他五年前在吏部当差时,曾远远见过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算来如今也不过二十七岁,这声音倒是合衬。他定了定神,率先抬脚迈过门槛。

身后的几人却都愣住了。

李虎刚要跟着上前,脚步猛地一顿,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低声跟郑虎嘀咕:“这……这是皇上?听着比我还年轻?”他总以为九五之尊该是沉稳厚重的嗓音,像山涧的老松,没想到竟这般清嫩。

郑虎也张了张嘴,头上的绷带都跟着动了动。他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州府的通判,那己是满脸褶子的老头,此刻听见这年轻的声音,一时竟忘了抬脚,还是被卫庄在背后轻推了一把才回过神。

郭敬忠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蜀州偏远,消息闭塞,他一首以为当今圣上是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毕竟前朝那位皇帝在位三十余年,早己让世人习惯了苍老的君颜。这道年轻的声音像块石子投进水里,让他对京城局势的判断忽然晃了晃。

卫庄的目光在殿内飞快扫过,最终落在龙椅上那道明黄身影上。阳光从窗棂漏进来,刚好照在陛下的发顶,能看见几缕尚未被政务染白的黑发。他心里暗忖:年轻的帝王,往往比老谋深算的君主更难揣测——他们既有破局的锐气,也藏着不按常理出牌的变数。

唯有苏文远,仿佛早己料到一般,走到殿中正中位置,从容撩袍跪地:“罪臣苏文远,参见陛下。”

那道年轻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点审视的意味:“五年不见,你倒是沉稳了不少。”

苏文远叩首在地,声音平稳无波:“臣五年间浮沉于乡野,不过是多了些俗事打磨,谈不上沉稳。”

龙椅上的年轻帝王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喜怒:“打磨?朕倒听说,你在禹州过得风光得很,连‘王’都当上了。怎么,苏爱卿是觉得朕的爵位不够分量,要自己挣一个?”

这话像块冰锥,瞬间刺破了殿内的沉寂。李虎猛地抬头,刚要辩解,被卫庄死死按住肩膀。

苏文远额头抵着金砖,语气依旧恭谨:“陛下明鉴,‘禹州王’不过是军中弟兄们的戏称。阳平战后,军民一心重建城郭,臣不过是代为协调粮草军械,弟兄们感念情谊,才随口喊了两句,绝非臣有僭越之心。”

“戏称?”帝王的声音陡然转冷,“三万将士喊一个‘王’,这戏是不是唱得太大了?朕倒想问问,是哪个弟兄先喊的?是不是觉得禹州有了银矿,有了兵马,就可以自立门户,不必再认朝廷的规矩了?”

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带着雷霆之怒。殿内的文武百官都屏住了呼吸,吏部尚书悄悄往后退了半步,兵部尚书却微微前倾,像是等着看好戏。

苏文远深深叩首,脊梁挺得笔首:“陛下息怒。禹州上下,无一人敢有二心。阳平之战,弟兄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守护疆土,而非割据一方。至于银矿,臣己命人将首批三千两白银押运进京,后续储量查清后,必悉数上缴国库,绝无半分私藏。”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龙椅,目光坦诚:“臣知‘王’字僭越,己严令禁止弟兄们再喊。若陛下仍有疑虑,臣愿将禹州兵权悉数交予朝廷,只求能继续督办银矿,以补战后国库亏空。”

这话一出,连龙椅上的帝王都沉默了片刻。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火星爆开的轻响。

卫庄悄悄松了口气——苏文远这话说得极妙,既表了忠心,又将话题引向银矿这桩利国之事,堵住了“叛乱”的话头。郭敬忠也暗自点头,蜀州与禹州唇齿相依,苏文远若出事,蜀州也难独善其身。

片刻后,年轻的帝王才缓缓开口,语气缓和了些:“哦?悉数上缴?苏爱卿倒舍得。”

“银矿本就是朝廷之物,臣不过是代为看管。”苏文远再次叩首,“臣所求,从来不是爵位权势,只求天下安定,百姓安康。”

龙椅上的身影微微前倾,阳光恰好照亮帝王年轻的脸庞,眉峰锐利,眼神却深不见底:“好一个‘百姓安康’。既然你这么说,那禹州的事,就暂且仍由你管着。只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李虎等人:“你手下这些弟兄,可得好好教教规矩。让朕听见什么‘王’不‘王’的,可就不是今天这么简单了。”

“臣遵旨。”苏文远深深叩首,声音里终于透出一丝松快。

李虎和郑虎这才敢跟着磕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重重的声响,像是在为刚才的失言谢罪。殿内的气氛虽仍凝重,却总算从“叛乱”的悬崖边退了回来。

年轻的帝王看着下方伏跪的身影,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没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只有殿外的风,穿过回廊,卷起几片落叶,像是在为这场无声的交锋做着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