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家庭会议

2025-08-18 257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家庭会议

待卫姜一行人离开,柳芸便发话说要开个“家议”。

她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如刀般扫过面前排排坐着的四个孩子。

大郎、二郎、三郎、四娘,一个个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板凳上,手放膝盖上,背挺得笔直。他们的小脸上都带着几分不自然,时不时偷偷瞄一眼柳芸的脸色。

堂屋里安静得能听见檐角风铃的轻响,还有院子里传来的蝉鸣声。柳芸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四个孩子,他们表面上看起来乖巧,但眼神闪烁间,分明藏着心事。

三郎坐得最不安分,小屁股在板凳上扭来扭去,终于忍不住举起手:“阿娘,我...我想放屁。”

话音未落,“噗”的一声已经响彻堂屋。其他三个孩子立刻捂着鼻子四散奔逃,连柳芸都忍不住偏过头去。

“都给我回来坐好!”柳芸板着脸喝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三个孩子不情不愿地挪回小板凳,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息。三郎低着头,小脸涨得通红,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说吧,最近在书院里发生了什么事?”柳芸直截了当地问,目光在几个孩子脸上逐一扫过。

四个孩子明显一愣,随即眼神飘忽起来。大郎站起身,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特别的事...”

“是吗?”柳芸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那为什么阿珑说看见你们和其他学童打架?这封信是夫子写来的,说你们在书院闹事。”

大郎脸色一变,这才明白过来他们早就暴露了。他偷偷看了看其他三个弟妹,见他们都低着头不说话,只好硬着头皮开口:“阿娘,我们...”

“其实是他们先欺负我们的!”四娘忍不住插嘴,小脸涨得通红,“那个丁家的大少爷,仗着他爹是镇上的里正,整天在书院里作威作福。”

“怎么欺负的?”柳芸追问道,眼中闪过寒意。

“他们往我们书箱里放死老鼠,还故意绊我们...”二郎愤愤不平地说,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上次四妹被他们推倒,膝盖都擦破了。”

四娘立刻掀起裙角,露出膝盖上的伤痕:“阿娘你看,都结痂了。”

柳芸看着女儿膝盖上的伤,心疼地皱起眉头。她走下台阶,蹲在四娘面前仔细查看伤口:“怎么不早告诉阿娘?”

“我们不想让阿娘担心,”大郎低声说,“而且...而且我们已经报仇了。”

“怎么报的仇?”

“我们在他们的书箱里放了活老鼠,”三郎兴奋地说,“那些人吓得哇哇大叫,跟个姑娘似的。”

“四娘还学会告状了,”二郎补充道,“跑去夫子面前哭得可怜兮兮的,说丁家大少爷欺负她。”

四娘得意地扬起小脸:“夫子罚他们抄《女诫》,气得丁家大少爷差点跳脚。”

柳芸看着这几个小家伙,心中既好气又好笑。这些孩子,在外头都学会耍心眼了。她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看着院子里盛开的海棠花。

“你们觉得自己做得对吗?”柳芸故作严肃地问。

“对!”四个孩子异口同声。

大郎站起来,认真地说:“阿娘,我们已经长大了,能保护好自己。以前您教我们,做人要有骨气,不能任人欺负。”

柳芸转过身,看着这个才十一岁就懂事的大郎。他的眼神坚定,脊背挺直,已经有了几分少年郎的模样。

“阿娘,”四娘突然开口,“您别生气。我们知道您最讨厌别人欺负弱小,所以我们也不能让人欺负。”

柳芸走到四个孩子面前,目光柔和下来:“记住,禁止主动挑衅人,但如果有人欺负你们,就让他们知道我们家的孩子不好惹!”

说完,她挨个在四个孩子额头上弹了一记。看着他们捂着额头呲牙咧嘴的模样,柳芸转身大步走出堂屋,嘴角终于绷不住地上扬。

门外的阿珑看着她笑得灿烂的脸,不禁摇头。这位柳娘子,在外人面前凶名赫赫,在自家孩子面前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护崽狂魔。

“阿珑,”柳芸忽然回头,“明日多准备几个菜吧,奖励奖励他们。对了,再让赵氏蒸些杏花糕,孩子们爱吃。”

阿珑应声而去,院子里很快传来一阵忙碌的声响。

柳芸站在廊下,看着天边的晚霞。她知道,这些孩子正在慢慢长大,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团结互助。虽然手段还稚嫩,但至少懂得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该坚持的。

堂屋里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柳芸转身走进去,看见四个孩子正在玩闹。大郎假装是夫子,拿着戒尺教训“丁家大少爷”,被二郎演得夸张又滑稽。三郎和四娘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好了,”柳芸拍拍手,“该就寝了。”

四个孩子立刻停止玩闹,乖觉地冲向房间,一路上却还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柳芸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这就是她的家,她要守护的一切。

近日连下大雨,秧苗刚插下地就遭了水灾。

河水倒灌,眼看着就要将那一片片新栽的秧苗淹没。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家家户户都在为田地发愁。

“这雨要是再下两天,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人愁眉不展地望着天空。

“可不是嘛,我家那几亩地都快成水塘了。”

“听说隔壁村都开始往高处搬了,就怕河水再涨起来。”

柳芸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和阿珑到那几亩新辟的田里查看,加固田埂,排出积水。雨水打在脸上生疼,泥浆沾满了裤腿,但两人谁也没喊一声苦。

“阿珑,你看这道田埂,是不是有点松动了?”柳芸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泥土的质地。

阿珑放下手中的锄头,仔细查看了一番:“确实有些松动,我去找些木头来垫一垫。”

往年下雨时节,村里的孩子最喜欢去河边抓鱼。现在水势汹涌,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树枝和杂物往下冲,谁也不敢轻易靠近。

柳芸最担心的是那五亩凉瓜地。春日里文氏婆媳栽下的凉瓜苗,前几天都已经结了小花了,现在却被山上的泥水冲得不成样子。等发现时已经晚了,只剩下一亩半的瓜地幸存。

“这可怎么办啊?”文氏站在地头,看着泡在水里的凉瓜藤,眼眶都红了。

“娘,别着急。”柳芸安慰道,“等雨停了,我们再补种一批。”

好在柳芸家的田地靠近河边,地势平坦,加上有韩大禄家留下的水渠,排水还算顺畅。其他村民就没这么幸运了,全家老小齐上阵,用木瓢往外舀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