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投石初成

2025-08-19 201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夜色漫过沂州城头时,铁匠铺的火光仍亮如白昼。

林砚跟着沈清禾穿过半条街,远远就听见此起彼伏的锤击声,夹杂着铁水冷却的“嘶嘶”响。张铁匠赤着膊,脊梁上的汗珠在火光里滚成金珠,见两人进来,忙用脏布擦了擦手:“林大人,沈小姐,您二位来得正好!

他指着墙角那架蒙着粗布的物件,声音里带着兴奋:“按您给的图样改了三回,这投石机总算能立住了!”

沈清禾上前掀开粗布,露出一架半人高的木架——主体是两根碗口粗的硬木,顶端用铁环扣着根韧木做的悬臂,臂端缠着几股拧得极紧的麻绳,底下坠着个铁铸的配重箱。虽比军中制式的简陋些,却透着股扎实的力道。

“试着投过吗?”林砚伸手按了按悬臂,木质坚硬,接口处的铁箍也打得严实。

“刚装完,正打算去城外试试。”张铁匠搓着手,“就是这投石的石弹还没备好,库房里的青石太脆,怕扔出去就碎了。”

“我让陈松从城防石料里挑些规整的来。”林砚目光落在配重箱上,“这箱子能承重多少?”

“估摸着三百斤不成问题。”张铁匠拍了拍箱壁,“底下还加了滑轮,能推着走。就是……”他迟疑了下,“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要砸准城墙下的蛮兵,怕是得练些日子。”

沈清禾忽然道:“城西的演武场不是有片空地吗?明日让士卒在那里搭个草人当靶子,多练几轮总能摸出准头。”

林砚点头:“就这么办。今夜先让弟兄们把投石机拆成部件,分运到东西两座城楼,天亮前组装好。”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守城的兵卒撞了进来,脸上沾着泥灰:“大人!城南护城河外……发现几具蛮兵的尸体,身上还带着咱们沂州的布防图!”

林砚心头一沉:“布防图?谁绘制的?”

“看着像是前几日被抓的那个奸细画的,上面还标了粮仓的位置!”兵卒急声道,“弟兄们怕有诈,没敢动尸体,特来请示!”

沈清禾脸色微变:“粮仓的位置除了府中亲信,只有城防营的几个头领知道……”

“未必是内鬼。”林砚打断她,眼神锐利起来,“那奸细被抓时,曾假意招供画过草图,当时我让陈松故意在旁边漏了些假消息。看来这是蛮兵的试探——他们杀了自己人,带着假图抛尸,是想看看咱们的反应,确认布防图的真假。”

张铁匠听得心惊:“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按兵不动。”林砚道,“让陈松带一队人,悄悄把尸体拖到乱葬岗烧了,别留下任何痕迹。另外,传令下去,粮仓周围加派三倍人手,表面上装作毫不知情,暗地里收紧防卫。”

兵卒领命而去,铁匠铺里一时只剩锤声余响。沈清禾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轻声道:“他们连奸细都用上了,怕是真要对粮仓动手。”

“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缺粮。”林砚语气平静,“南蛮长途奔袭,粮草补给本就困难,昨夜攻城又折损不少,此刻定然急着找到粮草。这假图,正好能引他们往咱们布好的套里钻。”

他看向那架投石机,忽然笑了笑:“说不定,这新家伙还能派上用场。”

三更时分,陈松匆匆赶回,身上带着烟火气:“大人,尸体己经处理干净了。另外,派去庐江的弟兄传回消息,说庐江城外的蛮兵这两日动静不小,像是在准备攻城,可赵奎的兵马依旧缩在城里,连斥候都没派出来过。”

“果然按兵不动。”林砚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看来沈先生没猜错,赵奎要么是怕了蛮兵,要么就是真有勾结。”

“要不要再派些人去查?”陈松问道。

“不必了。”林砚摇头,“明棋己出,暗棋的动静再等等看。眼下要紧的是守住沂州,等各州的回信。”

陈松刚要退下,又被林砚叫住:“对了,让去各州的商队留意,有没有李嵩的人在暗中活动。江南六州的刺史里,定有他安插的眼线,咱们得弄清楚哪些人是真心抗敌,哪些人在观望,哪些人……早己倒戈。”

陈松领命而去,林砚转身看向沈清禾,见她正对着商路图出神,图上用朱砂标着三十队商队的路线,己有五队在今夜卯时抵达了邻近的滁州。

“在想什么?”

“在想,若滁州刺史愿意联手,咱们就能借他们的官道,把粮草更快地运到前线。”沈清禾指尖点在滁州的位置,“只是李嵩在滁州的势力不小,商队传信过去,怕是会被他的人截住。”

“截住才好。”林砚眼中闪过一丝深意,“李嵩越是阻挠,越说明他怕各州联手。咱们的布告不仅是给刺史看的,也是给那些观望的将士、百姓看的——让他们知道,不是只有沂州在孤军奋战。”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缕晨光落在城楼上。沈清禾扶着垛口往下看,见陈松正指挥士卒将组装好的投石机推到箭楼边,悬臂在风中微微晃动,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鹰。

“林大哥你看,”她忽然指向东方,“好像有商队回来了?”

林砚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官道上,一队马车正朝着城门驶来,车辙里还沾着未干的泥水。他握紧了手中的灯笼,灯笼里的火光在晨风里轻轻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