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青风谷,谷主府。
秦文龙坐于高堂上,朗声道:“作为论道大会的前三名,你们现在己经是我宗核心弟子了。青风谷会提供最好的修炼资源给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弟子定不负谷主之期!”
“好了,你们二人退下吧。青云,你是第一名,随我来。”秦文龙说罢起身向外走去。
“是。”李青云赶忙跟上秦文龙。
青风谷深处,一座残破的古寺掩映在苍翠的竹林间。寺庙后院角落,被半人高的野蒿和爬满青藤的断墙遮挡着一座黑褐色的木质阁楼。阁楼不大,六角攒尖顶,青灰瓦陇间积着厚厚的枯叶,几株倔强的瓦松从砖缝里探出头来。
阁楼唯一的入口是扇斑驳的朱漆木门,铜环兽首早己锈蚀得辨不出原貌。推开时,门轴发出“吱呀”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沉睡了千年。门后是仅容一人通过的木梯,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阁楼内光线昏暗,供桌上的一盏油灯托着摇曳的火苗忽明忽暗。西壁开窗,却都糊着泛黄的桑皮纸,只透进些许柔和而朦胧的光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了陈年木料的沉香、防虫的艾草味,还有书卷特有的霉味。
倚墙立着十几个黑檀木书架,层层叠叠码满了典籍。有泛黄的绢帛卷轴,用朱砂题签,上书《玄元经》《龙虎丹经》等字样;也有线装的竹纸古册,封皮是粗糙的麻布,边角残破,用细麻线仔细修补过。更有些兽皮古卷,用青铜环扣锁着,封面绘制着晦涩的星图和符文。
正中的紫檀木大案上,端端正正摆着一只青铜博山炉,炉中残灰犹温。案上散落着几本摊开的功法手札,蝇头小楷工整严谨,狂草批注却如龙蛇飞舞。案角堆叠的残破龟甲上,还刻着无人能解的上古符文。
李青云呆呆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没想到青风谷深处还有这么一处阁楼……”李青云喃喃自语道。
“这是天书阁,青风谷真正的底蕴所在。大部分功法秘卷都在这里,等下要给你的《太虚宝术》就在其中。切记,不可告诉旁人。”秦文龙转头看向李青云。
“弟子谨记。”李青云忽然有些哭笑不得,合着说你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塞进藏书阁,然后把好东西全藏在了这里?!
秦文龙转身从有些腐朽的书架上抽出一个卷轴——《太虚宝术》。
这卷《太虚宝术》呈暗黄色,卷轴边缘略有磨损,似是年代久远之物。封面以墨色细绳系着,上面用暗金色的篆书写着“太虚宝术”西个大字,笔力浑厚,隐隐有流光转动,透着一股缥缈之意。
卷轴入手温润,触手处似有微弱的灵气波动,仔细闻嗅,能嗅到淡淡的墨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星辰气息。展开卷轴,里面的字迹同样是篆书,笔锋流转间,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开篇记载着修炼的总纲,讲述了“太虚气法”与“太虚心法”的基础要诀。后面则绘制着几幅玄奥的图案,线条简洁却意境深远,似是某种修炼的姿势与运气路线。
每当目光触及卷轴上的文字与图案,便能感受到一股清凉之意从眉心渗入,让人杂念顿消,心神宁静。卷轴上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眼前缓缓流动,演绎着太虚宝术的玄妙之处。
此卷虽只是中品宝术,却也是修炼一途不可多得的珍品。
李青云喜出望外,立马恭敬施礼道:“弟子谢过谷主恩惠!”
“不必谢我,这是你应得的。”秦文龙微笑着点点头,“青云,我还有一事想找你聊聊。”
“嗯,谷主请说。”
“你的灵根,不是杂灵根吧…”秦文龙意味深长地笑道。
李青云沉默片刻后,道:“弟子不愿欺瞒谷主,我的灵根确实不再是杂灵根,而是——五行灵根。”
秦文龙欣慰地点点头,声音中的激动难以掩饰:“果然如此…五行灵根啊…竟然真是五行灵根…”
李青云看着秦文龙,顿时有些一头雾水。五行灵根…有这么吸引人吗?
突然,秦文龙转头看向李青云,一脸严肃。李青云吓得毛都炸了起来,难道他发现自己的小心思了?
“青云,你愿意做我的亲传弟子吗?”
…哎?李青云顿时石化在原地。我?谷主的亲传弟子?!
秦文龙看着沉默的李青云,不禁有些失落道:“你若不愿,我也不强求…”
李青云回过神,赶忙说道:“弟子愿意,弟子愿意。”
随即,他的膝盖重重砸在青石板上。他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脊背却挺得笔首,像株迎着寒风的白杨。油灯在供桌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随着三记响头微微发颤。
"咚、咚、咚",额头磕在地上的闷响,在寂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
“弟子李青云拜见师父!”
秦文龙看着李青云,眸中尽是欣慰。
"起来吧。"秦文龙的声音带着老松木的沙哑。“从今以后,你便是我秦文龙的亲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