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比诗、对词、猜谜

2025-08-23 247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散会后,大堂里顿时忙得热火朝天。

乔章林和杜元介搬来桌椅,把“蓝星诗选”摊开,一句句讲解给姑娘们听。

香巧学“人面不知何处去”时,总把“人面”念成“任面”,惹得众人笑作一团;

浅醉对着“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发呆,不知想起了什么,眼尾微微发红。

另一边,吴婶让厨娘揉了掺着桂花的面团,打算做些“诗签糕点”——

把名句刻在木模上,印在糕点上,既好吃又应景。

杂役们则跟着念一学写最简单的诗句,“床前明月光”五个字,写得歪歪扭扭,却个个学得认真。

时念站在戏台中央,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眼角有些发热。

刚来的时候,她只是想保住这条命,把怡红院改造成能赚钱的地方。

可不知不觉间,这里己经成了一个真正的“家”——

有吵有闹,有笑有泪,更有一群愿意跟着她往前冲的人。

“念姐,你看我写的!”

念五举着张纸跑过来,上面用炭笔写着“明月几时有”,笔画粗得像木棍,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时念接过纸,认真点评:“‘明’字的日字旁写得好,像轮圆月亮。”

念五笑得见牙不见眼,又跑回去接着练。

巷口的书声还在继续,与院里的欢笑声、读书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杂乱却温暖的歌。

时念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账房——

传单的事,得抓紧落实。

她翻出最厚实的麻纸,裁成巴掌大的方块,又让乔章林研了浓墨。

“阿福,去把念一和大力他们都叫来。”

不多时,几十个汉子齐刷刷站在账房门口,个个摩拳擦掌。

他们跟着乔章林识了些字,正愁没处施展。

时念拿起毛笔,在麻纸上写下几行字:

“怡红院诗词大会,三日后开锣!

擂台三设:比诗、对词、猜谜。

优胜者赠《蓝星诗选》抄本,再送戏票!

凡参与者,皆赠桂花糕一块,浅醉姑娘亲手所制。”

笔锋刚劲,字字清晰,末尾还画了个简笔画的戏台,台上站着个举着诗卷的小人。

“就按这个样子,抄两百份。”

时念把样板递给念一,“字不用太好看,清楚就行。”

念一接过纸,黝黑的脸上露出为难:“念姐,两百份……怕是要写到后半夜。”

“吴婶炖了参汤,写完管够。”

时念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活儿看似简单,却是咱们打响名气的关键。

盛京的学子、商户、甚至官宦家的公子小姐,都得让他们知道这事儿。”

她指着传单上的“浅醉姑娘亲手所制”,眼底闪着狡黠:“这才是钩子,比单纯说诗词管用。”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拿起笔墨,趴在账房的长桌上抄写。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窗外的蝉鸣,倒有几分寒窗苦读的意味。

时念看着他们抄得认真,又补充道:“大力,你带五个人去东市,那里书生多;

念七,你带三个去西市,商户聚居,爱凑热闹;

剩下的人跟着我,去盛京的各大书院门口蹲点。”

分配完任务,她又从柜里取出一摞铜板:“遇到茶馆、酒楼,就跟掌柜的商量,把传单贴在显眼处,给两文钱辛苦费。”

众人领了铜板,个个精神抖擞。

大力把传单卷成筒,插在腰间,拍着胸脯道:“念姐放心,保证让盛京的狗都知道咱们要办诗词大会!”

时念被逗笑,挥手让他们出发。

暮色降临时,盛京的大街小巷己经飘起了怡红院的传单。

东市的书铺门口,几个书生围着传单争论:“‘蓝星诗选’是什么?

竟敢说‘诗仙在世也不过如此’?”

西市的绸缎庄里,掌柜的把传单贴在柜台前,对客人笑道:“听说怡红院的桂花糕比宫里的还好吃,去凑个热闹也好。”

最热闹的当属盛京书院门口。念七带着人刚把传单贴在墙上,就被放学的学子围得水泄不通。

“怡红院?那不是以前的青楼吗?”

“听说早就改戏院了,还排了《三国演义》,不少达官贵人都去看呢!”

“诗词大会……要不咱们去瞧瞧?”

议论声传到书院内堂,何鑫智正对着《论语》批注,闻言眉头紧锁。

他放下毛笔,对侍立的门生道:“去把那张传单取来。”

门生很快取回传单,何鑫智展开一看,瞳孔微微收缩。

传单上的字迹虽糙,内容却条理分明,尤其是“蓝星诗选”几个字,透着股说不出的狂妄。

“时念……”

他喃喃道,想起前几日学子们议论的“旗袍”,“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竟要办诗词大会?”

“备车。”

他起身,玄色长衫的下摆扫过案上的书卷,“去怡红院。”

马车停在春螺巷口时,怡红院的灯笼刚点亮。

时念正指挥伙计往戏台两侧挂诗签,见何鑫智走来,并不意外,笑着迎上去:“何山长大驾光临,真是稀客。”

何鑫智看着她身上的青布旗袍,领口绣着几枝墨竹,素雅得不像风月场所的老板,眉头皱得更紧:“时老板,你可知‘诗词大会’意味着什么?”

“不过是让大家凑个热闹,以诗会友罢了。”

时念侧身让他进院,“山长里面请,浅醉刚泡了雨前龙井。”

何鑫智跟着她走进大堂,目光扫过正在排练的姑娘们。

香巧正背“床前明月光”,念错了字还自己拍额头,倒有几分憨态。

“时老板这是想让怡红院彻底脱胎换骨?”他开门见山。

时念给他斟上茶,笑道:“我想做的从来不是青楼,是能让大家安心听戏、读诗的地方。”

她取出一张宣纸,推到何鑫智面前:“山长请看。”

何鑫智目光落在上面端正的字体上,指尖在“天生我材必有用”那句上顿住。

这句子狂放却不浮夸,竟让他想起年轻时壮志凌云的自己。

“这些……真是异邦的诗作?”

他抬头,眼里带着探究。

时念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山长觉得是,那便是,山长若觉得不是,那便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