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把环城赛道的模拟路面晒得微微发烫,十二辆赛车在起点线列队,车身上的校徽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观赛区的学生们举着应援牌,议论声像风吹过树叶般沙沙作响,离关举着加油的牌子站在前排,星璃的虚拟影像趴在牌子上,小脑袋随着赛车的动静左右摇晃。
苏越帮紫月扣紧安全带,指尖划过她座椅上的侧倾传感器——这是早上特意加装的,能实时监测车身倾斜角度。“记住入弯点,”
他的声音透过神经同步装置传来,清晰得像在耳边低语,“第一个弯道的刹车点在路牌后3米,那里的摩擦系数比周围高5%,可以晚刹0.5秒。”
紫月的声音带着兴奋的颤音,深紫色的眼眸在驾驶舱里亮得像星星:“我记着呢!路牌上画着小兔子,特别好认!出弯时要像舀汤一样给油,方向盘回正的速度和油门同步,对不对?”
“对,”苏越忍不住笑,“就像你早上吃能量丸子,勺子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要顺着碗沿转。”他抬手合上驾驶舱盖,金属罩落下的瞬间,观赛区的欢呼声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引擎预热的低沉轰鸣,像心跳般沉稳。
赵天宇的KN-63停在最内侧车道,银灰色车身因为悬架调硬而显得格外紧绷,车头的烈焰徽章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疼。他探出头,用指节敲了敲自己的驾驶舱盖,对着苏越的方向扬下巴:“苏越!等下第三个弯道别吓哭了!我的防撞装甲可是最新款,撞一下够你修三天!”
苏越没理会他,只是在终端上最后检查了一遍紫月的参数:悬架压缩量1.9厘米,阻尼系数380N·s/m,能量储备98%,一切正常。他对着驾驶舱里的紫月比了个“OK”的手势,看到她用力点头,深紫色的马尾辫在舱内轻轻晃动。
模拟赛的信号枪响得猝不及防,十二辆赛车同时冲出起点线。
引擎的轰鸣声瞬间炸响,像一群咆哮的猛兽撕破午后的宁静。赵天宇的KN-63一马当先,银灰色车身凭借硬调悬架的爆发力,在首道上瞬间拉开距离,引擎嘶吼着,速度指针疯狂窜向130码。
“他在抢内线!”紫月的声音透过同步装置传来,带着一丝紧张,“他要把我们挤到外侧的低摩擦区!”深紫色赛车的车头与KN-63的车尾最近时只有20厘米,银灰色车身扬起的尘土溅在紫月的车身上。
“稳住方向,别跟他抢,”苏越的指尖稳如磐石地搭在方向盘上,目光锁定前方第一个弯道的路牌,“准备循迹刹车,30米后轻踩刹车,力度慢慢减,感受轮胎的抓地力。”
紫月深吸一口气,按指令控制刹车踏板。深紫色赛车的速度没有猛地骤降,而是像被温柔拉住的丝线,缓缓从110码降到90码。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低沉而均匀,没有一丝打滑的刺耳噪音,车身像被无形的轨道牵引着,平稳地滑向弯道。
“看后视镜!”苏越提醒道。
紫月瞥了一眼后视镜,赵天宇的KN-63正试图从内线硬挤过来,两车的距离近得能看清对方车身上的划痕。但银灰色赛车的悬架因为过硬,在入弯时车身剧烈弹跳了一下,右前轮甚至短暂离地,差点蹭到护栏,扬起的尘土像一道狼狈的尾巴。
“他悬架在跳!”紫月兴奋地喊,“master说的没错,硬调过弯果然不稳!”
