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了解到玻璃瓶价格

2025-08-19 276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知道沈安澜是用来做生意的,张叔立马答应晚上就去帮忙联络。

他弟家情况也不太好,若牛奶能销出去,家里条件肯定能好起来的。

他弟因为儿媳妇奶水不好,孩子奶不够吃,孩子饿得哇哇哭,他弟弟当爷爷的心疼,所以给养了三头牛。

其中有两头奶牛,每天牛奶大概能出六十斤。

要是喂好点,能产更多。

目前够沈安澜用的。

要是不够就又再找养奶牛的人。

沈安澜先让他们家送三十斤,一定要最新鲜的。

牛奶五毛钱一斤,一天三十斤,十五块钱。

卖的话都得卖五毛钱一瓶。

一天三十斤,二百五十毫升一瓶,大约可以做一百瓶奶茶。

刚开始肯定卖不了太多,最初三十斤牛奶就够用。

等以后买的人多了,就可以定全部的牛奶了。

……

牛奶和柠檬的事解决好,沈安澜心里的一桩大石头落地。

等忙完一切,时间己经不早了。

今天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沈安澜着实有点累了。

两人回到家属院外面,刚好撞见傅景凛也回来。

看见两人,傅景凛赶紧过来帮两人推着自行车。

“累了?”

他目光落在沈安澜倦倦的脸蛋上,他一手扶着车,一手牵她。

“有点。”

沈安澜将脑袋往他胳膊上蹭了蹭。

“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傅景凛侧头贴了贴她额头,低沉磁性的声音格外好听。

“傅景凛,你再说两句话吧,我想听你说话。”

沈安澜抓着他手晃了晃。

她想听他说话。

“想听什么?”

傅景凛含笑看她。

沈安澜想着,“你随便说,你说什么我都想听。”

“今天想吃什么菜?”

“嗯……小喆,你想吃什么菜?”

沈安澜往身边傅喆看了看。

“想吃滑肉冬瓜汤。”

傅景凛又低头看着沈安澜,“小喆点了,你想吃什么。”

沈安澜想了下,“我想喝青菜鸡蛋汤。”

傅景凛又说,“那我们再煮个虾好不好?我听徐政委说他们家今天捕了些虾,我们去买点。”

沈安澜脑袋怏怏抵着他肩膀,“好,你安排吧。”

“你们先回家休息,我去买虾。”

傅景凛把两人送回家。

“好。”

傅景凛又退后一步,摸了下傅喆的脑袋,“回家给你嫂嫂倒杯温水,家里有西瓜,切了给你嫂嫂吃。”

“嗯。”

……

两人回了家,沈安澜把自己瘫在沙发上。

“小喆,快来坐会,休息会。”

傅喆把东西放下,“嫂嫂,你先坐会,我去把西瓜切出来。”

现在正值夏季,家里经常会买西瓜。

偶尔再和葡萄交换着吃。

这个夏天过得倒也有滋有味。

鲜红清脆的西瓜端在茶几上。

“嫂嫂,给你留了一个小半边,可以用勺子挖着吃,大哥放井水里冰着的。”

傅喆端了一个小半边西瓜碗给沈安澜。

“谢谢小喆。”

沈安澜接过,她觉得西瓜有时候吃西瓜碗才有滋有味。

傅喆也拿了瓣西瓜坐在她身边,两人一起啃着西瓜。

“这几天辛苦我们小喆,等铺子步上正轨,嫂嫂就给我们小喆做好吃的。”

从傅喆来连以后 本是想小朋友好好玩一段时间的,可这些日子一众陪着自己忙上忙下,拎包提东西。

傅景凛不在,这小家伙就成了她的小帮手。

这些天有傅喆在,沈安澜都省了不少事。

……

吃过饭。

沈安澜洗了头,一家人正坐在院子里纳凉。

“嫂嫂,我去开门。”

傅喆正拿了把扇子给沈安澜扇风。

傅景凛站在她身后给她擦头发。

模样静谧又温馨。

“咚咚咚——”

院子门被敲响。

赵劲西站在外面。

傅喆笑着喊他,“小西哥。”

赵劲西看见他,下意识把手中的东西往后藏了藏,“小喆。”

他问,“安澜姐在吗?”

傅喆把院子门打开,示意他进来,“嫂嫂在,小西哥你进来吧。”

“好。”

他进院子

傅喆看见他手上拿了个黑色的布,里面包着什么东西。

赵劲西看着院中的一对壁人,“安澜姐,傅大哥。”

沈安澜看着他,“小西,快坐,吃饭了吗?没吃给你做点。”

傅景凛指了指一边空凳子,手没停的给沈安澜擦头发,“自己坐。”

“好。”赵劲西又看着沈安澜,“吃过了安澜姐。”

“安澜姐,你让我做的东西我做好了。”

赵劲西走到沈安澜面前,将东西递给她。

沈安澜接过,却没急着揭开,“这么快就做好了?你晚上是不是又熬夜了?说了不着急可以慢慢来的。”

赵劲西冷俊的脸露出浅浅笑,“没有,活不累,忙完有时间就做了。”

就是切菜卖菜的活,对以前长期在码头干活的赵劲西来说称得上是休闲了。

甚至还没有那些机械厂,锅炉厂干活累。

沈安澜生意好,每次出摊要不了一个小时就卖得差不多了。

完全不用休息,回去就可以接着磨木头。

相比于出摊,其实做柜子那些才是最费时间的。

所以赵劲西抓紧着时间想要尽快把沈安澜需要的东西做出来。

“对了,安澜姐,今天下午我去了趟那个玻璃瓶制造厂,那家厂子还在生产。”

下午出摊卖完菜,赵劲西就去了趟城东询问厂子。

厂子这两年是有些困难,但是确实还是在生产。

当知道赵劲西想要订瓶子,立马将人请进了主任办公室。

“我下午同他们问问价格,他们说一千五百个瓶子以上,一毛钱一个。

一千以下,一毛二一个。”

赵劲西做事妥当,去厂子的时候问了下价格。

那个厂子小,本来之前都是想接大生产单的,比如最少一万个起购的,生产量就在五万个。

但现在那厂子不景气,一千几百个也接了。

毕竟大的厂子看不上他们,小的几十百来个也不想找他们。

现在沈安澜要订上千个,对于许久没接到这么多订单的玻璃厂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反正能卖点钱卖点。

以前国家没开放,个体经济没出来的时候,这家小厂子也能有不少生意。

但是现在国家开放了,也不少胆大的人放开胆子做事,有不少想厂冒出头。

也就导致这些小厂生存被挤压。

时间长了,生意也就越来越不好了。

现在沈安澜这需要瓶子,厂里领导立马就答应了。

“安澜姐,厂里领导说需要的话明天就可以去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