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县城

2025-08-19 2193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决定去县城的消息,林砚傍晚才跟妇人说。

妇人正在灶台前烙饼,玉米面混着野菜,贴在锅边滋滋作响。听见这话,她手里的锅铲“当啷”一声掉在锅里,转身看着林砚,眼圈瞬间红了:“去县城?那得多远的路……你一个人?”

“不是一个人,跟陈夫子一起走,他说会照应我。”林砚赶紧解释,“就是去给学堂修几张桌子椅子,用不了几天就回来。”他怕妇人担心,没说陈夫子给的酬劳——那是二十文钱,够买两斤糙米了。

妇人还是不放心,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到了县城别乱跑,城里人多眼杂,别跟人起争执。修东西仔细点,别让人挑出错来……”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最后从布包里摸出三文钱塞给他,“路上买点水喝,别渴着。”

林砚攥着那三文钱,钱被捂得温热,心里又酸又暖。他重重点头:“娘放心,我一定好好的,早点回来。”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妇人起得更早,煮了两个玉米窝头,用油纸包好塞进林砚怀里。送他到村口时,陈夫子己经等着了,旁边还停着一辆半旧的驴车。

“婶子放心,我会照看好林砚小友。”陈夫子拱手道。

妇人连连道谢,又拉着林砚叮嘱了几句,才看着驴车慢悠悠地驶远,站在村口,首到再也看不见影子,才抹着眼泪往回走。

驴车走得稳,陈夫子是个健谈的人,一路跟林砚闲聊。林砚趁机打听县城的事——青溪县城不算大,分东西南北西门,城里有两条主街,学堂在北街,靠近县衙。

“……县城里不比村里,规矩多。见了官差要避让,说话客气些。你这次去修桌椅,就在学堂后院待着,别乱逛,免得惹麻烦。”陈夫子细细叮嘱。

林砚一一记下。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在城里行事,步步都得小心。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远远望见一道灰黑色的城墙,越来越近,能看见城门口来往的行人车马。林砚心里莫名有点紧张,像揣了只兔子。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城”。

城墙不算太高,却透着一股厚重感,城门上方刻着“青溪”两个字,有些斑驳。门口有两个穿着皂衣的兵卒守着,腰间挎着刀,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进出的人。

驴车到了城门口,陈夫子从怀里摸出两个铜板递给兵卒,说了句“学堂的”,兵卒挥挥手,就让他们进去了。

“进城门要交门税,一文钱一个人。”陈夫子解释道,“我是学堂的人,熟面孔,能少交两个。”

林砚点点头,心里暗道:果然处处都要花钱。

进了城,眼前顿时热闹起来。土路变成了青石板路,两旁是各式各样的铺子,布庄、粮店、铁匠铺、杂货铺……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还有穿着各色衣裳的行人来来往往,比村里一年见到的人都多。

林砚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却不敢太过张扬,只是默默地记着路边的景象。他注意到,路边墙角处,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眼神麻木地看着行人,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

“这些大多是逃荒来的,或是被苛税逼得没了活路的。”陈夫子叹了口气,“见怪不怪了。”

林砚心里一沉,没说话。他忽然想起自家那几亩薄田,想起爹的死,只觉得这热闹的县城底下,藏着和村里一样的沉重。

驴车在北街的一处宅院前停下,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青溪县学堂”。陈夫子领着林砚进去,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几个穿着儒衫的学生正在晨读,声音朗朗。

“你先在这院角等着,我去取工具。”陈夫子指了指不远处的柴房,“桌椅都在那边堆着。”

林砚应了声,走到柴房边。果然堆着七八张桌子、十几把椅子,有的桌腿歪斜,有的椅子榫卯松了,看着确实破旧。他蹲下身,拿出带来的锤子、凿子,先仔细检查起来。

没一会儿,陈夫子拿来了所需的木料和钉子,又给了他一个粗瓷碗:“渴了去井边打水,中午我让人给你送午饭。”

“多谢夫子。”

陈夫子走后,林砚就埋头干了起来。修桌椅不算难,无非是加固榫卯、更换磨损的部件。他干活仔细,速度也快,一上午就修好了三张桌子。

中午,一个杂役送来午饭,是一碗糙米饭,配着点咸菜。林砚吃得很快,吃完就继续干活,他想早点弄完,早点回家。

傍晚时分,陈夫子过来查看,见他己经修好了大半,满意地点点头:“林砚小友手脚真利索,比我找的木匠快多了。”

林砚擦了擦汗:“夫子过奖了,这些活儿不复杂。”

“不复杂?”陈夫子笑着摇头,“你看这椅子,原来的榫头松了,你加了个木楔子固定,比单纯用钉子结实多了。还有这桌子腿,你垫的木片厚薄刚好,看着简单,实则用心了。”

被点破心思,林砚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只是习惯性地想做得更稳妥些。

“对了,”陈夫子像是想起什么,“我那老友王掌柜,开了家木器铺,最近总念叨着店里的木尺刻度不准,量东西费劲。你要是不忙,明天去帮他看看?他会给你酬劳的。”

林砚愣了一下。他本想修完学堂的活就回村,没想到还有别的事。

陈夫子看出他的犹豫,道:“王掌柜是个厚道人,不会亏待你。去看看也好,多挣点钱,给你娘买点东西。”

林砚心里一动。多挣点钱……是啊,娘的棉衣旧了,该换件新的了。

他点点头:“好,麻烦夫子了。”

夕阳透过学堂的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砚看着手里的锤子,忽然觉得,这次县城之行,或许不只是修几张桌椅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