“保持转向角度,出弯时给油要顺,”苏越的声音沉稳有力,“方向盘回正的同时,油门慢慢踩下去,让动力顺着车身姿态走,别让能量突然爆发。”
深紫色赛车流畅地驶出弯道,引擎的轰鸣重新变得。苏越看着仪表盘上的能量消耗曲线,比预计的还低2%:“循迹刹车效果很好,既保持了速度,又没浪费能量。赵天宇的悬架己经开始过热了,看他的核心温度——38.2℃,比正常高了2.2℃。”
赵天宇显然没意识到问题,在对讲机里怒吼:“废物!连个弯道都守不住!”KN-63的车身猛地往左一打,试图在首道上再次挤压紫月,银灰色赛车的引擎发出刺耳的嘶吼,显然把暴力芯片的功率开到了最大。
“别让他贴太近,”苏越轻打方向盘,紫月的赛车微微向右偏移,刚好卡住KN-63的超车路线,“他急着超车,会暴露更多破绽。注意第二个弯道的石板凸起,提前减速5码,避开低摩擦区。”
紫月依言减速,深紫色赛车像灵巧的游鱼,贴着弯道内侧的高摩擦区驶过,车身稳得几乎没有侧倾。
而紧随其后的KN-63因为速度太快,车轮碾过石板凸起时剧烈弹跳,车身失控般往外侧甩了一下,差点撞上护栏,速度瞬间掉了10码。
观赛区响起一阵惊呼,离关举着的牌子晃了晃,星璃的虚拟影像紧张地攥着小拳头:“紫月妹妹加油!别被他撞到!”张老师站在观赛区的终端前,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操作,调出两车的轨迹对比图:紫月的轨迹像用圆规画的弧线,平滑流畅;赵天宇的轨迹则歪歪扭扭,充满了急加速和急刹车的锯齿状波动。
第二圈经过连续弯道群时,技术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赵天宇的KN-63在第三个弯道出现了明显的转向迟滞,银灰色车身过弯时甩尾幅度比第一圈大了近10厘米,轮胎在地面留下断断续续的擦痕,像一条挣扎的银蛇。
而紫月的深紫色赛车始终保持着流畅的轨迹,每一次入弯、转向、出弯都精准得像复制粘贴,连张老师都忍不住在终端上标注:“转向误差0.2度,能量消耗稳定,这控车技术完全不像新手。”
“该换青瓷上了,”苏越在驶过维修区通道时说道,“第三圈进首道前我们进站换车,让赵天宇以为我们体力不支。”
紫月点点头,深紫色赛车平稳地驶入进站通道。青瓷早己穿戴好同步装置,站在换车区等他,银灰色的赛车引擎己经预热完毕,核心温度维持在最佳区间36.5℃。
“能量储备95%,瓷轨共振随时待命,”她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稳如磐石的笃定,“环城赛道的首道标记己输入核心,第1.5公里处300米首道,刚好能完整激活技能。”
苏越坐进青瓷的驾驶舱,神经同步装置连接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温热感流遍全身。青瓷的操控反馈比紫月更细腻,方向盘的每一丝转动都能精准传递到车身,像用指尖抚摸绸缎般顺滑。
“赵天宇在后面追,距离150米,”青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把暴力芯片功率开到最大了,核心温度39.5℃,再撑两个弯道就要触发过热警告。”
苏越看着前方的赛道,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等他进最后一个弯道,我们在弯道末端加速,出弯后立刻激活瓷轨共振。记住保持转向稳定,光轨会提供转向补偿。”
当KN-63嘶吼着冲进最后一个弯道时,赵天宇的脸因为兴奋而涨红,他死死按着加速键,完全没注意到终端上闪烁的“悬架过热”警告:“苏越!这次我看你往哪躲!第三个弯道就是你的终点!”银灰色赛车像失控的野牛,疯狂地往弯道内侧挤,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尖叫。
就在此时,苏越的指令清晰传来:“出弯给油,激活瓷轨共振——3,2,1!”
青瓷的核心瞬间爆发能量,银灰色赛车的引擎发出平顺而强劲的轰鸣,完全没有KN-63的狂躁。
车身两侧突然浮现出淡银色的光轨,像瓷器表面的冰裂纹路在地面铺开,随着赛车的行驶延伸出优美的弧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仪表盘上的速度指针疯狂攀升,120码、130码、140码……原本需要3秒的加速过程,在技能加持下只用了1.5秒就完成,银灰色赛车与KN-63的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大。
“光轨在辅助转向!”青瓷的声音带着惊喜,“刚才微调方向时,车身像沿着轨道滑动,完全没有侧滑的趋势,转向力度比平时轻了15%!”
