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飞将、哗众取宠

2025-08-23 242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他低笑,“是在给这盛京的每个人,心里种条河啊。”

沧九望着主子眼里的笑意,忽然觉得,比起“利用”,主子如今看时念的眼神里,多了些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欣赏。

东宫的偏殿里,许承珏正将诗稿往火盆里扔,火苗舔舐着“龙城飞将”的字迹,纸页蜷成焦黑的团。

“废物!都是废物!”

他踢翻旁边的案几,玉如意摔在地上,碎成两半,“一群妓子排的戏,几首胡编的诗,竟能引得父皇夸赞?”

太监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怀里还揣着刚从怡红院誊抄的《蓝星诗选》,封皮己被冷汗浸湿。

“殿下息怒,那怡红院不过是借着诗词哗众取宠,成不了气候。”

“成不了气候?”

许承珏冷笑,指着窗外,“你没瞧见盛京书院的学子都往春螺巷跑?

没听见连兵部都在议论‘飞将’?

再让她闹下去,满朝文武都要觉得她比孤更懂家国大义!”

他忽然想起皇后的话——

“东宫的位置,要靠骨头抢,不是靠眼泪求”。

怡红院的戏台还亮着灯,时念正让乔章林把“但使龙城飞将在”写成匾额,挂在“文以载道”旁边。

“这字得硬气些,像边关的石头。”

她比划着,青布旗袍的开叉扫过地上的墨渍,“让每个进来的人都瞧瞧,诗里的骨头,该长什么样。”

乔章林蘸满墨,笔尖悬在纸上,忽然道:“念姐,你说那飞将若真有其人,会不会觉得,自己的故事被写进诗里,是件快活事?”

时念笑了,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何止快活。

他会知道,千百年后,还有人记得他守过的山,护过的人。”

王思哲抱着刚抄好的诗卷经过,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

他想起云河村的老秀才,一辈子没出过村,却总说“读书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咱们这地儿有人活过”。

原来,诗里藏着的不只是豪情,还有无数普通人的名字。

戏台旁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诗签,在地上投下“龙城”“阴山”的影子,像条蜿蜒的河。

从戏台流向巷口,流向盛京的万家灯火里。

时念正低头检查乔章林写的匾额,忽然瞥见回廊尽头闪过一抹玄色身影。

那衣料的暗纹在灯笼下泛着冷光,袖口绣着的兰草与记忆中某个人的常服重叠,她心头微动,脚步不由自主地朝那边走去。

“念姐?”

浅醉捧着新沏的茶过来,见她忽然往暗处走,忍不住唤了一声。

“没事,去看看是谁。”

时念摆摆手,青布旗袍的下摆扫过阶前的青苔,带起几片碎叶。

回廊尽头的桂树下,李睿正站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签前,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墨香混着桂花香漫过来,竟有种奇异的沉静。

他今日换了件素色常服,腰间玉带却依旧衬得身姿挺拔,比起上次在雅间的锐利,此刻倒多了几分闲散。

“侯爷。”

时念走上前,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今日得闲倒是难得。”

李睿回过头,手里还捏着那张诗签,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素银簪上。

他收敛心神,扬了扬诗签:“想不到时老板竟能翻译出如此之多的诗句。”

“熟能生巧罢了。”

时念笑着应下,指尖在廊柱上轻轻划着,“当一件事情做熟悉之后,效率自然会提升上来。

就像姑娘们练戏,起初唱《水调歌头》总跑调,如今连《木兰辞》的高腔都能稳稳接住。”

李睿摇摇头,话锋忽然一转:“倒是本侯唐突了。

说起来,不知那《三国演义》的后续可有翻译出来?”

时念闻言眼眸微眯,心头掠过一丝讶异。

她昨日才让乔章林整理“三顾茅庐”的手稿,连阿福都还不知情,李睿怎么会知道?

这位永安侯的消息网,竟比她想的还要密。

她面上不动声色,露出一抹坦荡的笑。

“那些译文的确己经翻译出来一些,只是秋闱在即,学子们心思都在应试上,估摸着得等秋闱结束,才能开演下一回话剧。”

“秋闱结束么?”

李睿指尖在诗签上敲了敲,“那倒是巧了。

本侯府里的小儿子也要下场,到时候或许能带着他来瞧瞧。”

时念挑眉:“侯爷也爱这些英雄故事?”

“英雄不问出处。”

李睿望着戏台中央的“龙城飞将”,声音沉了些,“就像这诗里的飞将,史书未必记得他的名字,可诗句记得,便够了。”

这话让时念想起方才乔章林的话,忽然觉得这位铁面侯爷或许不像传闻中那般冷硬。

她转身示意浅醉添茶,笑道:“侯爷若是不嫌弃,厨房做些诗签糕点,配着新茶尝尝?”

李睿刚要应下,忽然瞥见巷口闪过几个鬼祟的身影,眉头微蹙。

他放下诗签,语气恢复了几分疏离:“不了,要务在身,不便久留。”

他转身时,玄色衣摆扫过廊柱,带起一阵风,吹得诗签哗哗作响。

带着随从快步离开,玄色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口的暮色里。

时念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对浅醉道:“去让念五盯着些,方才巷口那几个人,看着不像善茬。”

浅醉点头应下,转身时撞进乔章林怀里,他手里的匾额差点摔在地上。

“慌慌张张做什么?”

乔章林稳住匾额,见她脸色发白,“吓到了?”

“不是。”

浅醉压低声音,“刚那几个人,像是东宫的侍卫。”

时念心头一凛。

太子许承珏让人盯梢李睿,这绝非巧合。

她走到戏台边缘,望着巷口的灯笼,忽然觉得这盛京的水比想象中更深。

浅醉站在原地,忽然道:“念姐,那侯爷……”

“是个好人。”

时念望着“龙城飞将”的匾额,声音轻得像风,“至少,是个认英雄的人。”

夜色渐浓,怡红院的灯光次第亮起。

戏台中央,时念正让阿福调整“三顾茅庐”的布景,竹帘被风掀起,露出远处宫墙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