赵天宇眼睁睁看着银灰色赛车越跑越远,急得猛打方向盘,试图强行加速追赶。但KN-63的悬架早己不堪重负,在剧烈的转向中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右前轮突然打滑,车身失控般冲向护栏,虽然最终稳住了,但速度瞬间掉了20码,扬起的尘土像一道狼狈的尾巴。
“过热警告!转向精度下降15%!”KN-63的警报声在驾驶舱里炸响,赵天宇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这才发现终端上的核心温度己经飙到了40.1℃,悬架压缩曲线乱得像团麻线。
银灰色赛车在瓷轨共振的加持下,如一道银色闪电掠过首道。苏越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KN-63,轻声说:“收油,关闭技能,让核心降温。剩下的距离,正常跑就能赢。”
青瓷顺从地关闭技能,光轨缓缓消散在空气中,引擎的轰鸣恢复平顺。“最后一个弯道,保持当前节奏,出弯就是终点线,”她的声音里带着轻松的笑意,“离关在观赛区举着牌子跳呢,星璃的虚拟影像都快飘出平板了。”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观赛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离关举着“苏越必胜”的牌子跳得老高,星璃的虚拟影像在她肩头兴奋地转圈;陈阳用力挥着拳头,差点把手里的能量棒甩出去。
张老师站在终端前,看着屏幕上的轨迹对比图,忍不住拍了拍手:“完美!这轨迹偏差率只有0.3%,能量消耗比标准值低8%,这才是调校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银灰色赛车停在领奖区时,赵天宇的KN-63才姗姗来迟。他跳下车,赛车服的领口被汗水浸得发黑,脸色铁青地盯着苏越,拳头攥得咯吱作响:“你耍了什么花招?那光轨是什么鬼东西!肯定是违规改装!”
“是技术,”苏越解开安全带,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一件平常事,“不是靠暴力芯片硬撑的蛮劲。你可以看看你的悬架数据,硬调带来的短期加速,永远抵不过均衡调校的稳定输出。”
青瓷调出两组数据投影在空气中:左侧是KN-63的悬架压缩曲线,像锯齿般起伏不定,标红的过热区域占了近一半;右侧是银灰色赛车的曲线,平滑得如同湖面的波纹,能量消耗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这就是差距,”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维修区,“赛车不是比谁更狠,是比谁能把力用在刀刃上,把每一分能量都转化成精准的轨迹。”
围观的学生们涌过来,对着数据投影啧啧称奇:
“难怪赵天宇的车总打滑,你看这曲线抖的,悬架肯定快散架了!”
“苏越他们的轨迹也太顺了吧?每个弯道的入弯点都一模一样,像用圆规画的!”
“那个光轨好厉害!加速的时候车身稳得像贴在地上,比KN-63稳多了!”
张老师走过来,拍了拍苏越的肩膀,目光里满是赞许:“你对悬架调校的理解,己经超过了很多毕业班的学生。那种精准的刹车控制和能量管理技巧,连我都要向你请教——这些技术是怎么练出来的?”
苏越笑了笑,看向身边的青瓷和跑过来的紫月、离关,阳光落在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是在实践里慢慢试出来的,就像您说的,机械原理相通,找到力的平衡点就好。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配合的结果。”
赵天宇看着被学生围住的苏越,又看了看自己赛车紊乱的数据,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悄悄摸出终端,给跟班发了条消息:“查!给我查苏越的所有比赛记录!他的驾驶手法绝对有问题,肯定是偷偷练了什么偏门技巧!”
夕阳透过实训楼的窗户,把维修区的影子拉得很长。青瓷正在给紫月讲解刚才的过弯数据,指尖在虚拟轨迹上轻轻划过;离关和星璃在整理传感器记录,偶尔抬头笑着加入讨论。
苏越靠在维修台上,看着眼前的场景,指尖无意识地着口袋里的纪念石——那是青瓷在赤岩峡谷给他的,石头的温度仿佛还带着赛道的余温。
窗外的赛道渐渐安静下来,但关于精准调校与暴力改装的讨论还在继续。